隐身战机长痘痘,还能隐身吗?歼-35挂导弹,很多军迷嫌太丑
那一刻,军迷的心碎了
但冷静下来想想,这可能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就像你买了一身帅气西装,结果发现不得不背个大书包上班一样——虽然不那么好看,但真的很实用啊!
相比之下,美国的F-35受限于单发和垂直起降版本的存在,弹舱设计非常不规则,只能容纳4枚AIM-120中型空空导弹。在执行对地任务时,F-35能够携带2枚2000磅级炸弹和2枚AIM-9X格斗弹。
听起来歼-35似乎更胜一筹?但问题在于:航母上的战斗机,需要执行的任务实在太多了!
想象一下,一艘航母上可能只有20-30架战斗机,但它们需要执行空中优势、对地打击、反舰攻击、电子战、空中加油、预警等多种任务。在美国海军已经摒弃了F-14、A-6等专业战机,转向全面采用F/A-18和F-35的今天,多用途性已经成为舰载机的第一需求。
所以,在需要执行特定任务时,歼-35不得不像F-35一样,忍痛牺牲一部分隐身性能,换取更强的打击能力或航程。
理解了歼-35为什么会外挂,我们还需要看看航母特殊环境下的用兵逻辑。
陆基空军有什么特点?对,数量多!中国空军拥有上千架战斗机,可以专机专用:歼-20负责隐身渗透,歼-16负责重型打击,歼-10负责灵活支援,歼-7/8负责日常巡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但航母上呢?一艘满载的中国航母能带多少飞机?按照福建舰的设计,满打满算也就60-70架,其中包括直升机、预警机等辅助机种。真正的战斗机可能就30-40架。这么点飞机,要应对各种复杂任务,怎么办?
确实,在歼-35初期服役时可能会是这样。但随着时间推移,歼-15总会退役,航母上可能会全部换装隐身战机。到那时,查证、侦察、伴飞、巡逻等日常任务,也只能由隐身战机来执行了。总不能为了维持隐身性,让军舰独自面对未知威胁吧?
什么时候外挂?什么时候内置?
既然外挂已成必然,那么歼-35的使用逻辑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呢?结合美军F-35和F-22的使用经验,我们可以大致推测:
在执行对地突击、反舰攻击等需要大量火力的任务时,特别是在己方已经取得一定空中优势的情况下,歼-35很可能会外挂额外武器,牺牲部分隐身性能,换取更强的打击能力。
在低强度冲突或日常巡逻中,特别是当航母上隐身战机已经成为主力时,歼-35可能会常态化外挂格斗弹和中程空空导弹,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现代战争中,能力比颜值重要得多!
现代战场上的隐身与反隐身是一场永无止境的猫鼠游戏。即使是内置弹舱的隐身战机,在面对最先进的雷达和传感器网络时,也不可能做到100%的隐身。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与其追求完美隐身,不如通过增加火力和航程来提高整体作战效能。
回到歼-35本身,它的设计其实反映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快速进步和务实态度。
与F-35相比,歼-35很可能具有更大的弹舱和更强的机动性能,但在多用途性和系统集成方面可能还有差距。这就像两个不同风格的运动员:一个更专注于某几项技能的精进,另一个则追求全面发展。
外挂的智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