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拉美无视美国威胁,多国专机飞往北京,巴拿马押错宝了

盘点观察 14小时前 阅读数 28 #国际

近日,据新华社、路透社等报道,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众多拉美国家积极响应,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中美关系复杂多变、全球局势不稳定的关键时刻,这一会议意义非凡,也凸显出拉美地区在国际事务中的新动向。一直以来,美国将拉美地区视作自己的“后花园”,长期干涉拉美国家内政。特朗普上台后,更是频繁挥舞“关税大棒”,采取“恐吓外交”手段,威胁拉美国家远离中国。

比如,特朗普曾对哥伦比亚加征25%的关税,还强硬推行遣返移民计划,让哥伦比亚等国苦不堪言。然而,拉美国家并未一直屈服于美国的霸权。在此次会议上,巴西、哥伦比亚和智利三国总统亲自到访,释放出积极信号。先看巴西,总统卢拉早早就率庞大代表团访华。他明确表示希望与中国建立“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中国已经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在农业、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广泛。就说农产品方面,中美贸易战期间,美国减少对华农产品出口,巴西的大豆迅速填补空缺,成为中国农产品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这不仅体现了中巴合作的潜力,也表明巴西在国际合作中更倾向多边主义,中国是其重要伙伴。

中拉代表会面(资料图)

再讲讲哥伦比亚,这个国家以往和美国在贸易、军事方面联系紧密,但近年来关系发生变化。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和移民政策让哥伦比亚吃尽苦头,让它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佩特罗总统上台后提出“多元化国际合作”,把目光投向东方。这次会议期间,佩特罗宣布哥伦比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要知道,“一带一路”倡议能给哥伦比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像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等领域获得中国支持,还能拓宽国际贸易渠道,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智利作为南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一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者。每次受邀参加“一带一路”倡议相关会议,智利都是最高规格出席,由领导人亲自带队,足以看出其对两国合作的重视。智利的车厘子、西梅等农产品在中国市场大受欢迎,2024年智利车厘子出口额超30.91亿美元,超九成发往中国,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智合作的良好态势。

卢拉出席中巴研讨会(资料图)

对比之下,巴拿马的选择就显得有些尴尬。之前,巴拿马在美国的压力下,中途退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做法破坏了自身信誉。原本巴拿马凭借巴拿马运河,在海运方面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与拉美合作加深,它本可从中获益。可如今,哥伦比亚、秘鲁等靠海国家开始规划新航道,巴拿马在海运领域的重要性大打折扣。而且,巴拿马的妥协并没有换来美国的善待,特朗普还进一步威胁,要求其交出港口控制权。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成果显著。2024年,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近5190亿美元,约为十年前“中拉论坛”成立前的两倍。越来越多的拉美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像巴西咖啡、厄瓜多尔白虾等,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同时,中国也为拉美国家的发展提供支持,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帮助当地提升发展潜力。

特朗普(资料图)

此次中拉论坛的成功举办,对美国在拉美的地缘政治和经济主导地位构成挑战。美国长期以来推行的“华盛顿共识”,向拉美国家强加一整套经济政策体系,服务于自身利益。而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秉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只讲合作、尊重、伙伴,《北京宣言》的诞生,更是象征着对“华盛顿共识”的告别,将成为拉美经济外交新指南。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拉美国家无视美国威胁,积极与中国合作,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未来,随着中拉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必将携手创造更多机遇,实现共同发展。而巴拿马的教训也警示其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应坚持独立自主,选择真正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合作道路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盘点观察

盘点观察

静观天下事天下情,聊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