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一武当老道被三十多匪徒打劫,老道:你们脑袋比石头硬吗?

晨曦中的温暖如初 4天前 阅读数 21 #推荐

1931年5月份,好久没动静的武当山脚下,突然冒出了一拨红军。领头的,就是那时候已经大名鼎鼎的红三军的军长,贺龙。

贺龙那可是大名鼎鼎,听说在湖南、湖北两地的江湖好汉里,没有不认识他的。1927年8月份,贺龙当时已经是国民革命军第20军的军长了,但他还是果断地把整个部队交给了党。从南昌起义的队伍构成来看,贺龙绝对是里面的“大老板”。

后来,南昌起义被敌人重重包围,结果没能成功,贺龙差点就一个人跑到上海去了。到了1928年,他又接了党的任务,悄悄从上海回到湘鄂西地区。他带头搞起了荆江两岸过年时候的暴动,还有湘西的起义。

当地那些本来为了抢地盘而打得不可开交的各路英雄好汉,一听说贺龙回到了桑植,都急着想拉拢他,于是纷纷跑来见他。贺龙只是轻轻松松地说了这么一句:“大家都别打了,跟着我一起打老蒋去。”

结果是这样的:然后呢,好几拨不同势力的队伍,再加上那块地方的赤卫队,加起来总共有3000多号人,全都投奔到了贺龙的手下。要不是他那时候为了队伍不乱套,裁掉了一部分人,估摸着人数还得往上涨呢。

在开国将帅里头,贺龙打仗的本事可能不是顶尖儿的,但他拉人组队伍那可真是无人能及。后来写了《红星照耀中国》的埃德加·斯诺,他是这样夸贺龙的:

他特别会说话,能把话说得让人精神振奋,好像能让死人复活去战斗。贺龙呢,他走到全国任何一个村子,只要亮出自己的身份给哥老会的人看,就能拉起一支队伍。他甚至好几次把当地的哥老会武装整个收到红军里面来。

贺龙在湘鄂西地区站稳脚跟,搞起了革命根据地。接着,他就跟国民党那些来“收拾”他们的军队干上了,而且一打一个准,赢个不停。没过多久,他们就把根据地扩大到了武当山脚边。

红军在山脚下斗地主,分农田,成了穷苦百姓的大救星,这事儿慢慢就传到了武当山那会儿第33代的全山道长徐本善的耳中。

徐本善,大家叫他伟樵,老家在河南杞县。他出生在清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不过那时候他已经71岁了,算是老来得子。小时候,他跟着老爹去过武当山,看到张三丰那股子神仙气派,心里头特别佩服,就想着自己也去当个道士,出家修行。

差不多在光绪早期的时候,他下定决心离开家,通过南阳一路走到武当山,打算专心修道。于是,他拜了武当山龙门派里的王复邈和刘复定两位道长做师傅。

徐本善个子中等,长得瘦削,天生就聪明,跟着师傅念经,看一遍就能记住,师兄弟们都说他是个天才。而且他品德高尚,为人老实厚道,没几年就被明了真人看中,收做了唯一的徒弟,教给他武当的内功和拳脚功夫里最厉害的东西,不过这些外人都不知道。

听说,徐本善外表斯斯文文,但私下里一直坚持练武,每天都刻苦练习。白天,他在偏殿摆上一排独木桩,先是跳上去在上面走来走去,后来又增加到几排木桩,练起了用脚趾头在上面走的功夫。

练得那套功夫有模有样后,他就开始挑战独臂拎水上山。就是单手提个水桶往山上走,就算走得再晃悠,桶里的水愣是一滴都不洒。

等臂力练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练手指挂东西、悬空打沙袋。接着,在两只胳膊上各套上5个铁环,每个铁环都重1斤。然后使劲甩胳膊,让铁环飞出去,不管是直着飞还是横着飞,都能准确地击中目标。

夜里头,他在武当那曲折陡峭的山径上来回跑动,练着轻功。刚开始,他傍晚时分就出门,得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瞧见他的人影回来。

后来,时间逐渐缩短,从原来的五更天,慢慢变成了四更,接着又缩减到三更。真是让人意想不到,他竟然后来居上,超过了他的师父明了真人。

那时候的武当山,从清朝之后就没啥人去了,庙里香火也不旺,山里头野兽特别多。徐本善就想了个新招,他自己一个人跑到深山老林里头过夜。那地方啊,老树参天,晚上磷火闪闪,石头也长得奇奇怪怪的,黑漆漆的像是鬼怪要扑过来。时不时还能听到猿猴和老虎的叫声,还有野鸟在那里凄厉大叫,但徐本善就当这些是平常听到的声音,没放心上。

徐本善练了十多年的武当拳,慢慢摸透了其中的门道。他天天早起练功,风雨无阻,功夫越来越好,而且他还挺有创意,老能想出新招数和新器械玩法。后来,大家把他传下来的这些武术招数整理了一下,统一叫做“武当三十六功”。

光绪十四年那会儿,徐本善接了个大活儿,就是官府让他去盯着修武当山的神道。他这人特别实在,自己带头干,出了不少力,跟那些干活的民工们吃一样的苦,享一样的乐,所以大家都特别服他。结果,这工程不光按时搞完了,质量还比以前好多了。

在施工过程中,徐本善亲眼目睹了普通老百姓被官僚和地主一再欺压,日子过得十分困苦。这让他对这个社会的现状感到非常心寒。

徐本善因为监督修建神道表现出色,被当地官府提拔为武当山道教的领头人,大家尊称他为乾乙真人。他掌管武当山长达四十年,深受山上山下所有人的敬重。他收的徒弟,比如冷合斌、水合一、李合起等人,都是心怀国家的道士。在抗日战争那会儿,他们给国民党军队帮了大忙,一起抵抗日本侵略者,立下了大功。

这天,贺龙派手下上山传话,说是想来见见乾乙真人。徐本善一听,心里头那个激动啊,他知道贺龙带的红军专打坏人,帮穷人,而且他自己也有一身好武艺,早就想跟这位“大帅”过过招了。所以,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还亲自带着紫霄宫所有的道士,一块儿下山去迎接贺龙上山来。

两人一碰面就热情地打招呼,都说早就听说对方大名了。贺龙聊起了自己的梦想,那就是要铲除那些贪官污吏和地主恶霸,给这个世界带来清明,让老百姓能过上安稳舒心的日子。徐本善一听,心里头立马就佩服上了。

他在山上待了五十多个年头,亲眼瞧着山下的世道乱成一锅粥,经济不行,老百姓日子难过。再加上兵荒马乱的,土匪横行,当官的霸道抢掠,武当这一摊子事儿也是日渐没落,一天不如一天了。

尽管徐本善费尽心思想要改善道教的风气,给道士们立下规矩,加强道观里面的管理,但他还是觉得,对整个社会上的那些黑暗事儿,自己实在是没啥好办法。

贺龙给徐本善讲了不少实在的革命道理,说咱们中国老百姓为啥过得这么苦,就是因为那些当官的、大地主、有钱老板,还有外国侵略者,他们串通一气,一块儿欺负咱们劳动人民。要是这种情况不改,光修炼道法啥的,根本没用,也救不了大家。

徐本善从十几岁的年纪就上了武当山,这么多年一直在山上待着,读的全是道家的书,学的都是顺应自然、不刻意作为的道理。但眼瞅着这世道混乱,百姓过得那么苦,他却从没琢磨过该咋去改变这种现状。

跟贺军长聊过之后,徐本善心里特别受震撼,立马就热情地邀请红军到山上来安营扎寨。而贺龙呢,他也挺想跟徐道长学学武当的武术。

徐老道自己动手张罗起来,他把紫霄宫西宫那边的好几间屋子改成了红三军的后方医院,然后又把父母殿西边的侧房设定为红三军的司令部,贺龙平常就住在这个地方。

老百姓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徐本善不光叫自己的徒弟们去给贺龙当保镖,还把自己琢磨出来的武当功夫教给了贺龙。不过,他教拳可不在人多的地方,而是专门等到夜深了,大家都安静下来,才在屋顶或者后院里悄悄地教。

红三军的指挥部在武当山待了一个多月后,因为革命情况的变化,得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不过,有五百多名伤员因为各种原因没法一起走,只能先留在紫霄宫,让徐本善他们帮忙照看。

贺龙向来性格豪爽大方,他临走时为了表达感谢,留下了一些金条,并且还送了一副对联,上面写着:“大人物从东边来,气势如虹映紫霞;樵夫往西边去,歌声飘荡云飞扬”。这副对联巧妙地把徐本善的别号“伟樵”两个字融合进去了。

过了大半年,红军里的伤病员大部分身体都慢慢恢复了,有的甚至能走动自如了。徐本善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安排他们回去。他选了几个特别信得过的徒弟,让这些徒弟帮着准备,把要下山的红军战士打扮成道士的样子,然后分批悄悄送到红三军的后方,让他们重新归队。

徐本善对贺龙给他的黄金,那可是小心翼翼地藏着,从没在外人面前炫耀过。但红军上过武当山这事儿,时间一长,终究还是瞒不住。慢慢的,山上山下的人们就开始传开了,说贺龙当年给了徐本善一笔数目不小的感谢费。

这事儿传到了山脚下那些土匪恶霸的耳朵里,结果惹出了大麻烦。武当山脚下的均县民团里,有个营长,大家都叫他“马老七”。他仗着自己手底下有人有枪,平日里对乡亲们那是又抢又夺,坏事干尽。一听说徐本善那儿有金子,他立马眼睛就亮了,心里头的贪心就像被火点着了一样。

从1932年那年的秋天起,他们三番五次跑到紫霄宫,说是去上香,其实是为了找徐本善,硬逼着他把黄金交出来。

不过徐本善每次都跟那些兵痞们周旋,说自己手头只有银子和粮食,金子是一点儿也没有。到最后,这些兵痞们被惹火了,觉得非得给这个不知好歹的老道士点颜色瞧瞧不可。于是,他们就聚了三十几号人,在紫霄宫十方堂的后院把徐本善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马老七琢磨着,对方都七十多岁高龄了,估计也翻不起啥大浪,于是就让手下们只带了些刀枪棍棒之类的冷兵器,压根儿没带啥火器之类的玩意儿。

徐本善瞅见马老七一帮人浩浩荡荡地来了,心里头一点不慌。但他琢磨着,自己出手重,万一真动起手来,免不了得有人受伤。想着冤家还是少结为好,不如露两手给他们瞧瞧,让他们自己知趣地走开。

他望向后院,看到一排石头栏杆,那是十多年前建的。当时,他亲自带着山上的道士们,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从山下往上搬,用肩膀挑,用背扛,再用推车一点点拉上山。这些栏杆,他再熟悉不过了。

那石栏杆的每一块石头都重达三百多斤,而那些用来装饰的望柱,每一根也都有一百多斤的分量,普通人压根儿搬不动。

他暗暗攒足了劲儿,突然抬起右脚,狠狠朝石栏杆踹去,“砰”地一声巨响,一脚就把石栏杆踹断了一截,旁边两根装饰柱子也跟着倒了下来。

那些士兵们个个被惊得目瞪口呆,再看那老道,他弯下腰去,两手一抓栏杆,嘿,七百来斤的石制大家伙,居然就被他轻轻松松地给举了起来,大家的脸色瞬间都变得刷白。

徐本善猛地大喊一声,借着劲头往前一用力,就把一节石头栏杆给扔出了老远,至少有二丈远。这种力气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尤其他还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

徐本善的意思是:在动手前,你们最好先估量估量,对比一下,到底是你们的头骨结实,还是那石头更硬?

这石头栏杆都这么结实,人的身子骨哪能受得住,要是真挨上他一拳一脚,恐怕当时就得骨头断、筋拉伤,小命不保了。马老七他们一看这架势,哪里还等徐本善动手,吓得赶紧抱头就跑,逃下山去,连头都不敢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晨曦中的温暖如初

晨曦中的温暖如初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