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党翻车现场?Ultra285K与9950X实测差距,谁才是真正创作王者
说到CPU大战,Intel和AMD早已成了一对"宿命冤家",各自的粉丝更是火药味十足,各家厂商总是将自家处理器吹得天花乱坠,毕竟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真正实战如何,只有用了才知道。这次的两位重量级选手是来自蓝营Intel酷睿Ultra9 285K和红营AMD锐龙9 9950X,他们各自代表着自家品牌的顶级旗舰处理器,在内容创作领域的最强实力。作为内容创作者,咱们这次就抛开纸面参数,实际拿着软件实测,看看谁能真正赢得"内容创作第一"的称号。
核心配置对比:
先简单介绍一下选手的基本情况,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Ultra 285K采用了8个性能核和16个能效核,共计24个核心、24线程,基础频率高达4.6GHz,睿频最高达到惊人的5.7GHz,三级缓存36MB,TDP热功耗为120W。
9950X则搭载了16个性能核心,拥有高达36线程,基础频率略低,为4.3GHz,同样的5.7GHz睿频,但三级缓存达到64MB,热功耗更是飙到了170W。
看完了参数,你可能觉得AMD的线程数多,缓存又大,似乎已经稳操胜券?别急,这只是一部分,咱们下面就用实际测试软件来说话。
实测4款常用内容创造软件:
1、Adobe Premiere Pro(PR)
首先上场的是内容创作领域必备的视频剪辑工具PR。一顿狂操作之后,我们发现Ultra 285K在PR中的表现的确更胜一筹,整体领先幅度达到了7.77%左右,特别是回放素材时,掉帧率表现堪称"丝滑般顺畅"。
(蓝色Ultra 285K,橙色9950X)
究其原因,很简单,因为Ultra自带的核显不是摆设,Intel独家的QSV加速技术,在视频剪辑过程中能够高效地处理高分辨率素材,这样的技术优势在实际创作中显得至关重要。而9950X虽然整体性能也很强劲,但就是少了这张"核显"王牌,输得略显无奈。
不过导出速度方面,Ultra的优势并不巨大,但也没有太大落后。剪辑师们都知道,导出视频的间隙,正好可以喝杯咖啡歇歇脚,导出快上几秒,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当然,能快点当然更好,但相比于剪辑过程中的顺畅体验,导出那点差距真的无关痛痒。
2、Maya
视频创作过后,我们转战建模软件。第二场较量安排在了3D建模界鼎鼎大名的Maya中,用专业的SPECviewperf进行了一轮测试。经过实测,Ultra 285K的得分为769.87,而9950X则是723.72,Ultra又一次以5.9%的优势领先。尤其是光照特效处理,Ultra明显处理得更为迅速和流畅。
别看只有5.9%的差距,但对于3D建模这种高负载软件来说,光影渲染慢一秒,就意味着创作者要多受一秒钟的折磨,心理上的煎熬比性能指标更伤人。这一分一秒攒下来,真的就能让你提前下班,奔向小龙虾的怀抱了。
3、3DMax
紧接着登场的则是老牌3D软件3DMax,Ultra再次展示了对自家架构的高度适配和优化,跑分高达255.61分,而9950X只有213.01分,10.38%的领先优势,几乎碾压。特别是在模型视角切换和阴影处理上,Ultra表现堪称出色,一改以往Intel在图形领域的弱势,真正做到了让创作者用起来"一点都不卡顿,心情好到能哼歌"。
4、剪映
但内容创作者们常用的轻量剪辑工具—剪映,Ultra仅仅微弱领先2.1%左右,主要体现在导出时间上。毕竟剪映这种"小巧玲珑"的软件,对性能要求不算高,只要导出快那么几秒钟,就已经很好了。毕竟,创作短视频的朋友们,脑洞创意才是关键,CPU再强,也帮不了你增加创意。
为何Ultra 285K比9950X更适合创作者?
我们可以看到Ultra 285K之所以表现突出,碾压9950X,靠的主要就是核显加持带来的QSV编解码单元优势,让视频创作体验极大提升。尤其在PR、Maya、3DMax这些专业软件中表现尤为突出。而9950X则有些尴尬,参数强悍,却在这些实操环节表现不够理想。
当然,在一些照片处理软件如PS、LRC里,Ultra反而吃了些小亏,不过并不输多少,并且考虑到绝大多数创作者更关心视频剪辑和3D渲染,整体来说,Ultra9 285K无疑在内容创作领域表现更具优势。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已经心动了?这一次的对决结果显而易见,如果你主要从事视频剪辑、3D建模渲染这些重负载创作,Ultra9 285K绝对是更合适的选择。而9950X嘛,也不是不能用,毕竟是"多核大师",但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用起来可能真的就差了那么点意思。毕竟内容创作不是搞军备竞赛,能让创作者开心用起来的CPU,才是真正的赢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