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大裁军,战友回家找工作,我由副营越级提拔为副团级主任
文‖原创,图来自网络。
1985年对我来说,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那时候的我,还是一名普通的副营职干事,按照那时的规定,按部就班,日子过得平淡又踏实。
谁能想到,命运的一次转折会把我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岗位,做了副团级的主任。很多人都问我,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决定留在部队,不像其他人一样一听到大裁军的消息就找后路。
我只觉得,那时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有妻子有孩子,家庭还刚刚开始稳定。我的爱人李梅也刚随军过来,孩子也在这里上学。
我不能轻易把这一切打乱,放弃自己的责任。就这样,在大裁军的风暴中,我坚守了下来,没想到却在不经意间,迎来了属于我的机遇和挑战。
1985年夏天,整个部队都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大裁军的消息像一阵风,迅速在部队传开了。
那时候,大家都知道,部队裁撤已经是定局,许多战友一听说消息,就立马开始打算自己的“后路”了。
有人趁机请了假,去外面找工作,也有人打算转业回家。这种情况下,谁还想着留下来好好工作呢?
不说别的,就是家庭的问题也让人不得不考虑。像我这样的,已经在部队待了十多年,多少年没有和家人团聚过,突然想起,孩子还小,妻子也才刚随军过来,一时间心里也有些动摇。
不过,我还是决定留下了。妻子李梅刚刚办完随军手续,刚来这个地方就开始在小学当老师,孩子也在学校里读书。
家里一切还算安稳,毕竟我们也不想让家人受到太多的影响。于是,我每天都跟着团里的节奏办事,想着趁这个时候还能多做点工作。
虽说部队的大部分人都开始忙着找自己的路,但团里还有不少事情要处理,像是转业的干部、战士的安置工作,这些事一个人忙起来就得琐碎又繁琐。
每次下班回到家,我都能看到李梅正准备好晚饭,孩子在一旁写作业,家庭的温暖让我不至于觉得孤单。
但生活有时候真是无常。就在我们以为一切都将平静地度过时,事情突然来了转机。
那天,留守处的张主任找到了我,手上拿着一份文件,说是师部那边需要一个干事去协助处理一下工作。
那个时候,我心里一愣,没想到会有机会被调到师部去工作。说实话,这个提议我并没有预料到,也不是我主动申请的。但是我知道,这个机会一旦错过,估计就得再等好几年了。
“战干事,你准备一下,明天就去师部。”张主任对我说的那一刻,我还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脑袋里已经开始盘算起了事情的后果。
回到家,我和李梅简单聊了下这件事。李梅听了之后,倒是显得异常冷静,她笑着对我说:“放心吧,虽然你去了,家里也不缺我一个人。我刚到这里没多久,这些日子都挺适应了。你去了也好,忙点,别一直在这儿瞎转悠。”
李梅这样一说,我心里也轻松了不少。她那种独立自主的劲头让我心中一暖。
毕竟,妻子能够这么理解,也让我对这次调动心安理得,决定去试试。毕竟,留守处那儿的工作已经够了,我又不是闲着没事做。
第二天早晨,团部安排了专车送我去师部。坐在车里,远处的山丘和一片片田野渐渐变成了模糊的背景,我的心里开始有些忐忑。
到师部后,刚踏进大楼,就遇到了曾经在我们团做政委的林主任。
他看到我,笑了笑,显得很惊讶:“小战,是你啊,怎么,没想到会是你被派过来。”
林主任语气里带着几分亲切,我当时也没想到,这次调动会是我未来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折。
林主任告诉我,师部这边的工作压力很大,特别是我们政治部,干部严重不足,需要我来协助处理一些善后事务,特别是关于干部和战士的安置问题。
他当时看起来并没有很强烈的期待,似乎对我能否胜任这份工作也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只是认为有我在,能稍微缓解一下工作的压力。
但就在那一刻,我心中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感觉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作调整,更是一场自己事业上的考验。
团部那边的情况我早已熟悉,但师部的事务,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每天工作中要处理的文件、上报的材料、还要应付军里关于整编的指示——这些事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但无论如何,既然已经来了,我就不打算轻言放弃。
那天晚上回到宿舍,我反复琢磨着林主任的话,心里有了更多的思考。带着这些想法,我第二天便开始投入到这份新工作的挑战中。
刚到师部的那段日子,压力真是不小。毕竟,虽然我曾经在团里工作了那么多年,但到了新的地方,面对的都是全新的挑战。
师部的工作量比我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特别是政治部这块,干部短缺,事务繁杂。林主任让我负责的工作是组织、宣传和保卫,简单来说,就是要管好一切“繁琐”的事儿。
虽然我知道自己有能力处理好这些事,但没想到短短几天,我就遇到了一堆棘手的工作。
其中,最紧急的任务之一,就是师部要上报一份精简整编后的情况报告。这份报告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不仅是上级要求,还要反映出基层的真实状况和士气。
大家都知道,精简整编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很多战士心情都不太好,领导也忙得不可开交。林主任给了我一个任务——赶紧把各团的情况收集整理上报。
这看似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结果却让我忙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当时,我决定亲自去各团了解情况。林主任说得对,这种时候,面对面的交流才最有效。于是,我带着一台传真机,踏上了从师部到各团的路。
每个团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团里的官兵已经开始思想动摇,甚至有的战士开始向上级提出转业申请。
而有些团,士气依然高涨,大家都在尽力做自己该做的事,等待着接下来的安排。
我记得最清楚的那次访问是去二团。那个团的政治氛围比较压抑,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进入会议室时,团里的干部们显得有些沉默。
虽然大家都知道工作上必须继续推进,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些想法,很多人都开始谈论自己未来的去向。尤其是几个年纪稍大的干部,明确表示他们打算通过转业回家。
我和他们聊了很久,耐心地倾听着他们的心声,尽量从他们的话语中找到积极的情绪和方向。
我告诉他们,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部队还需要我们继续坚守,只要我们努力,未来仍然有很多机会。
我看到几个干部眼中闪过一丝明亮的光芒,那一刻,我知道,我的这番话,也许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决定,但至少,我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在二团的任务完成后,我继续向其他团走访。
虽然每个团的情况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明确的安排,都期待着能够平稳过渡,不希望因为大裁军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职业前途。
收集这些数据并不简单,每天都要整理大量的资料,还得和上级保持联系,及时汇报工作进展。
接下来的几天,我几乎都泡在办公室里,忙着写报告、整理数据。为了不耽误时间,我几乎不休息。
每一天都很辛苦,但我知道,这份工作必须完成,而且越是忙碌,我越觉得自己不能停下脚步,不能松懈。
有一天,林主任突然叫我到他办公室,说要审阅我整理的情况报告。那时,手头的工作繁忙得不可开交,心里多少有些紧张。
我知道,林主任对这份报告非常重视,而我也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汇报,更是对我工作的一个检验。
我把整理好的报告交给了林主任。刚开始,他只看了几眼,然后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抬头对我说:“小战,做得不错。不过你得注意,报告的内容要更有针对性,尤其是关于干部思想的部分,需要有更深入的剖析。”
听到这些,我有些意外,没想到林主任会这么直接。他继续说道:“目前形势不太好,大家的心态有些动摇,你要多关注这方面的细节,写报告不只是填充内容,更是要反映出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的办法。”
那一刻,我才深刻意识到,这份报告并不仅仅是一个工作任务,更是一项关乎整个师部、关乎每一个战士未来的重大任务。
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报告,发现确实存在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于是,我开始修改,加入更多关于干部思想和情绪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两天后,林主任再次审阅了修改后的报告,终于点了点头:“这次写得不错,结构更清晰,内容更有深度。你做得很好。”
听到这句话,我松了口气,心里的压力终于稍微缓解了一些。这次任务不仅让我学到了如何更细致地思考问题,也让我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我。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我在师部的工作已经有了几个月。当我渐渐适应了新的节奏,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最紧张的一次,是师部接到通知,军区将派来检查我们部队的工作,重点就是党的建设和基层工作。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心里有些发毛——这种检查可不是小事,关乎着我们整个师部的形象。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处在精简整编中的单位,任何细节都可能被放大。
那天,林主任通知我,军区的检查组将于三天后到达。我赶紧把各方面的工作安排了下来,和其他部门保持紧密联系,确保每项任务都能按时完成。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我的心情越来越紧张,毕竟,检查组可不是来听好话的,他们有一套严苛的标准,每个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我们的成绩。
记得检查的那一天,林副部长带领检查组从火车站到达我们驻地。我和团领导提前在车站接待,眼看着他们从车厢里走出来,一种紧张的气氛瞬间笼罩了整个车站。
我的目光不自觉地扫过林副部长——他正是曾经在我们团担任过政委的林主任。看到他,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心里也悄悄松了口气。
林副部长和团领导互相寒暄后,开始逐一检查各项工作。我陪着他们走访了各单位,特别是在基层连队时,大家都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因为这一刻,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检验之中。
走到一半时,林副部长突然转过身来,看着我笑了一下:“小战,没想到你现在已经是团里的领导了,真是比我还快啊。”
这一句话让我心里一震,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干事,变成了团队中的一员重要角色。
林副部长这话一出口,原本紧绷的气氛似乎也轻松了不少。接下来的谈话,我显得更加沉稳,也更有信心地回答了检查组提出的每个问题。
当检查组在我们团的工作结束时,林副部长专门拉着我在一旁谈了几句。
他说:“小战,当初你在团里的工作很扎实,今天的成绩也离不开你坚持的精神。大裁军期间,你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找后路,而是选择留下来,这样的坚持,军队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人。”
听着这些话,我有些愣住了。虽然知道自己这段时间付出了很多,但林副部长的一番话却让我意识到,我在这次转变中做出的选择,真的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这种来自上级的认可,让我在那一刻深深地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
这次检查顺利通过,师部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评价。林副部长再次给我带来了好消息:他决定推荐我到下一个岗位,继续承担更重要的职责。
我明白自己还只是一个年轻的干部,但这一刻,我心里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和方向。
我开始明白,很多时候,人生的转折点并不是单纯的升职或调动,而是因为你选择了坚持自己的责任,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些其他人可能不愿意做的事。
那些曾经看似平凡的坚持,在此刻,竟然成了我成功的钥匙。
回想起那段日子,真是感慨万千。大裁军的风暴让我看到了许多人的选择,也让我明白了坚持和责任的意义。
那时候,很多人都在找自己的“后路”,想着如何从这场变革中找到出路。可是,我选择了留下,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岗位,哪怕眼前一片迷茫。
也正因为这份坚持,我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从中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如今,我从部队转业到了地方,回望过去的这段经历,我知道,那些年我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是偶然的。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由无数个选择交织而成的曲折路径。
有时候,做一个“老实人”,坚守自己的职责,未必吃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