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伤疤忘了疼!印度拱火中美
近日,据环球网消息,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一番表态引发轩然大波。他竟宣称,美国关税引发的全球动荡对印度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此言论一出,瞬间引发各界关注,不禁让人思考,印度究竟在打着什么算盘?
戈亚尔曾大放厥词,称中国加入WTO是全球贸易体系崩溃的根源,还明确表示不欢迎中国大规模投资,甚至盘算着放宽针对中国商品的进口商品质量控制令适用范围。在他看来,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动能让印度从中获利,野心勃勃地想借此抢占中国的市场份额,妄图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为了讨好美国,印度还计划大幅增加对美商品采购,满心期待能换来美国的投资和技术倾斜。
莫迪(资料图)
政治和地缘方面,印度的一些举动更是有拱火中美关系的嫌疑。部分印度学者在舆论场上鼓吹,美日应重点针对中国,还妄言中美博弈激化能让印度从中渔利。他们觉得,一方面这样能吸引制造业企业向印度转移,另一方面能从美日获取援助投资。但这种想法实在是短视至极,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核心还得靠自身实力。印度国内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先解决好这些内部矛盾,就算外部有机会摆在眼前,也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拿国内基础设施来说,印度的交通建设滞后,道路状况差,货物运输效率低下;电力供应也不稳定,经常出现停电现象,这让不少外资企业望而却步。再看官僚体制,印度的官僚体制僵化,政策框架复杂得让人摸不着头脑,企业投资面临重重障碍,跨国公司常常陷入繁琐规定和苛刻税收的困境,难以正常运营。回顾中印边境局势,2020年,印度单方面破坏共识,在加勒万河谷等边境地区非法越线占控,致使局势紧张升级。
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资料图)
在那之后,印度还在经贸领域对中国企业频频使坏,封禁中国手机应用,像抖音国际版等多款热门应用被无端禁止;审查中企投资提案,设置重重关卡;打压在印中企,使得许多中企在印度的经营举步维艰。不过近期传来一些缓和的迹象,有消息称印度考虑放宽2020年后对华实施的贸易、航班和签证限制,甚至打算为中国投资打开大门。但之前这些不良行为,已经对中印关系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想恢复如初,谈何容易。
而且在国际舆论上,一些印度政界精英也不消停,传播不实言论来抹黑中国。比如美国知名经济学家诺亚·史密斯曾发表一篇歪曲中印关系的文章,就被印前外秘和驻华大使顾凯杰等转发,企图误导大众,破坏中国形象。面对印度这些复杂的动作,中国一直保持着理性和克制。在贸易领域,中国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国内消费能力强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中国还构建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产业门类齐全,生产制造能力强大。
戈亚尔(资料图)
近年来,中国积极拓展与东盟、欧盟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联系,通过签署自贸协定、加强贸易往来等方式,打造全球贸易网络,实现“多条腿走路”,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科研团队在算法研究、应用开发等方面处于世界前沿水平;新能源领域,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不仅推动了国内经济增长,还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在中印关系上,中方多次要求印方纠正歧视性做法,始终秉持着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理念,希望印方与中方共同维护双边关系稳定,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向前发展。印度如今这些拱火中美、针对中国的行为,实在是不明智之举。它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发展问题的根源在国内,却妄图靠投机取巧在中美博弈中获利,这种想法太过天真,最终大概率会落得一场空。当前的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合作才是主流趋势。
印度若持续这种短视行为,不仅会严重损害中印关系,也会让自身在国际经济合作的大舞台上错失众多宝贵机会。未来,真心希望印度能冷静下来,理性思考国家的发展道路,以更加务实、积极的态度处理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关系,这才真正符合印度自身的长远利益,而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