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财长去了华盛顿,但特朗普想要的还是没等到?
据人民日报消息,4月25日,中国财政部网站官宣,财长蓝佛安前往华盛顿参加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在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当下,诸多猜测甚嚣尘上。而特朗普一直以来对中美贸易谈判有着自己的期待,此次中方行动,他的期待能否实现?
自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在维持短暂谨慎后,于4月果断启动对华激进政策,一场贸易与关税的激烈交锋就此拉开帷幕。特朗普政府内心笃定,凭借极限施压这一策略,就能让中国在贸易问题上轻易屈服,甚至多次公开宣称“中方会主动致电寻求谈判”。然而,现实却给了特朗普沉重一击。自4日中国坚决实施关税反制以来,19天的时间悄然流逝,特朗普翘首以盼的电话始终未曾响起。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场贸易战中,美国国内经济形势因关税政策遭受重创。美国国内物价如脱缰野马般大幅上涨,普通民众生活成本急剧攀升,民生压力日益沉重。企业方面,关税的层层加码致使原材料进口成本飙升,众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不少企业甚至被迫减产、裁员,美国经济增长的步伐因此受到严重阻碍。与此同时,美国在国际上的盟友关系也因关税政策出现严重裂痕。欧盟、日本等传统盟友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表达强烈不满,他们深知这种单边主义的贸易行径不仅损害自身经济利益,更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造成难以估量的冲击。
在全球经济格局因贸易摩擦而动荡不安的背景下,4月23-24日,二十国集团(G20)今年第二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于美国华盛顿正式召开。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G20的重要成员,中国积极派遣财长蓝佛安、副部长廖岷参会。在会议期间,蓝佛安财长与多国财长展开广泛且深入的交流互动。南非、德国、日本、英国、韩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国财长,以及欧盟经济代表、世界银行行长等,都与中方进行了双边会见,就全球宏观经济形势、金融稳定、促进非洲增长与发展等诸多关键议题交换意见,共商应对之策。
令人瞩目的是,在此次会议中,作为东道主的美国财长贝森特,却未能与中方财长举行会面。此前,贝森特曾高调放风,称下周中国财政部某位代表将访华盛顿并举行会晤,如今现实却与他的预想大相径庭。中方财长未与美国财长会面,背后有着深层次原因。特朗普政府在贸易问题上,一直以来仅做出表面姿态,在关键的关税实质性下调问题上毫无诚意,始终未迈出实质性让步的步伐。在此情形下,中方为避免陷入美方预设的舆论陷阱,防止被美方利用会面进行不实宣传,选择对贝森特避而不见,这一决策无疑是理智且恰当的。
美国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中方财长在会议上明确强调,中国将毫不动摇地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面对贸易和关税争议,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友好协商的方式妥善解决,在维护全球贸易秩序稳定的同时,也坚决捍卫自身的正当权益。这一表态,犹如一记响亮的警钟,清晰地传递给美国,单边主义、贸易霸凌行径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毫无出路,唯有平等协商、合作共赢才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正确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在官方外交层面保持理性与克制的同时,中国民间外交与地方合作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同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率团访问美国地方城市,与当地政府、企业、民间团体深入交流,积极探讨在经贸、文化、教育、环保等多领域的合作机会。这种民间交流与地方合作,宛如涓涓细流,不断汇聚成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强大力量,为两国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开辟新路径,提供新动力。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政府在中美关系尤其是贸易问题上,存在严重误判。其过度高估自身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与影响力,低估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与决心。
展望未来,中美关系何去何从备受全球瞩目。对于美国而言,当务之急是正视现实,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立即取消不合理的单边关税,以平等、尊重、互惠互利为基石,与中国展开真诚对话与合作。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繁荣,也唯有如此,才能让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