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关羽夺荆州就是鼠辈 可无叛将记录的东吴人心为何比曹刘更忠诚
“江东鼠辈”——这四个字像钉子一样钉在孙权背上千年。可翻开史书,一个诡异的现象让人脊背发凉:
曹操麾下名将投降如流水,刘备的亲信糜芳献城叛变,唯独东吴六十余年竟无一人主动倒戈! 当“忠义”成为乱世最稀缺的品质,为何最被唾骂的孙权,反而打造了三国最稳固的忠诚体系?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剧照
一、人性试炼场:三国叛将图谱里的惊天反差
关羽被封为武圣,因其对刘备千里走单骑的忠义,吕布被骂为三姓家奴,则是因为反复易主换爹。但细究三国史,忠义与背叛的标准却耐人寻味。
且不说创业之初,关二爷在土山降汉不降曹,是大义和无奈。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糜芳和傅士仁一把火烧了江陵粮仓,向吕蒙献出荆州。这个刘备的舅子、刘禅的舅舅,成了蜀汉史上最刺眼的污点。
就是此后黄权投魏,孟达反复横跳,却也是蜀汉结结实实的痛。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
而在同一片天空下,于禁跪降关羽,张郃投袁绍再归曹,庞德旧部集体倒戈……连宗室夏侯霸都因司马氏专权逃亡蜀汉。
而被骂作鼠辈的东吴,唯一“叛徒”竟是诈降的黄盖,连末帝孙皓残暴昏聩时,群臣仍死守建业直到晋军破城。
历史吊诡处正在于此——被骂作“背刺盟友”的东吴,反而用一套隐秘的权术,破解了人性最难的课题: *乱世如何让人不背叛?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剧照
二、孙权权谋三策:驯服人心的“非典型帝王术”
孙权被骂“鼠辈”,常因三件事:夺荆州、杀关羽、向曹魏称臣。但若论政治手腕,他实为三国顶级操盘手。
孙氏起家时只是外来军阀,江东士族视其为“北伧”(北方蛮子)。孙权继位后,将政权切割为三大派系:
淮泗武将:周瑜、鲁肃等孙策旧部,掌兵权;
江东士族:顾、陆、朱、张四姓,控钱粮;
流亡北士:诸葛瑾、张昭等,充智囊。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剧照
此举的精妙之处在于,孙权从不允许任何一派独大。
赤壁战后周瑜欲西征益州,孙权却扶持鲁肃制衡;吕蒙偷袭荆州后,立刻提拔陆逊接管兵权。这种“动态平衡”让各方不得不依附皇权——叛变就意味着失去派系庇护。而且效果立竿见影,因为东吴真正的死敌不是曹刘,而是盘踞江南山林的百万山越人。
从孙策到孙权,剿山越成为将领晋升的“投名状”:
贺齐屠鄱阳山越,用万人首级换得裨将军;
陆逊假意招抚会稽山越,青壮充军、老弱为奴;
诸葛恪更发明“围困逼降法”,三年内迫使十万山越出山。
血腥的征服背后藏着阴毒逻辑,让淮泗武将和江东士族在屠杀中结成利益共同体。手上沾了山越的血,就再也洗不白“忠吴”的烙印。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剧照
三、历史暗线:被演义掩盖的东吴“人性实验”
《江表传》记载,周瑜临终前密奏孙权:“刘备寄寓,有似养虎,不可不除。”但更关键的是一句潜台词:“若除刘备,必先固本”。
周瑜实际在警告孙权,杀关羽夺荆州只是战术,真正的战略是借外战凝聚内部——后来吕蒙白衣渡江、陆逊夷陵纵火,本质都是“用敌血淬炼忠诚”。
杀关羽历来被视为孙权“短视”的铁证,但若结合局势分析,实为一步险棋中的妙手:孙权将关羽首级送曹操,既嫁祸“弑关”之名,又向曹魏纳投名状,换取对抗刘备的喘息之机。
荆州是江东门户,关羽北伐时“威震华夏”,若其坐大,东吴将直面曹刘夹击。周瑜早在赤壁战后便主张灭刘备,正是预见到此危机。
孙权甚至提前两年布局,暗中联合曹操。217年派徐详请降,与曹氏重修姻亲,为袭荆州铺路。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剧照
四、为何东吴能“不叛”?人性与制度的双重答案
孙权向曹操、曹丕父子称臣,被嘲“屈膝”。但勾践卧薪尝胆亦是“能屈能伸”。陈寿评孙权“有勾践之奇”,正是如此。
借曹魏庇护,孙权得以专注开发交州、山越,扩充实力。
先示弱以避锋芒,待曹刘互耗后称帝,堪称乱世生存教科书。
与刘备“匡扶汉室”、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不同,东吴政权扎根江东,士族利益与本土深度绑定。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剧照
孙权曾因朱桓擅自撤军而“打哈哈”,并非懦弱,而是为避免激化与士族的矛盾。老臣张昭多次顶撞孙权,却在孙权称帝后痛哭“老臣不敢负先帝”,甘愿自囚谢罪。
孙权重用本土士族,形成“保家卫土”的集体意识,叛变等于自毁根基。
末帝孙皓以剥人面皮、凿人眼珠为乐,但直到晋军兵临城下,东吴仍有陶璜死守交州、陆抗之子陆晏血战建业。究其根源:
孙氏通过联姻、封邑,让将领家族与吴国深度绑定(如陆家拥有私兵部曲); 即便皇帝残暴,官僚系统仍自主运转——这恰是孙权“制度性忠诚设计”的终极胜利。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剧照
五、历史倒错:被《三国演义》篡改的忠诚坐标系
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蜀汉以“汉室正统”自居,而东吴被污名化,源于两大历史叙事陷阱:
《三国志》作者陈寿为蜀汉旧臣,对东吴评价苛刻;《三国演义》进一步放大偏见,话语权缺失周瑜被丑化为“气量狭窄”,孙权成““偷袭盟友的小人”。
周瑜早提出“二分天下”,规划取益州、图北方的战略,比诸葛亮《隆中对》更务实。
孙权称帝后反思:“借荆州给刘备是鲁肃之短”,侧面印证周瑜的远见。
因此,真正的讽刺在于:被奉为忠义化身的关羽,其部将糜芳叛变;而被骂作鼠辈的孙权,却让东吴成为三国唯一没有叛将的政权。
当我们在唾骂“江东背刺”时,或许该问一句:用权谋缔造的忠诚,是否比用道德绑架的忠义更真实?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剧照
结语:
站在公元280年建业城头,吴将张悌面对晋军说了最后一句话:“君臣死社稷,乃东吴风骨。”这个被斥为“鼠辈”的政权,用六十三年无叛将的历史,在人性深渊里刻下一道冷峻的答案:乱世忠义从不是道德童话,而是精密算计的结果。
史料来源: 《三国志》《江表传》及近现代考古研究,详见搜狐历史、网易新闻、新浪网等平台考据文章。
声明:本页面所包含的视频、图片内容来源于第三方网站,引用的图片和文章内容无关联。我们尊重原创作者的劳动成果,并在此声明无意侵占原视频的版权。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
文章部分场景为增强可读性进行文学化处理,力求还原历史现场,细节或有演绎,主线绝对保真。看官请勿较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