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压轴”花事 牡丹雍容盛开 请到这些地方赏花养眼
双塔公园、迎泽公园举办牡丹花展,将一直持续至五一假期。
俗话说,谷雨三朝看牡丹。当下已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春日花事活动也达到了高潮,“国花”牡丹最后登场,在我市各公园、景区竞相绽放。那么,哪里的牡丹最多、最美、最娇艳、最珍贵呢?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双塔博物馆/公园、晋祠博物馆/公园、迎泽公园、文瀛公园以及太原植物园等处,各个品种的牡丹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红的、粉的、紫的、白的、黄的……送别春天迎接夏天!
双塔博物馆/公园:春日顶流“紫霞仙”
太原市区东南约3公里的郝庄村南山冈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永祚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明代牡丹“紫霞仙”已有400余年历史。“紫霞仙”花型为单瓣,花朵硕大如盘,花期较长。初开时花瓣呈肉红色,馥郁芳香;盛开之际呈淡紫色,馨香更浓;临近晚期则为正紫色,故称“紫霞仙”。
以“紫霞仙”为代表,双塔博物馆内8000余株名品牡丹与双塔公园北区的10000余株特色牡丹交相呼应,将为游客献上一场视觉盛宴。4月23日,双塔牡丹文化周拉开大幕,将一直持续到五一假期。广大游客不仅能欣赏“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景,还能欣赏大戏台、书画展等,进一步感受双塔文化的特色魅力。
迎泽公园:百年牡丹仍健壮
位于市中心的迎泽公园,也是每年太原人赏牡丹的热门打卡地。园内牡丹园占地面积18亩,栽培270余种、3000余株牡丹,其中名贵品种有姚黄、豆绿、赵粉、首案红、昆山夜光、乌龙捧盛等。“4月25日到5月5日,迎泽公园将举办第三十六届牡丹花展。” 迎泽公园工作人员杨晋钢介绍,园内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面积达到38.01公顷,园林植物42.5万余株,植物品种184种。树木茂密、花卉繁多,三季有花、四时有景。其中“重头戏”就是牡丹,公园从20世纪50年代建园初期开始引种牡丹,历时60余载,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是华北地区少有的大型牡丹园。“园内最早的十余株牡丹是从太谷孔祥熙院内移来的,经专家鉴定树龄已达百年之久,非常珍贵,如今依然身体健康、树形高大。”
晋祠博物馆/公园:盛世美颜“大小乔”
距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外的悬瓮山下,晋祠博物馆、晋祠公园是山西省的旅游胜地。当下,公园内各色牡丹绚烂绽放、争奇斗艳。据了解,晋祠种植牡丹有着悠久的历史,民国时期,晋祠附近曾种植大面积的牡丹。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进行了3次改造,形成了如今栽种面积十余亩、品种260余种、数量7000余株的牡丹园,每年免费接待近20万位游客赏花。
这其中,花色奇特的“二乔”尤其受游客青睐。据公园工作人员介绍,“二乔”别名洛阳锦、二色红,是牡丹名种之一,在复色系中排名第一。开花时,一株花能开出两种颜色,半粉红半紫红,而且花瓣大、花味香。“盛世美颜”如同三国故事里的大乔、小乔。
太原植物园:牡丹花王“醉杨妃”
在太原说到赏花,总离不开太原植物园。四五月间,园内占地面积9400余平方米的牡丹芍药园最为引人关注。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汇集了国内外牡丹品种150多种,涵盖了九大色系、十大花型,包括中原牡丹和西北牡丹两大类,中原牡丹有名品姚黄、赵粉、豆绿、凤丹、卷叶红、朱砂垒、鲁荷红等;西北牡丹主要是紫斑牡丹,这种牡丹相对原始,不娇柔、不媚气,树体高大、茎干粗犷,呈开张型生长,自由奔放,更抗寒冷。其中一株尤为瞩目,是几年前从甘肃中川镇引进的,已有百年历史,共有9根主枝,高达2.7米、冠幅3.8米,是传统老品种“醉杨妃”,开花时花大色艳、花香味浓,着花数可达150朵以上。
此外,文瀛公园、南寨公园、街心公园、漪汾公园、狄仁杰文化公园等处的牡丹也各具特色,游客可就近游赏,抓住春日最后的美好!
记者 刘晓亮 文/摄 太原日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