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赏给刘姥姥20两银子,这笔钱如果放到现在价值几何?

春引百花竟放 1天前 阅读数 1 #历史

据《红楼梦》第六回记载,刘姥姥携其孙板儿前往荣国府寻求资助。待其将返家之际,王熙凤吩咐平儿取来一包银两与一吊铜钱,并向刘姥姥有所言说。

兹奉上白银二十两,权作为令郎(令爱)制备冬衣之资。若您执意推辞,在下实感难安。此笔款项,亦可用于雇车出行。日后闲暇之时,还望您常来走动,如此方符亲戚间礼尚往来之意。

于钟鸣鼎食的贾府而言,区区二十两白银,实乃九牛一毛。恰如刘姥姥所云:“你老拔一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然而,对于家境窘迫、陷入困厄之境的刘姥姥来说,此二十两白银,无疑堪称一笔数额巨大的财富。由此,从彼时的货币购买力维度出发,不禁引人深思:当时的二十两银子,换算至当下,究竟等同于多少货币价值?

【清代银、钱是最常见的货币】

曹雪芹所处时代为康雍乾时期,其笔下小说所呈现的,无疑是清代中前期的货币使用风尚。在中国古代货币体系里,铜钱的应用源远流长。早期,铜币的形制极为繁杂,不仅有圆形样式,亦存在各种异形。直至秦始皇完成六国统一大业之后,方才将铜币形制规范为方孔圆钱这一固定样式。

自秦以降,铜钱便被确立为法定货币,此制存续至清末。相较之下,白银作为货币登上历史舞台的时间则晚得多,大致于汉代之后方才崭露头角。而银两的广泛流通与推行,实始于明代。彼时,随着西方银两的大规模涌入,银两与制钱遂形成并行流通之局面。

清代时期,朝廷着力推广制钱流通,于官方铸币体系中,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以及各地方铸钱局,均增加制钱在市场的投放规模。在此背景下,制钱于民间的使用更为广泛。彼时,货币使用遵循特定原则:小额交易以制钱为媒介,大额交易则采用白银;至于赋税缴纳,需以官方指定的纹银完成。

银两作为货币,虽历经漫长岁月,然其弊端丛生。首先,其形制缺乏统一规范,按重量可细分为银锭、滴珠、银稞等多种类型。其次,成色参差不齐,在实际应用时,不仅需精准称量重量,还得仔细甄别成色,这无疑极大地阻碍了其顺畅流通。

在清代存续的两百余年里,物价呈现出波动变化态势,然而从整体视角审视,其物价水平相较于大额银两的价值而言,处于相对低位。基于此,整两的银锭在日常货币流通场景中适用性欠佳。在大多数情况下,民间日常交易更为普遍使用的是散碎银两,这些碎银形态不一、重量各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借助专门的衡器进行称重计量;在必要时,还需运用特定工具对其进行剪凿处理,以满足交易所需。

【二十两银子的购买力】

王熙凤提及这二十两银子,称是予板儿制备冬衣所用,此乃场面之言。以刘姥姥所处家境而论,实难想象其会将这二十两银子耗费于为孙儿裁制冬衣。至于二十两银子折合成当下人民币的具体数额,确切数值颇难得出。若执意探究,毋庸置疑,以粮食价格作为参考依据,最具说服力。

曹雪芹所处时代为康熙末年至乾隆前期。此阶段,粮食价格波动剧烈,银钱兑换比率亦呈显著差异。据《中国货币史》所述,康熙四十年之前,全国范围内米价相对平稳且处于较低水平,彼时一石米价值铜钱五六百文,依银钱比价换算,约合半两白银。

自康熙四十年起,米价呈现急剧攀升态势,竟涨至每石八九百文之高。与此同时,银钱兑换比例为1:900,即购置一石米所需货币价值约合白银一两。

在清代,一石米的重量约等同于现今的143市斤。以当下每斤约3元的米价核算,一石米的价值为429元。而依据康熙前期一两白银能够购置二石米的米价标准推算,其折合人民币可达858元。由此可见,在康熙中期之前,一两银子具备相当可观的购买力。

据相关记载,曹雪芹着手创作《红楼梦》约在清乾隆九年左右。彼时,市场米价攀升至每石1.2两白银,历经数年,更进一步涨至每石1.7两白银。此现象反映出当时货币兑换关系的变化,即银价呈下行趋势,而米价却显著上扬,一两白银的价值竟跌至357元,甚至低至252元。直至曹雪芹离世前数年,米价再度大幅飙升,达到每石1.9两白银,此时一两白银折合人民币仅为225元。

在乾隆统治的前中期阶段,银两价格呈现下行态势,其背后蕴含诸多主因。人口数量的显著增长以及货币供应规模的过度膨胀,是导致此现象的关键因素。同时,这一时期来自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中国,这无疑成为推动物价急剧攀升的又一关键诱因。

在小说创作前期的叙事脉络中,刘姥姥首次踏入荣国府。彼时,在位的乃是康熙皇帝。此历史阶段,白银于经济活动中具备颇高的购买力。据相关研究,即便以较为适中的标准衡量,一两白银所蕴含的价值,大致等同于当下人民币六百元左右。

依据当时的银价标准,刘姥姥所获的二十两白银堪称一笔巨额财富。经换算,其价值约合人民币一万二千元,此金额足以购置四千斤大米。对于一个五口之家而言,这些大米可供其维持数年的口粮需求。无怪乎刘姥姥在得到这笔赏银时,表现出极为感激且欣喜异常的状态。

王熙凤于赠予刘姥姥二十两白银之际,额外添付一吊铜钱。同时郑重说明,此笔款项乃专供刘姥姥等人雇车之用。此举与彼时社会消费模式高度契合,盖因雇车这类价值相对低廉之消费活动,彼时通行以铜钱支付;若行程较短,区区数十文铜钱便可足用。由此亦足见,王熙凤身为贾府之实际执掌者,心怀恤老怜贫之善念,对待刘姥姥一行人,力求将善举贯彻到底,尽显其周全与仁厚。

需着重指出,在康雍乾时代,据相关历史研究,一名正值壮年的劳动力,其年度平均收入约为10两白银。而具有秀才身份的私塾先生,年收入大体维持在20两白银上下。基于此经济背景考量,王熙凤的慷慨馈赠便显得颇为可观。同时,刘姥姥此次之行不仅获得物质上的收获,亦得到诸多礼遇,此行于她而言收获颇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春引百花竟放

春引百花竟放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