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车企们鱼龙混杂的智驾,是时候该整顿了

车快评 22小时前 阅读数 0 #汽车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随着新能源车的出现,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似乎明显要比燃油车时代有所提升。按理说新能源车有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理论上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

那为什么实际的情况跟理论上有如此大的差别?在车快评看来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各大车企的夸大宣传。为了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升市场占有率,有个别车企对于自家的辅助驾驶功能可以说吹到了天边。某家企业的高管早在前些年就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家的智能驾驶是L2.99999级,是无限接近L3高阶智能驾驶的。

但时至今日,这家企业的智能驾驶辅助已经从2.0升级到3.0,仍然还是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没有达到L3级别,跟拼多多的砍一刀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次,就是广大车主对于智能驾驶辅助认识不够全面。当然这个原因的存在,跟第一条有很大关系。在看完这些车企“吹的牛”之后,就感觉到自己买的车已经可以实现无人驾驶的功能了。

于是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一些驾驶新能源车的车主在高速上睡觉,把自己的生命放心的交给了所谓的“自动驾驶”这样的事情;

再者,虽然目前车辆的智能驾驶辅助硬件足够强大,除了有算力芯片和高清摄像头,还有很多车型都是搭载有激光雷达的。有些高端车型,甚至已经配备有4颗激光雷达了。即便如此,在一些特殊场景下车辆的感知、算法和决策系统仍然会存在一些缺陷。

换言之,就是跟真人类驾驶的反应速度有着很大差距。

还有一个比较主要的因素,就是在日常行驶的时候,无论是市区还是高速都会存在有一些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发生,比如说实线变道,这都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不过从现在开始,国内车市智驾的乱象就会得到有效地整顿了。

就在近日,相关部门已经明确要求车企在宣传中不得使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高阶智驾以及一键召唤和代客泊车这些词语。要用智驾等级和辅助驾驶进行描述。

同时,还特别强调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必须全程参与,不得出现座椅调节和平躺等危险行为。

在此,车快评也呼吁无论是车企还是广大车主,都能够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对待智能辅助驾驶,既不要夸大其词也不能盲目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共同促进国内车市健康稳定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为车快评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且图文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盗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索取稿酬或者删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车快评

车快评

评论车市风云 点评汽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