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改口之后,每天24小时紧盯中国,中美谈判出现重大转机?

庆彬有理 8小时前 阅读数 500 #军事

特朗普对关税战改口后,中美谈判出现重大转机?

自从特朗普改口,说自己准备在“某个时间”降低对华关税,美国对外贸易谈判的主要负责人、财政部长贝森特,很快为中美关税战“降级”设定了新的期限,称特朗普政府每天紧盯中国动态,会在未来几周内看到实质性的进展。

在问答环节,媒体的提问也很耐人寻味,先特意指出,贝森特此前曾对中国提条件,要中方采取行动缓和局势,那么中国究竟有没有按照美国方面的要求去做?

【特朗普改口之后,美国设定了解决关税战的新期限】

毕竟谁都知道,在美国的关税战略中,中国才是核心,如果特朗普没法用对等关税搞定中国,美方要想在其他方向的贸易谈判取得进展,会更加艰难,反之同理。

然而,贝森特直接绕开了这个话题,只是模棱两可地表示,中美现在的关税水平等同于互相禁运,长期来看“不可持续”,他们现在每天都会关注中国的动态。

随后媒体不断追问,既然一直在关注,那特朗普政府有没有和中国接触上,即便双方没有就关税问题开始谈判,那么“关于谈判的谈判”有没有?

贝森特还是不肯正面回答,只是继续重申之前的论调——即纵观国际贸易战的历史与各种案例,美国作为逆差国,拥有极大优势,而顺差国“总是损失最大”。

我们之前已经强调过,中美经贸关系庞大且复杂,不是单纯的顺逆差就能简单概括的。

【贝森特预计未来几周内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这场问答中,贝森特时而老调重弹,时而顾左右而言他,扬言要在中美关税战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却没有实质性的表态。

这种表现反而愈发让美媒确信,别看特朗普政府对关税战表现得胸有成竹,实际上,所谓的“中美谈判”至今仍然是一个伪命题。

这里就不得不提,4月中旬,特朗普曾夸口说,他会在三到四个星期内,在关税问题上与中国“握手言和”。

现在大半个月过去了,离他最初定下的期限,只剩下最后一星期,中美关税战依旧保持相当的烈度,毫无任何降级的迹象。

于是才有了特朗普最新的“降低关税”表态,以及贝森特设定的新期限。

【贝森特声称美国现在每天都关注中国的动态】

这次美国的目标,已经不再是与中国握手言和,或者彻底揭过关税战这一页,而是专注于在经贸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这至少是一个相对不那么好高骛远的目标。

这需要美方在中美经贸关系的客观现实,以及特朗普对关税政策的异常偏执之间,找到一个理想的平衡点,然而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贝森特作为财政部长的职责范围。

话又说回来,与中国谈判还是其次,特朗普政府的真正用意,大概还是维持国内外对中美谈判的乐观预期。

只要有人还相信这种可能性,并愿意押注跟进,那么短期内,美国金融市场、经济指标都不至于迎来剧烈波动。

关税政策最开始那段时间,美国经济的震荡是有目共睹的,即便是特朗普,可能也不想再来第二遍。

【贝森特是美国对外贸易谈判的主要负责人】

而且他还不能让外界认为,自己在关税问题上拿中国没有任何办法,一旦这个印象固定下来,未来几年,特朗普再怎么炒作涉华议题,效果都将大打折扣。

在贝森特看来,美国现在面临很多贸易难题,而中国是“最大一块”。

至于怎么硬啃下来,他提出了复合型的战略,比如先把中美对话放在一边,优先与其他贸易伙伴谈判,试图组建所谓的“关税同盟”,不过收效甚微。

再说了,贝森特自己对中美经贸关系的视角,都存在较大的偏差,其认知还停留在简单的顺逆差关系上。

只要他还以“硬啃”的心态,去看待中美经贸问题,那么谈判注定是遥遥无期。

我们也知道,美国正在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向中国传达“愿意磋商”的信息,所以现在迫切寻求与中国对话的,恰恰是美国。

【特朗普上个月夸口说,用三到四个星期解决关税战】

中方正在对此进行评估,至于怎么评估,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特朗普政府的言行是否一致。

如果还是说一套做一套,那么就还不具备开启谈判的政治氛围与基础。

关税战打到今天,已经不只是简单的经贸问题,而是中美两个大国在战略定力、耐力、意志力的综合比拼。

不是说特朗普放风要“降低关税”,中方就该有所表示。再说了,先加征关税,再通过调整税率,无成本地制造谈判筹码,这种手段,对中国已经行不通了。

说白了,我们要的是美国在关税政策上作出实质性的改变,特朗普嘴上说要降低关税,却不见任何行动,也不愿意设定一个具体期限,也就不具备什么说服力。

在国际关系上,听其言观其行的原则永远都不会过时,与美国打交道时更是如此。

评论列表
  •   林枫  发布于 2025-05-06 14:13:19  回复该评论
    拙劣的促销套路,先涨价在打折,还是比原价高许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庆彬有理

庆彬有理

拓展思维世界,给广大读者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