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第一女子监狱,坐落在北疆的正处级女子监狱,始建于1973

林羽霄啊 6天前 阅读数 3 #推荐

在祖国塞外青城南郊一隅,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升起,伴着晨曦的微光,内蒙古第一女子监狱的警花们喊着清脆的队列口令,朝气活力地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

时光流转,岁月轮回,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所女子监狱,从1973年成立女犯大队到1997独立建制,五十年栉风沐雨、勇往直前,五十载峥嵘岁月、初心如磐,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女子监狱的一代代女警们,以巾帼不让须眉之韵彰显家国情怀,心怀皓月,坚守北疆,践行着监狱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她们不是明月,却足以照亮高墙内被蒙尘的心。

【一、监狱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女子监狱坐落于呼和浩特,始建于1973年,原隶属呼和浩特第一监狱的一个女犯大队。1997年经自治区批准为准处级独立建制单位,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女子监狱。2003年监狱整体搬迁至新址,2011年批准升格为正处级单位。

【二、历史沿革】

黑河之滨,南湖东畔,有一片旧址建筑,静谧幽然、朴素简陋,“她”就是呼和浩特第一监狱女犯大队(原称第三大队)。从1973到2003,内蒙古第一女子监狱在这里走过30年峥嵘岁月,留下了动人诗篇。

初建伊始,百业待兴。大队民警是清一色的“铁娘子”,她们扎根深山,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创业重任,用特有的智慧描绘事业蓝图。监狱附近没有马路,“通讯靠吼、交通靠走”。她们四处奔波、“找米下锅”,拉水泥挖管沟,找树苗种绿植,吃馒头咽咸菜,干到天黑才骑着自行车回家…… 在一日复一日的艰苦努力下,监狱面貌一点一点地发生改变。

1997年,内蒙古第一女子监狱独立建制,由原来的呼和浩特第一监狱女犯大队成为单独的监狱。这个只有30多名民警的小单位从此进入了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峥嵘岁月。

2003年“非典”来袭,女子监狱开始封闭管理,除怀孕或有特殊情况的人员,全狱民警职工都投入到封闭战斗当中。当时,监狱成立了“突击队”,年轻民警义无反顾地冲在前面,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2003年监狱搬迁至新址,漫天大雪、寒风刺骨,女警们筑起“人墙”执勤,一站就是一整天;正值深冬,寒风凛冽,冻得人直发抖,但女警们个个精神抖擞,站的笔直,严阵以待。民警严格按照事先的安排,做好每一个固定环节,完成押解任务。

2005年,内蒙古第一女子监狱开始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各项工作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2014年,第一女子监狱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一等功,2019年被司法部监狱管理局评为全国监狱工作先进集体。

17年后,大年三十民警们再次放弃团圆,集结逆行,整整3年,枕戈待旦、封闭管理,守望平安。

从日暮到晨光、从盛夏到寒冬,监狱“守夜人”见过凌晨1点、2点、3点……任何时间点的监狱。

时光流转,岁月轮回,从1973年成立女犯大队到1997独立建制,五十年栉风沐雨、勇往直前,五十载峥嵘岁月、初心如磐,在一代又一代的女监人的努力和付出下,内蒙古第一女子监狱经历了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创业史和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奋进史,实现了建制“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管理“从弱到强”的跃进,取得了一项项骄人的成绩。被全国妇联和自治区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2005年被司法部命名为“现代化文明监狱”,2014年又荣立全国司法行政系统集体一等功。截止2023年底,连续40年实现“四无”目标,续写了内蒙古监狱系统安全稳定工作新纪录。

推开荣誉室的大门,一面面充满荣耀的奖牌、一个个汗水浇筑的奖杯,承载着光荣与梦想、责任与激励,光辉历程、岁月回眸,浓缩在每一面奖牌里的故事都渐渐清晰。

【三、“丁香花语”——四代女警的坚守奉献】

在内蒙古第一女子监狱中,女民警占民警总数的90%以上,她们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用顽强拼搏的精神,勇于奉献的使命感,坚定地构筑着内蒙古监管安全的钢铁长城。无论是身怀六甲还是尚在哺乳期,监狱女警因为身上的特殊责任始终执着坚守、默默奉献。

她们因为工作任务将婚期推了又推,她们因为肩上职责忍受着怀孕不适正常执勤,她们因为使命所在把年幼的孩子托付家人,投身到监管一线。她们就像“丁香花”一般扎根奉献、披荆斩棘,展示着女监民警队伍刚柔并济、勤奋谦逊、百折不挠、捧献芬芳的精神品质,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在祖国北疆。

从青春活力到从容沉稳,从初出茅庐到细致熟稔,从青丝飘扬到两鬓斑白。一代代监狱人民警察传承接力,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热爱的监狱事业。

在第一女子监狱警营中,从60后到90后,每个年龄段都有专属的“丁香花语”。一句花语、一段故事,一颗向阳警心,都在致敬着最美的“她”。今天,让我们走进监狱,听一听她们心底的忠诚。

1.70年代——丁香花语:★★★★☆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

勇担责任,心怀家国,岁月变迁,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责任,但无论是哪一代人,责任的血脉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王晓华:三监区监区长“发光不是太阳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

第一女子监狱三监区监区长王晓华,无论春夏秋冬,她始终穿梭在监舍和车间,从监管改造到生产安全,事无巨细。她说,太阳温暖早起的人,月亮陪伴熬夜的人,那我选择享受月光的清冷,也拥抱太阳的温暖。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在某天让自己看到坚持的意义。

三监区民警赵坚真——“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

从警38年中,她用行动履行当初的誓言,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无论春夏秋冬......她是第一女子监狱三监区民警赵坚真。还有一年她就要退休了,却依然为热爱的监狱事业奔走在监管一线。

李红梅——“唯有热爱,能抵挡岁月漫长。”

第一女子监狱三监区民警李红梅,从不曾因时间流逝、岗位变换而失去对从警的初心与热情。她迎难而上,不畏困难,一丝不苟履行岗位职责,只因心中的光从未熄灭。

2.80年代丁香花语:★★★★☆刚柔并济的双面担当

陆敏:七监区副监区长

回想入警的那一天,我们庄严宣誓:“我愿献身于崇高的司法行政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此时我们感到监狱人民警察是神圣的职业,内心愈加坚定了选择。

现在,常备不懈、枕戈待旦,在面对着那些和曾经自己一样青春勃发的年轻人时,眼中满是期待。

李慧——“始终不能忘记入警时的铮铮誓言。”

武瑞琴——“如果青春有颜色,那一定是五彩斑斓的。”

第一女子监狱三监区副监区长武瑞琴说:奋斗是青春最灿烂的色彩,而那一抹藏蓝,是监狱人民警察最亮丽的忠诚底色。

秦晨——不曾改变的是年少时的“警察梦”

第一女子监狱三监区副监区长秦晨说,从考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时许下的愿望,到如今梦想照进现实,当初的欣喜和激动已被如今肩上的责任所替代,但不曾改变的是年少时的“警察梦”。寒来暑往,岁月流转,藏蓝色已然融进血液,成为了我的精气神、我的责任与担当。

3.90年代丁香花语:★★★★☆勤奋谦逊的青春底色

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进入监管区的情形……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穿上警服的样子,衣领袖子理了又理,对着镜子从上到下反复打量,感觉骄傲又帅气。

张梦婷:七监区民警

张小宇:七监区民警

徐倩仪:七监区教导员

作为新时代监狱民警,我们必将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传承老一辈女监人忠于职守、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在未来的工作中不负时代、不忘初心,循着先辈的足迹,忠诚履职担当,赓续奋斗荣光。

4.00后女警——“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我们继续前行。”

第一女子监狱三监区新考录民警陈旭波、王莹莹说:学生到警察的角色转换只是第一步,之后的旅途还很长,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奋斗号角已经吹响,步入新环境,身为新警,我们将怀揣入警初心,向书本学,向前辈学,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监狱人民警察。

我们将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维护好监狱的安全,守护好祖国的北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五十年巾帼初心始如磐 四十载藏蓝芳华展新篇】

人间三月天,巾帼绽芳华。2024年3月8日,内蒙古第一女子监狱组织开展“五十年巾帼初心始如磐 四十载藏蓝芳华展新篇”主题文艺汇演,隆重纪念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展现监狱发展成就和女警时代风采。监狱班子成员、除执勤外民警职工欢聚一堂、共庆佳节。

演出在视频《丁香女警》中隆重开场,日常执勤工作的镜头,描述出女警扎根北疆沃土,汲取丁香文化养分,在监管改造战线中不懈奋斗、绽放芬芳的动人事迹,让监狱女警形象跃然“屏”上。

主持人

开场舞

开场舞《和谐盛世》演绎监狱民警热爱生活、与人民群众共建共享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怀。由“70”“80”“90”三个年代民警带来的歌曲联唱《信念之歌》传递着女监人栉风沐雨、披荆斩棘的不朽信念。表演唱《最初的心 最美的梦》道出女警坚守初心的心声。

在服装表演《警苑霓赏》中,民警或身着韵味旗袍,或穿上蒙古族盛装,展现出警营芳华靓丽的风采。独唱《榜样》《花开新时代》感召大家学习雷锋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舞蹈《四岁的海骝马》,让人仿佛走进草原深处。由监狱领导班子成员带来的诗朗诵《岁月里无声的歌》,讲述了在监狱5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女监人接续奋斗、开拓进取,书写出40年“四无”的荣耀,激情高昂的朗诵声将演出推向高潮。

节目中间,监狱第八届 “最美警花”“知心爱人”揭晓,颁奖仪式对爱岗敬业的女民警和默默支持女监工作的民警家属进行了表彰和感谢,激励民警团结向上、砥砺前行。

此次演出帧帧精彩、时时燃情,现场掌声如潮、气氛热烈。活动以多种艺术形式展现监狱50年发展历程、歌颂连续40年实现“四无”目标的优秀业绩,充分展示了民警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和自强不息的巾帼风采,进一步丰富了警营文化生活,凝聚了警心警力。

越是任重道远,越需要旗帜引领、思想凝聚;越是破浪前行,越需要文明烛照、精神激励。2025年,内蒙古第一女子监狱站在实现连续40年“四无”的全新起点上,全面铺开监狱高水平安全、高质量发展愿景画卷,服务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拓展阅读——丁香精神】

丁香,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花香沁心,她不择土壤,不畏严寒,个性谦逊不张扬,默默发力有内涵,以顽强的生命力扎根在边疆,一簇簇聚在一起的花蕊也代表着团结的力量。

1986年4月,丁香花被确立呼和浩特市市花,成为塞外名城的象征。内蒙古第一女子监狱以“丁香花”作为监狱文化的表征,既与驻地城市文化发展深度契合,又生动体现了女监民警队伍刚柔并济、勤奋谦逊、百折不挠、捧献芬芳的精神品质,是传承和发扬女监精神的客观需求。

第一女子监狱将丁香文化作为民警职工的精神家园和风貌载体,将丁香文化、职业精神与队伍特色充分融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林羽霄啊

林羽霄啊

林羽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