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赋能·双向共融:大中小美育协同发展大会暨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专业教学成果展,推动美育资源共建共享
4月28日,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成功举办了主题为“美育赋能·双向共融”的“大中小美育协同发展大会暨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专业教学成果展”。本次盛会由武汉纺织大学招生就业处、服装学院、湖北省美育研究会以及湖北艺考指南联合主办。众多湖北省内高校、高中及艺术学校机构负责人、艺术类专业教师纷至沓来,齐聚一堂。在活动现场,与会者们共同见证了这场聚焦美育的盛会,深入探讨了美育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协同发展方向,以及如何通过美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美育赋能·双向共融
活动伊始,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院长陶辉热情欢迎来宾。她指出,学院在业内地位突出,软科排名长期居前,彰显了学科建设成就和办学实力。学院秉持 “大服装” 理念与 “进阶式有氧教育” 模式,形成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特色,在 “新人奖” 大赛中连获 18 年综合积分第一。陶院长还提到,荆楚纺织非遗馆陈列着湖北 24 项纺织类非遗精品,为学院美育教学提供丰富素材,助力学生在传承非遗文化中提升艺术素养。
接着,武汉纺织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周闰禄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整体情况、优势学科以及2025年的招生政策。他特别强调了学校在服装、艺术等领域的显著优势,其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更是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周处长表示,学校将持续为优秀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
美育赋能
生源中学代表武汉育才美术高中校长黄为在讲话中提到,该校与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在艺术教育领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众多毕业生在服装设计等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黄校长希望未来双方能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在服装动态展演环节,一场以“创意・时尚・传承”为主题的视觉盛宴精彩呈现。60余套由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师生精心设计制作的服装作品依次亮相。这些作品巧妙融合了时尚元素与传统文化,从灵感来源于传统服饰到科幻服装,从精致的手工刺绣到环保材料的创新运用,充分彰显了学院师生的创造力和专业素养,现场掌声不断。
参观活动环节,领导和嘉宾们依次参观了荆楚纺织非遗馆、传媒学院AI虚拟数字人实验室以及伯明翰时尚创意学院“壹个展”。在荆楚纺织非遗馆,湖北地区24项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美展品琳琅满目,其中国家级非遗6项,省级非遗18项,如汉绣、黄梅挑花等,嘉宾们深刻感受到了荆楚地区纺织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非遗传承
伯明翰时尚创意学院“壹个展”以“壹个”为主题,展示了涵盖服装设计、平面设计、数字媒体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优秀作品,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学生对时尚与创意的独特理解和个性表达。嘉宾们与参展学生深入交流,对学院国际化办学成果和学生的专业素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时尚创意
本次时装盛典为高校与基础美育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打破校际壁垒,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通过会场活动和参观活动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示了学院的教学实力、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成果,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尚创意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湖北美育事业迈入新征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