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早年的多次反叛是其投奔刘备后郁郁而终的重要因素

史海撷英 2个月前 (01-30) 阅读数 56 #历史

“大部分人在三十岁时就已经死了,只是到了八十岁才埋”。这句话用在马超身上,特别合适。因为在被曹操击败以后,他就已经“死”了。后面的人生,毫无意义,不过是一种行尸走肉般的重复罢了。

而这一切,要从马超的父亲马腾开始说起。

据《典略》记载,马腾是东汉开国功臣马援的后裔。其父马平,曾任凉州天水兰干尉。汉桓帝时期,马平不知为何被免官,流落到陇西,娶了当地一名羌族女子为妻,生下了马腾。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马腾年轻时,不得不以砍樵为生。“腾字寿成,马援后也。桓帝时,其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后失官,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腾少贫无产业,常从彰山中斫材木,负贩诣城市,以自供给。腾为人长八尺余,身体洪大,面鼻雄异,而性贤厚,人多敬之。”

这点经历和刘备有点像,都是祖上曾经阔过的破落户。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

受起义影响,朝廷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下降,凉州北地郡的先零羌趁机拥立胡人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公开起兵叛乱。

不久后,北宫伯玉听说金城郡的边章、韩遂“素有胆略”,便拉拢两人入伙。边章、韩遂是汉人豪强,他们加入叛军,性质就变了。导致这次先零羌起事,不再是汉人与羌人的战争,而是羌人联手汉人,合力对抗东汉朝廷,意图将凉州从帝国版图中强行分割出去。

刘宏

鉴于叛乱性质恶劣,不容有失,汉灵帝调集中央军平叛的同时,还令凉州官员征集勇士,协助中央军作战。

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马腾应征入伍,投在凉州刺史耿鄙麾下。

后来,汉军与叛军几度交手,互有胜负。战斗中,马腾被耿鄙看重,擢升为军司马、偏将军。

中平三年(186年),叛军内讧,韩遂做掉边章、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后,率十余万人攻打陇西。

这时,冀州、荆州等地也有叛乱,朝廷调走了一些精兵。而凉州因为耿鄙任信奸吏,士人都很不满,一个叫王国的豪强也起兵作乱。耿鄙捅了大篓子,便调集凉州六郡之兵,主动出击。准备与王国、韩遂决战。岂料战斗还没开打,耿鄙就死于部将哗变。

刺史大人都殉国了,那还打什么啊。于是乎,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很多地方军与叛军同流合污,割据陇西。这其中就有马腾。

马腾和韩遂原本是对手,现在成了盟友,自然要拉拉关系。在此之前,韩遂的盟友,如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王国等,要么因为水平不行被朝廷干掉;要么因为水平不行被韩遂做掉。直到遇见马腾,韩遂才觉得这家伙水平还行,遂结拜为兄弟,准备联手干一番大事业。

韩遂

中平六年(189年),韩遂、马腾拉拢王国、杨秋等实力派,二度进犯关中。

听说西凉叛军又来了,汉灵帝大怒,调集皇甫嵩、董卓等人参与平叛。是役,皇甫嵩率军在陈仓大破王国,打得叛军四散逃离。

但就在朝廷准备反攻时,灵帝突然驾崩。紧接着,十常侍之乱、何进被杀、董卓进京等一系列事件,搅得洛阳鸡犬不宁。

董卓进京前,曾与韩遂、马腾密会,邀请他们与自己结盟。并且还嘱咐他们,在自己走后攻打皇甫嵩,进占关中。

如果这两股势力合流,那破坏力将不可想象。不过由于缺乏信任,董卓与关东联军大战期间,韩、马二人一直在凉州作壁上观。其后,董卓退据关中,并再次征召韩遂、马腾到长安协助自己。

韩遂、马腾商议一番,觉得可以与董卓合作,便率军离开凉州。但这哥俩磨磨蹭蹭,行至半路,董卓就已被王允、吕布诛杀了。

贾诩

接下来贾诩唆使董卓旧将李傕、郭汜攻占长安,杀死王允、赶走吕布,控制汉献帝。

考虑到西凉叛军不好惹,李傕、郭汜便以朝廷名义收编韩遂、马腾。韩遂被封为镇西将军,驻扎在金城;马腾为征西将军,遣屯于郿县。其余凉州军阀也各有封赏。

就这样,身为叛军的马腾等人,全部洗白上岸。

然而山河易改,本性难移。不久后,马腾求李傕办事,李傕不搭理。马腾大怒,出兵攻打李傕。汉献帝派人调解,马腾不从。韩遂亲自赶来调解,结果被马腾策反,一起攻打李傕。这哥俩刚刚洗白不到两年,又叛变了。

可李傕也不是好惹的,一顿混战,马腾被揍得灰头土脸,终于老实了。事后,李傕见好就收,与马腾、韩遂讲和,改任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

打跑了马腾、韩遂,李傕、郭汜又开始乱杀。

建安元年(196年),趁李、郭内斗,汉献帝逃离长安,投入曹操的怀抱。

裴茂

李傕、郭汜失去天子象征,政治地位一落千丈。第二年,曹操派尚书裴茂赴关中,联合董卓旧将段煨,诛杀李傕。郭汜则被手下做掉。

随着李傕、郭汜相继被杀,外敌消失,马腾和韩遂也开始闹起了矛盾。

没办法,军阀就是如此——没有敌人的时候,朋友就是敌人。

混战中,马腾的妻子和一个儿子被韩遂杀害。

参考史料分析,韩遂杀害的应该是马腾正妻;遇害的儿子,应该是马腾与正妻所生的嫡子。

建安四年(199年),得知韩遂、马腾斗得不死不休,曹操采纳荀彧的建议,派司隶校尉钟繇持节督关中诸军。

钟繇到达长安后,与凉州牧韦端共同劝和马腾、韩遂。又给两人写信,陈述利害关系。马腾、韩遂评估了一下形势,选择归顺朝廷,并各自送一子入朝,作为人质。

官渡之战后,袁绍病逝,其子袁尚遣使与马腾、韩遂等人联和。马腾暗中答应。被钟繇得知。“袁尚拒太祖于黎阳,遣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及匈奴单于取平阳,发使西与关中诸将合从。司隶校尉钟繇遣既说将军马腾等,既为言利害,腾等从之。腾遣子超将兵万余人,与繇会击干、援,大破之,斩援首。”

马腾

马腾终究不敢惹曹操,便派长子马超率精兵万余人攻打袁尚的部将郭援。

这一战,马超身先士卒,“初,曹公为丞相,辟腾长子超,不就。超后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诏拜徐州刺史,后拜谏议大夫。及腾之入,因诏拜为偏将军,使领腾营。”

由此可以看出,马超从小是被马腾作为“战争兵器”来培养的。他常年与战马和野兽为伍,靠着血勇拼杀出位,不同于一般的富家公子哥。

建安十年(205年),袁绍的外甥高干先投降曹操,后又背叛曹操。曹操再次派张既游说马腾助战。马腾二话不说,再次帮助曹操灭了高干。此后,曹操专心攻掠河北。马腾和韩遂则因部曲矛盾,也不知道第几次反目成仇,相互攻杀。

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令张既劝说马腾入朝。马腾虽一度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带着次子马休、第三子马铁入朝。

关于马腾入朝的原因,史书记载各不相同。《三国志・马超传》称马腾因与韩遂不和而请求入京。《典略》称马腾自见年老而入京。《三国志・张既传》则称马腾不得已东行。

马腾

不管什么原因,总之马腾老了,主动放弃了兵权。

马腾老爹当年因为落魄娶了羌族女子为妻,生下马腾。马腾早年也曾落魄,而马超又字“孟起”。

众所周知,古代兄弟排行次序为:伯(孟)、 仲、 叔、 季。“伯”代表嫡长子,“孟”代表庶长子。结合这些因素来看,马超应该是马腾的庶长子。且母亲有可能是羌族女子。母子多半不受马腾重视和喜爱。

按正常情况,马超没机会成为马腾的接班人。但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韩遂先前做掉马腾的正妻和嫡子,无意中为马超上位扫清了障碍。或许正是因为如此,马超对马腾的感情不深。对韩遂,不仅不恨,反而拜其为义父。

当然,马超很早就征战在外,并在征战当中,逐步掌控马腾所部。至马腾入朝前,他大约是个光杆司令。这军权就算马腾不想交,也由不得他。

同一时期,曹操也想劝韩遂入朝。韩遂不存在被架空的情况,便找理由搪塞了过去。

建安十五年(210年),武威太守张猛叛乱,韩遂奉旨讨伐。来年三月,韩遂灭了张猛,还没来得及找朝廷领赏,他就从平叛者变成了叛乱者。这又是闹哪一出呢?

曹操

赤壁之战后,曹操进驻谯郡,制作轻型战船,并训练水军,打算找孙权报仇。但大军抵达合肥时,疫气流行,曹操不想重蹈赤壁之战的覆辙,便下令班师回朝。

鉴于一时半会搞不定孙权,曹操将目标转向了西北。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传令,让镇守弘农的钟繇讨伐张鲁,并令夏侯渊率部从河东出发,与钟繇合兵一处。

此时,夏侯渊刚刚平定太原商曜之乱,若要讨伐张鲁,就得经过关中。当初马腾和韩遂交恶,韩遂一直占着凉州东部,马腾父子则占着关中。当然,关中并不都是马腾、马超的地盘。除了马超,还有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八部。夏侯渊要经过他们的地盘,他们自然不乐意。众人私下一合计,反了他娘的!

韩遂的地盘不在关中,本不必蹚浑水。但还是那四个字——“本性难移”。一旦看到利益可能会受损,韩遂首先想到的就是造反。加之马超又不断游说,抬举韩遂为主帅,韩大帅便重操旧业,率军与马超等人会合,组成关中联军,共抗曹军。韩遂是叛军主帅,马超扮演军师角色。

马超等人之所以让韩遂当主帅,还是看重他纵横西北三十年的实力和威望。

马超

因此,马超的这次叛乱,其实对他老爹马腾并不致命。

事实上,早在曹操下令征讨张鲁前,高干的堂兄高柔就提醒过他:“太祖欲遣钟繇等讨张鲁,柔谏,以为今猥遣大兵,西有韩遂、马超,谓为己举,将相扇动作逆,宜先招集三辅,三辅苟平,汉中可传檄而定也。繇入关,遂、超等果反。”

以曹操的智商,这种浅显的道理他岂会不知。之所以不理睬,唯一的解释就是曹操有意逼反韩遂、马超等人。这还省得将来再找借口出兵了。

建安十六年(211年)八月,大战打响。经过数月激战,最终曹操获胜。而九大军阀之中的李堪、成宜战死,张横、马玩下落不明,程银、侯选逃到汉中,只有杨秋和梁兴逃往西北。曹操令夏侯渊趁势追击,斩杀梁兴,杨秋穷途末路,投降曹操。后成为魏国名将。

有杨秋这个榜样,马超要是投降,曹操应该也不会拿他怎么样。毕竟他只是十军阀之一,并非首恶。况且马腾这时候也还活着。曹操想杀马腾,易如反掌。留着马腾,就是想给马超一个机会,看他能不能就此罢手。但马超不服,在坑爹的路上狂奔。

就在这时,曹操的后院冀州发生叛乱。不得已,曹操收兵东返。

马超

建安十七年(212年)年正月,趁曹操不在,马超率领羌人卷土重来,围攻凉州刺史治所冀城(今甘肃甘谷县南)。曹操一看,纳闷了:怎么给台阶不下呢?

为了再给马超一个机会,曹操还是没杀马腾。等到五月,见马超没有撤兵的意思,曹操终于怒了,诛灭马腾一家。

弄死马腾后,曹操没有马上发兵救援凉州。因为他要忙着建立曹魏公国。如此一来,马超便有充足时间攻下冀城。

建安十七年(212年)八月,凉州刺史韦康开城投降。马超拿下冀城后,曹操派夏侯渊西征。但这时候讨伐,显然时机不对。马超士气正盛,所向披靡,夏侯渊不出意外地败北。

随后,夏侯渊整军再战。可一个坏消息突然传来:氐族人突然起兵,响应马超。夏侯渊大惊失色,急忙撤军回长安。之后几个月,马超割据陇上,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

马超

然而,马超的出身决定了他的巅峰不可能维持很久。

在当时,刘备、孙权都可以骂曹操是国贼,都可以高举“清君侧”的旗帜反对曹操。但别人可用的伎俩,马超却用不了。因为马超继承的是马腾的政治资本,而马腾、韩遂与朝廷对抗,老早就被扣上了“反贼”的帽子。一个反贼之子,有什么资格骂曹操?再加上马超间接害死马腾,品行不端。很多凉州士人不愿意屈服于他。建安十九年(214年)正月,凉州两支反对马超的武装占据卤城、祁山,遥相呼应。一时间声势颇大。消息传到冀城,马超很不爽,决定亲率大军讨伐。但他不知道,此时冀城内也有人要背叛他。

等到马超前脚刚走,这些人后脚就发动兵变,关闭城门,将马超的正妻杨氏,及杨氏与马超所生的长子诛杀。“十九年,赵衢、尹奉等谋讨超,姜叙起兵卤城以应之。衢等谲说超,使出击叙,于后尽杀超妻子。”

当初父亲马腾,弟弟马休、马铁死在千里之外,马超没亲眼所见,感受不深。可在冀城之下,他眼睁睁看着妻儿老小,一刀一个,被砍下首级,扔下城来。那种视觉震撼,想必对马超的心理造成了极大创伤。

然而,马超坑死了父兄妻儿后,并未吸取教训。不久,马超败走汉中,投靠了张鲁。在张鲁帐下待了一段时间,马超又因为不得志,投降刘备,把庶子马秋给坑死了。

刘备

常有人说:刘备对马超“疑而不用”。刘备不信任马超,这是自然的。毕竟刘备被吕布坑过。而按照史料记载,管马超叫“吕布第二”,一点毛病没有。但说刘备不用马超,这就过分了。

毕竟随着年龄增长,马超也明白,自己不再是当年在渭水边跑马的翩翩少年。

入蜀后,刘备手下的江阳太守彭羕找到马超。此人曾与庞统十分要好,但诸葛亮不喜欢他。认为彭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将彭羕调离成都,任江阳太守。

彭羕心生不满,“先主既敬信亮,加察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羕闻当远出,私情不悦,往诣马超。超问羕曰:‘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宁当外授小郡,失人本望乎?’羕曰:‘老革荒悖,可复道邪!’又谓超曰:‘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闻羕言大惊,默然不答。羕退,具表羕辞,于是收羕付有司。”

要是搁几年前,马超多半就要再次“创业”。可这时的马超学精了。当面没说什么。等彭羕走后,反手举报。刘备很欣慰,对马超的信任度有所提升。后来的汉中之战,刘备就让马超参战了。马超也不负众望,凭借自己在胡人中的威望,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会刘备遣张飞、马超等从沮道趣下辩,而氏雷定等七部万余落反应之。太祖遣都护曹洪御超等,超等退还。”只是考虑到马超只身来投,几乎无法用亲族将其控制。刘备没敢让马超单独领兵。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拿下汉中全境。还没等其他人表态,马超就首先请命,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

马超

马超主动释放信号——马孟起死心塌地跟刘备干。刘备心领神会,待进位汉中王后,迁升马超为左将军,假节。

到了黄初二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马超再进一步,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地位在张飞之上。之后,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发起夷陵之战。马超没有参加这场大战。

刘备不让马超东征,显然是有考虑的。根据《华阳国志》记载,马超这时也有任务,“夏四月丙午,先主即帝位,大赦,改元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假节,录尚书事;许靖为右司徒;张飞车骑将车,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 马超骠骑将军,领凉州刺史,封斄乡侯,北督临沮; 偏将军吴懿为关中都督。”鉴于当时荆州已经姓孙了,这个“临沮”,应该不是荆州南郡的临沮县(今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至于马超到底“督”的是哪里,按照一些观点的推测,应该是武都郡的沮县(今陕西勉县茶店镇)附近。也就是蜀汉和曹魏的边境前线。

马超在羌人、氐人中,颇有威望。现在暂时没有北伐的计划,刘备让他在那待着,也算是人尽其才。东征孙权,他一个西北大汉也没有用武之地。就不要去了。

这里不妨猜测一下:如果马超活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凭借他在胡人中的威望,必然得到重用。然而,尽管蜀汉对马超不薄。可心里的那道坎,马超自己始终过不去。当初因为自私,马超坑死了全家两百余口。在那个讲究孝道的时代,无论马超有什么理由,都会被世人唾骂。

而马超要想摆脱心理阴影,唯有报仇雪恨。可无论是找曹操报仇,还是找张鲁报仇,马超都做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让马超当皇帝,也照样会郁郁寡欢。这跟他在不在蜀汉、是否富贵无关。

马超

黄初三年(222年),马超去世,时年四十七岁。临终前,马超上疏给刘备说:“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马超说除了恳请刘备照顾马岱,其他没什么话了。这应该是他的真实想法。

在他决定叛乱时,他的品性早已被世人判了“死刑”。在他被曹操击败时,他的人生就已经终结了。他晚年去无可取,最后能在蜀汉善终,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评论列表
  •   momo  发布于 2025-01-30 19:21:25  回复该评论
    马超马孟起,陆逊陆伯言;张昭张子布,荀彧荀公若。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既有当初又何必今日呢,你们加在一起啊,也不如人家审配审正南,你们都是二臣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史海撷英

史海撷英

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