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的“13578”
民营经济是黄浦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强民生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日前,区工商联发布2024年黄浦民营经济运行白皮书,详解我区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2024年,黄浦区民营经济整体呈现“13578”特征:民营总部型企业占全区总部型企业的15.1%;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区税收的32.3%;民营企业招工数占全区招工数的56.9%;民营企业户数占全区企业总数的74.6%;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占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3.7%,以上数字展现出黄浦民营经济良好发展态势。

2024年黄浦区民营经济整体运行情况:
一是民营经济总量整体稳定。“十四五”以来,黄浦区民营企业均保持在3.5万家以上。
二是民营经济税收稳步增长。2024年,民营经济实现税收同比增长9.7%。
三是民营经济龙头阵营不断壮大。黄浦区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8.5%。
四是民营经济主导产业凸显服务业核心区特色。2024年黄浦区民营企业户数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此外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税收贡献在逐步凸显,较2023年分别提升3.8、3.0个百分点,科创转型建设效果显著。
五是民营科创主体引育加速。2024年全区新引进各类科创民营企业480家。同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首次突破20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约58%。
六是民营科创文娱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住宿和餐饮等行业。此外,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吸纳就业人数增速较高,彰显了黄浦区就业结构正从“传统服务业主导”向“高附加值服务业引领”转型。
黄浦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趋势:
(一)从民营经济科创要素集聚情况来看
一是高薪人才占比全市第一。黄浦区“高知人才”在中心城区中排名第三,“高薪人才”排名全市第一。
二是资金要素密集度高。黄浦区吸纳风险投资密度在中心城区中排第一。
三是高端产业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全区市级科创载体累计10家。商业办公面积位列全市第三。
(二)从黄浦区民营经济科创重点行业来看
一是数字服务业中民营企业占比7成,数字经济基础服务领域已形成规模化优势。
二是科技服务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近9成,“十四五”期间科技服务业企业增速也较快。目前黄浦区已经形成特色鲜明的都市型科创服务生态体系。
黄浦区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转型带动力偏弱,民营经济集聚性引领力不足
一是民营经济集聚性需进一步提升。黄浦存续民营企业和新民营企业数量在中心城区偏少。
二是民营经济尚未形成有竞争力的新动能赛道。数字科技、生命健康两大新动能产业均处于起步培育阶段。
三是民营经济具有引领性头部企业不多。民营企业规模整体偏小,以中小企业为主。
(二)区域载体支撑力偏弱,民营经济面临高成本压力突出
一是科创功能现有空间不足。存量商务办公楼宇楼龄较老,以载体集聚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面临挑战。
二是商务成本压力偏大。区域租金高于其他部分中心城区。对处于初创期的未来产业企业缺少吸引力。
(三)要素资源保障力偏弱,民营经济创新生态亟需完善
一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困难。高端人才引进缺乏竞争优势。
二是创新资本投入表现较弱。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尚未健全。
三是创新平台资源较为匮乏。缺乏高端科技创新资源,高能级创新平台明显不足。
由此,白皮书提出未来黄浦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是:
以“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做好“主体培育”“降本增能”“优服助企”三大文章。
一是做好“主体培育”大文章,全力推进民营经济集聚发展。
二是做好“降本增能”大文章,全力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三是做好“优服助企”大文章,全力营造民营经济良好发展生态。
记者 / 范煜昊
编辑 / 孙冲
图片 / 区工商联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