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4+4学霸班:浙江695分起!无后门内幕,协和躺枪?

教育人看世界 6天前 阅读数 3457 #教育

近日,董小姐凭一己之力,将协和4+4培养模式,推入“录取公平性”争议漩涡,人们这才发现,上交大才是国内4+4模式最早的实践者,3年后浙大也采用4+4模式培养医学博士。不过,浙大的巴德年医学班,以695分的变态高考门槛、20%以上的残酷淘汰率,以及“纯分数说话”的招生规则,硬生生撕开了医学教育争议的另一个切口——在公众对“后门”零容忍的今天,浙大模式究竟是一场学霸的“效率革命”,还是另一种精英垄断?

在浙江,想触碰浙大4+4医学班的门槛,需要先越过一道天花板级的分数线:2024年录取线695分,比省内一本线高出189分,甚至超过清华北大在浙部分专业录取线。更绝的是报考政策:未选考物理、化学、生物的考生直接失去资格。“浙大是从学霸中找医学人才,这不是医学班,是理科学霸的修罗场。”网友坦言。这种“一刀切”的筛选,与协和允许非医科生通过推荐信申请的路径形成刺眼对比,却也精准击中了公众对“规则透明”的渴望——毕竟分数不会撒谎。

通过高考高分录取仅是入场券。进入竺可桢学院的大学生,前四年必须在完成本专业课程时,还要完成33门医学预科课程,同时保持GPA 3.5以上的学术标准。一位网友透露,其侄子四年前被录取,4年间学了医学和生化两个专业,当时班上46人,本科毕业时只剩下36人可以进入后4年读博,淘汰率淘汰率21.7%。

这种“宽进严出”的生存法则,在临床阶段更为残酷:全英文病例讨论、三甲医院导师一对一“折磨式”带教、SCI论文硬指标……但校方晒出的成绩单足够震撼:90.24%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超过75%入职三甲医院。

人们争论4+4模式的本质,是两种医学教育哲学的碰撞。协和4+4模式试图打破学科壁垒,吸纳工程、社科等背景学生,却因董小姐事件,被质疑为“学阀开后门”;浙大则将希望押在高考理科学霸身上,用严格的分数线,高淘汰率,用“8年本博连读”证明应试强者的转型可能。

写在最后

在这场医学教育的“诸神之战”中,浙大用695分的高分数筑起护城河,协和则困于理想主义与现实的撕扯。当网友为“该不该让艺术生学医”吵上热搜时,一组数据或许能降温狂热:我国每万人口医师数仅为25.5,远低于德国的45.2、美国的35.6。无论是协和的多元化尝试,还是浙大的精英化突击,本质上都是对医疗资源短缺的突围。毕竟在生命面前,争论培养模式实施的优劣或许奢侈——能拿起手术刀的人,永远不够多。

当然,前提条件是,拿起手术刀的人,还得对生命存有敬畏,让规则守护底线,因为医学教育的终极命题,从来不是培养模式的实施的优劣,而是让每个患者都能遇见值得托付生命的高质量医生。

你怎么看待网友对浙大4+4模式的认可?是情绪化争吵,还是认为4+4本该如此?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

评论列表
  •   重庆-草帽王  发布于 2025-05-05 12:56:48  回复该评论
    洗个锤子,现在别提什么4十4学医的![吐舌头咯][吐舌头咯][吐舌头咯][吐舌头咯]
  •   田霸  发布于 2025-05-05 22:01:51  回复该评论
    浙大这个是8年直博,退一步也可以说4+4,协和这个就4。
  •   用户10xxx96  发布于 2025-05-05 22:19:04  回复该评论
    这两种模式中人们是相信浙大还是协和应该是一目了然吧。协和可以晒晒4+4培养的成绩单,看看是否实现了当初的目标,看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不知不觉  发布于 2025-05-05 10:57:39  回复该评论
    咋了?学霸走不了正常的8年本博?非要走个4+4?洗,接着洗
  •   红烧肉  发布于 2025-05-05 12:40:41  回复该评论
    浙大这个才公平!这种顶尖学霸应该一入学就发工资,毕业后安排工作,而且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标准,这样才能让他们安心学习和搞科研!
  •   不知不知  发布于 2025-05-05 07:28:05  回复该评论
    最大的区别就是:这种地方出来的医生大伙敢找他们看病,而协和4+4的那种,正常人是不太敢用他们的。
  •   azhongii  发布于 2025-05-05 08:33:02  回复该评论
    八年本博本来就有 这又不是死加死[笑着哭][笑着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教育人看世界

教育人看世界

教育人看世界百态,一个不一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