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火箭炮射程差距对比:美国500公里,俄90公里,中国多少?

小风谈史 1个月前 (02-28) 阅读数 1235 #推荐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俄乌冲突的硝烟弥漫,让我们再次见识到火箭炮的威力。

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引发了全球军事观察家的关注。

通过对比中美俄火箭炮射程,发现美国能够达到500公里,而俄罗斯才90公里,那么中国会有多少呢?

信源:无人海马斯搭载新型导弹 美军打造跳岛作战利器 看看新闻 2024-07-17

美俄火箭炮

二战时期,喀秋莎火箭炮的出现,给纳粹德国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它简单粗暴的火力覆盖,成为苏军重要的支援武器。

冷战时期,苏联继续加大火箭炮的研发力度,BM-21“冰雹”、BM-27“飓风”等型号相继问世,构成了苏军强大的火力体系。

这些火箭炮的设计理念,都体现了苏联对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然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军工发展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尽管“龙卷风”火箭炮的射程达到了90公里,但在技术水平上已经落后于西方国家。

经费的不足,使得俄罗斯火箭炮的升级换代举步维艰,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与俄罗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海湾战争的实战经验,让美军意识到火箭炮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M270多管火箭炮的装备,标志着美军火箭炮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M270的履带式底盘限制了其机动性,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战场环境。

于是美军开始研发轮式火箭炮系统——“海马斯”,“海马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火箭炮的作战方式。

“打了就跑”的战术,使其能够快速部署、快速打击、快速撤离,极大地提高了生存能力。

同时,美国还不断提升火箭炮的精确打击能力。

制导火箭弹、小直径炸弹、陆军战术导弹等弹药的研发,使得“海马斯”能够执行各种作战任务,成为美军快速反应和精确打击的重要手段。

然而中国的火箭炮发展,则一条从模仿到创新的道路。

中国火箭炮

建国初期,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中国火箭炮的研制主要依靠仿制苏联的“喀秋莎”。

63式107毫米火箭炮的出现,是中国火箭炮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远程打击能力可达150公里。

这款火箭炮以其低成本、高可靠性的特点,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广泛赞誉,甚至被称为“火箭炮界的AK47”。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军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PHL-03式火箭炮的研发成功,标志着中国火箭炮在射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而近年来,中国火箭炮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卫士-2D火箭炮,以其400公里的最大射程和先进的制导技术,成为中国火箭炮的代表作。

这些火箭炮不仅能够对敌方纵深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还能够形成强大的火力覆盖,有效地支援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

可以预见,未来火箭炮的射程将进一步提升,打击精度将更加精确,智能化程度将更高。

无人火箭炮系统也将逐渐走向战场,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火箭炮还将与其他武器系统,例如无人机、卫星等,进行更紧密的融合,形成更加强大的作战网络。

更重要的是,火箭炮的远程打击能力,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威慑力量,对潜在对手形成强大的压力。

三国火箭炮对比

美国“海马斯”的远程打击能力和高机动性,使其成为美军全球部署和快速反应的重要力量。

最新的“海马斯”BlockII型号,射程更是超过了500公里,足以对敌方纵深目标构成威胁。

相比美国,俄罗斯的“龙卷风”火箭炮则更注重火力覆盖,它一轮齐射能够投送大量的弹药,形成强大的火力压制。

尽管在精度和机动性上存在不足,但在成本效益上却有着明显的优势。

这与俄罗斯的军事战略密切相关,即依靠强大的火力优势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中国火箭炮的发展,则更加注重体系化建设,卫士-2D、PHL-191等远程火箭炮的出现,使得中国火箭炮的打击范围大幅提升,能够覆盖关键的战略区域。

而高精度打击能力,更是中国火箭炮的一大亮点。

这种体系化的发展思路,体现了中国对未来战争的整体规划,即通过构建完整的火力体系,来实现战略威慑和区域拒止的目标。

从技术角度来看,美国“海马斯”无疑是当前最先进的火箭炮系统之一,它不仅射程远,而且精度高、机动性强。

模块化设计使得“海马斯”能够快速更换不同类型的弹药,执行各种作战任务。

这使得它在现代战争中具有极高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

此外,“海马斯”还具备发射精确制导弹药的能力,能够对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最大限度地减少附带损伤。

然而,“海马斯”也并非没有缺点,它的制造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装备。

而且由于其高度依赖信息化作战体系,一旦信息系统遭到干扰或破坏,其作战效能将会大打折扣。

俄罗斯的“龙卷风”火箭炮,虽然在技术上不如“海马斯”先进,但其强大的火力覆盖能力仍然不容小觑。

在俄乌冲突中,“龙卷风”就曾多次对乌军阵地进行猛烈轰炸,给乌军造成了重大伤亡。

尽管其精度和机动性相对较差,但其低廉的成本和简单的操作,使得它仍然是俄罗斯陆军重要的火力支援武器。

同时俄罗斯也在不断改进“龙卷风”的性能,例如研发新型制导火箭弹,以提高其打击精度。

然而,受制于经济和技术等因素,俄罗斯火箭炮的升级换代速度相对较慢,难以在短时间内赶上西方国家的水平。

笔者认为

通过对比三国的火箭炮,你觉得谁家的火箭炮性价比更高呢?

同时,中国的火箭炮射程是否真的才达到400公里,你怎么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小风谈史

小风谈史

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