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是你选的,你却看不上公婆
深哥你好,今天说说我的故事,我今年31 岁,老公比我小3岁,咱这结婚也快 4 年了。
我是三线城市的独生女,从小日子过得虽说不算大富大贵,但也顺风顺水。我老公来自农村,家里条件普普通通,不过人挺踏实的。
我之前谈过两个男朋友,家里条件都挺不错,开着好车,住着大房子。可这两人都不咋靠谱,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心思根本不在我身上,和他们谈恋爱,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跟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气得不行。
后来遇到我老公,那时候他刚大学毕业,虽说没什么钱,但对我那叫一个体贴入微。每天早上,他会早早起床给我做爱心早餐,变着花样做,有时候是煎得金黄的鸡蛋饼,有时候是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晚上下班回来,不管多累,他都会系上围裙给我做饭,什么红烧肉、糖醋排骨,做得有模有样。
我就寻思,这男人过日子靠得住,于是一咬牙,决定和他结婚。
当时我在一线城市工作,收入还算可以,我妈心疼我,想着让我买个单身公寓,以后就算不嫁人,也有个自己的小窝。看房的时候,老公突然提议说,咱两家一起出首付,买个大一点的房子,以后一起住。
我一听,觉得这主意也不错,两个人一起奋斗,多有奔头啊。
后来去摇号,运气还真好,摇中了我的名字,我们就开开心心地买了房,我家出了100 万,他家出了 150 万,房子就写了我一个人的名字。他爸妈毕竟是农村的,一辈子攒点钱不容易,心里不踏实,就委婉地让我写了个字条,证明这房子是两人共同出资买的。
我也能理解,就答应了。
他家为了买房,几乎把家底都掏空了,彩礼也没给。老公当时还挺大气地说:“这房子就当给你的彩礼了,以后也不用加我名字,我相信你。”
我听了,心里暖烘烘的,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后来我怀孕了,一家人都特别高兴。
可生完孩子后,问题就慢慢冒出来了,我产后身体虚弱,想请个月嫂照顾月子,我爸妈也支持,毕竟月嫂专业,能把我和孩子都照顾好。可我老公家里人却觉得没必要,他妈妈还说:“我们那时候生孩子,哪有请什么月嫂的,自己咬咬牙就过来了,现在的人就是太矫情。”
但我爸妈心疼我,还是坚持请了月嫂。
孩子出生后,各种花销也不少,买奶粉、尿不湿、婴儿车,哪哪都要钱。我爸妈二话不说,抢着掏钱,我老公家呢,每次都是看我爸妈给了,才不好意思地跟着出一点。
就说过年给孩子压岁钱吧,我爸妈给了2000,他爸妈犹豫了半天,才拿出 500,还小声嘟囔着:“我们农村没那么多讲究,意思意思就行。”
老公刚毕业那会,工资确实低,一个月也就几千块,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过这几年他工作挺努力,现在一个月能拿一两万了,我们的生活也慢慢有了起色。
谁知道,有一天他突然愁眉苦脸地跟我说:“老婆,我卡上欠了5万块,你能不能借点钱给我还上?”
我一听,脑袋嗡的一下,赶紧拿过他手机查看,发现也没什么不正当消费,就是之前买东西分期,利滚利,钱越欠越多。
我心里虽然有点生气,但还是心疼他,就帮他还了一部分。可没过多久,我发现欠款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我实在兜不住了,就跟他爸妈说了这事。
结果他爸爸一听,第一反应居然是怪我:“你怎么没看好我儿子,让他欠这么多钱?”
我当时委屈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最后没办法,他们一家人商量着,让老公找他哥哥们借了钱,才把这个窟窿给填上。
现在老公每月工资一万五六,按说日子应该过得挺舒坦了。他每月给我和孩子5000 块,自己留几千块用于出差、应酬这些开销。可我最近才发现,他居然瞒着我,每月还给家里 5000 块。孩子上幼儿园了,学费、兴趣班费用,再加上买保险,都是不小的开支,这些钱几乎都是我父母在出。
这不,新房交付了,我就想着简单做些软装,让家里温馨点,这肯定得花钱啊。我就跟老公商量:“咱现在手头也不宽裕,能不能先少给点你爸妈,先顾好咱们自己的小家?”
谁知道,他爸爸知道后,态度特别不好,在电话里就冲我嚷嚷:“我们家每月还 8000 房贷,我儿子给家里 5000,还倒贴 3000 给你们,你应该感恩,怎么还提要求?”
我只是希望在经济紧张的时候,老公能跟我好好商量,合理安排钱的用途,别光顾着他自己家,把我们这个小家的需求都给忽略了。
可现在这情况,真的让我特别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深哥说
其实你们也没有什么问题,无非就是钱不够花,你看不上他原生家庭的贫穷。是什么束缚着一个人一直在社会底层?4000字长文(大家可以报深哥的VIP读者,1V1的VIP读者)
老公是你选的,人家对你好,当初结婚的时候你也知道人家家庭条件不好,人家父母也觉得亏欠了你,150万,房本上儿子的名字都不写,这难道不是对你好,现在的房贷人家父母一个月还要倒贴3000元给你们,你要懂得感恩,人家就这么大能力,能给的都给了,还能怎么办?
至于你们的消费观不同,这也很正常,你家为了孩子和你月子,舍得花钱请月嫂、给孩子花大钱。他家呢,觉得以前生孩子没这些讲究,给孩子压岁钱也按农村那套,给得少。这就是两边成长环境不同,消费观念不一样,在一块儿生活就容易闹矛盾。
毕竟物质条件基础不一样,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在孩子花钱和给原生家庭钱这些事儿上,你俩得找个中间的办法。孩子的花费,可以选性价比高的东西和服务。给原生家庭钱,既要考虑他家需求,也要保证小家庭经济稳定。像过年给孩子压岁钱,你们商量个两边都能接受的数,别太浪费,也得体现对孩子好。
你不能既要,也要,还要,要懂得知足和感恩,同时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去确定家庭大的原则,比如对于资金的规划。你也要尽快地参加工作,毕竟咱都是普通家庭,一个人撑不住家庭所有开销的时候,大家都要一起努力。
如果你有能力,不需要老公父母的支持,那就不用他们,如果你需要他们给你们物质和照顾孩子的支持,那就要学会接受和包容,适应和妥协。
未来公婆还会帮你带孩子,你需要提前调整心态,做好准备,接受他们,毕竟他们这么大年纪了,很难改变,你要学会适应。
所以家庭婚姻生活都是如此,我们总要去妥协。
婚姻,意味着两个原本生活轨迹不同、性格各异的人走到一起,共同经营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妥协无处不在。从日常的生活琐事,到重大的人生决策,夫妻双方都需要不断地做出妥协。
就拿生活习惯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养成的习惯。比如,一方习惯早睡早起,另一方则是夜猫子,喜欢熬夜。刚结婚时,这样的差异可能会引发矛盾。早睡的一方会抱怨晚睡的一方影响自己休息,晚睡的一方又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了限制。但如果想要婚姻和谐,双方就需要妥协。晚睡的一方可以尽量减少熬夜时制造的声响,早睡的一方也可以尝试慢慢调整自己的作息,稍微晚睡一点,去适应对方。这种妥协并非是失去自我,而是为了给对方留出空间,让彼此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共处。
在家庭财务方面,妥协也至关重要。夫妻双方可能有着不同的消费观念。一方注重储蓄,为未来做打算;另一方则更倾向于享受当下,喜欢购买一些高品质的商品。如果各执己见,很容易因为金钱问题产生争吵。这时候,就需要妥协。注重储蓄的一方可以适当放宽预算,允许对方购买一些心仪的物品,提升生活品质;而喜欢消费的一方也应该理解储蓄的重要性,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通过这样的妥协,既能满足双方的部分需求,又能保证家庭财务的健康。
在面对双方家庭关系时,妥协更是不可或缺。逢年过节去谁家过年,是很多夫妻会面临的难题。如果都只考虑自己的父母,不愿意让步,矛盾就会随之而来。这时候,就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协商,轮流去双方父母家过年,或者选择一起出游,在旅途中陪伴彼此的家人。这种妥协,体现的是对对方家庭的尊重和对婚姻关系的维护。
当然,妥协并不意味着无原则地迁就。在婚姻中,夫妻双方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底线。比如,在涉及到道德、法律等重大问题上,绝不能妥协。但在其他非原则性问题上,适当的妥协能够让婚姻更加稳固。当双方都愿意为了对方做出妥协时,婚姻中的矛盾会减少,感情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温。
因为每一次的妥协,都是对对方的爱与包容的体现。婚姻中的妥协,就像是一场双人舞,双方需要不断地调整步伐,互相配合,才能跳出和谐优美的舞蹈。只有懂得妥协的艺术,夫妻双方才能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携手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共同创造幸福美满的家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