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诧异:拦截自家军机主力竟是歼11,背后真相揭秘

沐沐熬夜 4天前 阅读数 16 #推荐

在当今中国军队的战机序列里,歼-20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代表着中国空军最顶尖的战力。歼-16作为“四代半”战机,虽然没有隐身能力,但航电设备那可是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然而,美国人最近却发现了一个让他们大为不解的现象:每当美国军机靠近中国领空,执行拦截任务的常常是歼-11战机,而不是更先进的歼-20和歼-16,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

歼-11

中国之所以较少让歼-20和歼-16去执行拦截任务,主要就是出于保密和成本这两方面的考量。先说说歼-20,作为五代机,它的保密需求那可是重中之重。五代机的隐身参数要是被其他国家掌握了,那可就麻烦了。人家就能根据这些参数来调整雷达,大大提升自己的反隐身能力,这样一来,歼-20在战场上就很容易暴露。所以,为了保护好这个“秘密武器”,歼-20几乎不会去承担拦截美国军机的任务,连平时的国土巡航任务也很少参与。而且,歼-20出动的时候,一般都会装备龙勃透镜,增大自身的RCS值,就是为了不让别人摸清自己的隐身参数。

歼-20

再看看歼-16战机,它确实很先进,但先进往往就意味着高成本。不管是生产还是使用,歼-16的成本都比歼-11、苏-27这些航电系统相对落后的战机高出一大截。其实啊,战机拦截外国军机的时候,并不需要多么先进的航电系统。一方面,我国的地面雷达站就像一双双“千里眼”,能精准地掌握外国军机的位置,战机根本不用自己再用雷达和航电系统去到处搜寻。另一方面,拦截外机主要靠的是战机的机动性,通过在外机的飞行航线周围灵活机动,封锁它的航线,迫使它离开。所以,执行这种任务,机动性强的战机才是首选,对航电系统的要求并不高,歼-11、苏-27这类战机自然就成了拦截外机的主力军。

歼-16‍

另外,我国多出动歼-11、苏-27还和它们的部署单位有关系。苏-27、歼-11服役的时间比歼-16、歼-20早多了,服役之后就被优先分配给了驻扎在东南沿海方向的空军部队。那时候,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是歼-8、歼-7这些二代机,歼-10装备的数量也很少。这些战机体型小、航程短,中国空军巡视南海的能力十分有限。美国军机进入南海的时候,只要不靠中国大陆太近,中国空军就很难把它们赶走。就像2001年的中美南海撞机事件,撞机地点就在海南岛东南方向104公里处,距离已经很近了,可见当时中国因为缺少大航程的重型战机,面对外机的侦察行动有多被动。后来,中国获得了苏-27、歼-11这些重型战机,空军的巡航半径一下子就提升了,外国军机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靠近中国大陆了。所以,现在现役的苏-27以及早期的歼-11大多都部署在东南沿海,外国军机进入南海后,自然就由这些部队去负责驱离,出动的战机也就以歼-11、苏-27为主了。

苏-27 、歼-11

其实,歼-10系列战机也是拦截外机的一把好手。虽然拦截外机需要较大的航程,但歼-10系列战机的最大航程能达到约3400公里,作战半径也有1400公里左右。外国军机要是靠近到距离中国大陆1400公里以内,歼-10就能执行拦截任务。而且,歼-10战机的机动性也很强,它本来就是为对空作战设计的,气动外形很适合做高强度机动。2017年5月,我国歼-10执行的一次拦截外机任务中,两架歼-10的表现十分出色,一架在外机正前方的航线上进行高强度机动,成功阻拦了外机的前进,距离外机只有182米,另一架距离外机更是近到了30米,这充分证明了歼-10强大的机动性。另外,歼-10在生产和使用成本上也比较低,轻型机的生产成本比同等技术水平的重型机便宜20%到一半左右。我国还有一些因为性能不足退居二线的歼-10A和歼-10B型战机,它们就承担起了拦截外机这类对机体先进性要求不高,但比较消耗机体寿命的任务。所以,除了歼-11、苏-27,我国有时候也会用歼-10系列战机去拦截外机。

歼-10

展望未来,随着东南沿海空军部队的苏-27、歼-11等战机逐渐退役,或许我们就能看到歼-16在拦截外机任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沐沐熬夜

沐沐熬夜

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