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之长安》杀青倒计时! 这剧组太拼了,原班人马全回归!
长安城鬼市的灯笼刚亮,参天楼的砖瓦还没砌完,剧组就放出消息——这部让网友苦等两年的《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终于要在5月底杀青了! 从去年10月开机到现在,导演郭靖宇带着团队玩命赶工,原计划拍5个月的剧硬是压缩到7个月搞定,连平台都看懵了:“这效率,中秋档必须给他们腾位置! ”
1. 剧组全员“卷”疯了:边拆墙边拍戏
别的剧组拍古装戏靠绿幕,这剧组直接砸了3000万造了一座“长安城”。在横店圈了60亩地,1:1复刻了唐代鬼市和朱雀大街,光是鬼市的仿古建材就用了200吨。 现场工作人员吐槽:“搭好的景第二天就被导演拆了重做,因为发现地砖纹路和敦煌壁画差了0.5毫米。 ”
演员们也没闲着。 杨旭文为了演好卢凌风的唐刀戏,提前三个月跟着省级武术教练练刀,片场挥断了两把道具刀;杨志刚饰演的苏无名更离谱,剧组给他准备了200页的文言文台词本,结果他现场全改成了白话文:“观众听不懂的案子,算什么神探? ”
2. 案件比第一部更疯:10个案子藏着大唐黑历史
编剧团队这回直接翻烂了唐代《酉阳杂俎》,把书里的志怪传说全改成连环杀人案。 已知的“金桃谜案”里,一颗西域贡品桃子毒死三名官员,背后牵扯出皇族走私案;“鬼市童谣案”更邪门——长安孩童突然集体唱起前朝反诗,查案查到一半,苏无名发现歌词竟和武则天时期的叛乱一模一样。
剧组还偷偷埋了条权谋暗线:太子、公主、新皇三方在长安城抢地盘,连街头乞丐都是眼线。历史教授看了剧本直呼大胆:“这哪是破案? 简直在扒大唐政治的裤衩! ”
3. 数据不会骗人:15万人蹲豆瓣,预告片播破亿
虽然还没定档,但观众早拿放大镜把2分钟预告盘出包浆。 卢凌风在鬼市屋顶追凶的镜头,被扒出用了香港动作指导;苏无名怼贪官的那句“尔等俸禄,皆民脂民膏”,直接冲上抖音热搜。
平台方透露,这片子现在成了“招商硬通货”——已有12个品牌抢着植入,连唐朝酒具都被某白酒品牌高价买下联名款。 最夸张的是豆瓣页面,超过15万人点了“想看”,刷新了国产悬疑剧未播纪录。
4. 剧组穷得只剩良心:钱全砸在刀刃上
郭靖宇这次依然头铁,坚持不用流量明星。 省下来的预算,一半给了服装组:金吾卫的铠甲用了3000片金属鳞片,全员手工缝制;平民穿的粗麻布,特意送到染坊用草木灰做旧。
另一半钱花在道具上。 参天楼里那盏3米高的走马灯,请了非遗传承人做了两个月;连尸体道具都卷起来——仵作验尸时剖开的“内脏”,是用猪心猪肝染色改造的,拍完就被场务拿回家炒菜了。
5. 行业被逼疯了:中秋档大片集体改档
现在最慌的是同期剧组。 原本定档中秋的某S+古装剧,听说《唐诡长安》可能同期上,连夜开会讨论改期。 平台运营小哥吐槽:“他们预告片弹幕全是‘搞快点’,我们日更3条物料都被骂摆烂。 ”
连文旅局都来凑热闹。 象山影视城把剧组搭建的长安城主街划为重点旅游项目,还没开放就接到200个旅行社咨询。 保洁阿姨都感叹:“上次见这场面,还是《琅琊榜》拍霓凰郡主比武招亲。”
6. 郭靖宇又玩新花样:拍戏不够,还要搞密室逃脱
这剧组野心不止在荧幕。 杀青前就官宣要联动线下——把剧里的“参天楼密室杀人案”做成VR剧场,观众戴头盔就能化身卢凌风查案。 更绝的是,横店马上要开“唐诡主题夜游”,预告片里那场鬼市百鬼夜行,游客花298元就能亲自体验。
隔壁《莲花楼》剧粉坐不住了:“你们倒是先播剧啊! 周边都卖三波了,正片还藏着? ”郭靖宇在采访里嘿嘿一笑:“急啥?好饭不怕晚,这回的案子能让你三刷都找不全伏笔!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