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谋圣张良

也曾年少 3个月前 (01-09) 阅读数 21 #历史

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祖父与父亲相继为韩国相国,本可在朝堂之上延续家族荣耀。然而,暴秦的铁骑无情踏碎了这一切,韩国覆灭,张良的贵族生活戛然而止。

国仇家恨,如烈火在他胸中燃烧,年少的他倾尽家财,招募死士,只为刺杀秦始皇,以报亡国之痛。

博浪沙,这个在历史上留下惊鸿一笔的地方,见证了张良的初次登场。他与力士谋划,以重达一百二十斤的铁椎狙击秦始皇东巡车队。刹那间,尘土飞扬,车队大乱,虽误中副车,但这惊天一击,已然震动天下,张良自此名闻遐迩。

秦始皇大怒,下令全国通缉,张良不得不隐姓埋名,踏上逃亡之路。

逃亡途中,张良奇遇黄石公。在圯桥之上,黄石公故意将鞋子掉落桥下,三次让张良拾取并穿上,张良强忍心中不悦,一一照做,这份隐忍与恭敬终获黄石公赏识,授以《太公兵法》。此后,张良日夜研读,谋略之术日益精进,为日后辅佐刘邦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大乱。张良也拉起一支队伍,本欲恢复韩国,却在乱世中屡屡受挫。机缘巧合下,他遇到刘邦,两人一见如故。刘邦虽出身草莽,却豁达豪爽,对张良的谋略钦佩有加;张良见刘邦能虚心纳谏,认定此人有帝王之资,遂倾心辅佐。

在刘邦西进关中途中,张良妙计频出。智取峣关,以疑兵之计扰乱秦军军心,再辅以利诱,不费吹灰之力便突破这一险关,让刘邦的军队顺利逼近咸阳。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出城投降,刘邦初尝胜利果实。 楚汉相争,更是张良智慧的高光时刻。

鸿门宴上,危机四伏,项羽的大军磨刀霍霍,刘邦的处境岌岌可危。张良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拉拢项伯,让其为刘邦说情;又暗示刘邦示弱,向项羽卑辞言谢,关键时刻令樊哙闯入营帐,以豪勇震慑项羽,最终刘邦得以全身而退。

之后,张良屡献奇谋,助刘邦分封诸侯、拉拢英布、彭越,分化瓦解楚军。垓下之战,合围之势已成,张良巧施“四面楚歌”之计,彻底瓦解楚军士气,让项羽这位不可一世的霸王陷入绝境,乌江自刎,楚汉相争落下帷幕。

汉朝建立,张良并未贪恋权位。他深知功高震主的危险,以体弱多病为由,逐渐淡出朝堂,闭门谢客,潜心研修黄老之学。刘邦论功行赏时,他辞让三万户食邑,仅择留县一地,安度余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也曾年少

也曾年少

发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