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魏永康4岁上小学,17岁考进中科院,不久却被劝退,谁之过
如果家有一个“神童”,家长肯定格外欢喜吧,认为孩子的将来肯定会有出息?但事实上却是,纵观历史上的许多神童,都没一个太好的结局。
其实除了人太聪明外,还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父母用错了方法,即使孩子刚开始的智商很高,但也会慢慢变得普通,甚至可能会毁掉孩子的前途。
01
神童魏永康,人生起点高,4岁上小学,17岁考进中科院
魏永康生于湖南,据说小时候还没学会走路,就能写出100多个汉字。
她的母亲叫曾学梅,她一直认为“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所以看到儿子的天赋后,认为这是人生翻盘的希望。
儿子魏永康也没让他失望,4岁读小学,8岁跳级上初中,13岁拿下高考600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
但魏永康有这么优秀的学习成绩表现,也依赖于母亲全天无死角地照顾他的生活。
魏永康大了,母亲还给他穿好袜子、系紧鞋带,连牙膏都要挤好在牙刷上。
“除了学习,其他事妈妈来”,这句话几乎成了魏永康童年的最常听的话。
高中住校时,母亲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每天三餐都端到课桌前。
1996年,13岁的魏永康成为湘潭大学最年轻的大学生,但除了学习和看书,几乎没任何课外活动,也不知道自己动手做事。
后来,他17岁考进中科院,去北京上学,本来是非常好的事情,但他跌落神坛也是在这里。
02
神童被中科院劝退,母亲说:恨不得他死了
魏永康进入中科院开始研究生学校后,母亲已经不能再进校帮他干活了,他只能独自面对学校的生活。
但对于生活经验几乎为零的魏永康来说,这可太难了。
最初三个月,导师办公室每天都会接到电话“魏永康没来实验室。”
等找到人时,他要么在图书馆看书,要么蹲在宿舍啃冷馒头,因为他不知道食堂晚上7点就关门,也不懂可以用热水泡饭。
当然,真正的危机出现在实验课上。
当其他研究生熟练操作显微镜时,魏永康握着载玻片的手在发抖:他从未用过剪刀,连火柴都划不燃,更别说解剖小白鼠。
有次做化学实验,他误把浓盐酸当清水倒进烧杯,剧烈的白雾瞬间笼罩整个实验室。
2003年7月,中科院做出退学决定。
曾学梅连夜赶到北京,这个一辈子要强的母亲突然崩溃,对着儿子嘶吼:我养你17年,就养出个废物?还不如死了算了!
当然这个也是气话,毕竟她付出了这么多,但儿子却遭到劝退,很失望下才说出的言论。
03
当神童回归人间,结局如何?
退学回家的三年,是母子俩最黑暗的时光,同时也是反思的开始。
曾学梅把自己关在屋里哭了三天,然后开始改造儿子:逼他每天自己洗碗、洗衣服。
慢慢地,魏永康生活自理能力上来了,然后母子关系缓和,魏永康也于2005年,考上了本地一所大学的研究生。
后来的日子走上正轨,2012年,魏永康娶了同校的姑娘,然后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虽说神童跌落人间,成为普通人,但也不能说他就是失败,只是走了一些弯路。
原来以为一切都会越来越好,却没想到,2021传来噩耗,魏永康突然心肌梗塞而死,真是猝不及防,想不到一代神童就这样没了。
04
千万个魏永康还在诞生:我们的教育生病了吗?
魏永康的故事,并不是个例。
2011年,16岁考入北大的天才少女丁佳蕊被退学,原因是无法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
2018 年,曾以“最小高考状元”闻名的张炘炀,因逼迫父母在北京买房被舆论反噬。
这些神童背后,都站着一个“曾学梅式”的家长,他们用爱搭建了一座金丝笼,却忘了鸟儿的翅膀不是用来观赏,而是用来飞翔的。
为什么我们总在培养学习机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同一性早闭」,指孩子在父母的过度规划下,过早放弃了自我探索。曾学梅替儿子做了17年选择:选学校、选专业、选衣服颜色,甚至选每天吃什么。
当魏永康在中科院面对“人生该怎么过”的问题时,他的大脑一片空白,因为他从未被允许思考“除了学习,我还能做什么”。
为你好,背后的控制欲有多可怕?教育学家尹建莉说过:父母的过度保护,是对孩子生命力的掠夺。
曾学梅不让儿子做家务,理由是“浪费学习时间”,却不知道系鞋带能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收拾书包能培养逻辑思维,甚至和同学吵架都是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机会。
当孩子的世界只剩下课本,他的心灵就成了一片荒漠,再强的学习能力也浇灌不出完整的人生。
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成为“人”
陪伴不是监视:陪伴并不监督孩子学习,也不是陪读,真正的陪伴,是蹲下来听孩子说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是和他一起蹲在路边看半小时的落叶,做一些大人觉得无聊,但孩子觉得好玩的事。
放手不是放弃:我们当家长的,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并不是我们放弃他了,而是让他们拥有未来生存的本领,不至于离开家长就手足无措。
成功不是唯一答案:魏永康的妈妈曾经认为“科学家”才是成功,却忘了“能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也是一种成功。
我想当我们不再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才能看见他本身的光芒。
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的是松树,有的是蒲公英,有的是牡丹。
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不是把蒲公英塞进松树的模具,而是给他阳光、雨露,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