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之下,俄军高官被斩首,最新调查结果公布
据环球时报综合乌通社、《乌克兰真理报》报道,乌总统泽连斯基称,乌情报局对俄武装部队高级将领实施了“清除”行动,指的正是此前俄军莫斯卡利克中将遇袭身亡事件。这起事件瞬间成为国际焦点,背后所牵扯的各方利益与复杂局势,亟待深入剖析。莫斯卡利克中将遇袭地点位于莫斯科附近城市巴拉希哈,当时他刚走出住所单元门,汽车内事先安装的爆炸装置就被远程引爆。
如此光天化日之下的刺杀行为,发生在俄罗斯安保力量本应严密的区域,无疑是对俄罗斯的公然挑衅。俄罗斯迅速展开调查,很快锁定并逮捕了嫌疑人库津。库津供认,自己是被乌方招募,早在2023年9月就来到俄罗斯潜伏,按照指令在今年3月获取爆炸装置配件并完成安装,为此次行动他能获得1.8万美元报酬。这并非乌克兰首次对俄军高官下手。此前,俄军辐射、化学和生物防护部队司令基里洛夫中将在莫斯科遇刺身亡,乌克兰方面也承认参与其中。
俄乌冲突(资料图)
此类暗杀行动不断升级,反映出俄乌之间的暗战愈发激烈。乌克兰采取这样的极端手段,一方面是想通过展示“战果”来获取西方国家更多的军援和情报支持,毕竟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在军事装备等方面对西方依赖严重;另一方面,这也是其对俄罗斯作战策略转变的体现。以往乌克兰多在边境或境内进行小规模袭扰,如今将战火延伸至俄罗斯本土核心区域,试图从心理和战略层面给俄罗斯施压。不过,这种做法也让乌克兰陷入更危险的境地。俄罗斯绝不会对本国高官遇刺一事坐视不管,必然会采取报复措施。
之前乌克兰成功斩首基里洛夫后,俄军就对基辅发起大规模导弹与无人机袭击。此次莫斯卡利克中将遇袭,俄罗斯报复的力度和范围可能更大。而且,暗杀行动使得俄乌本就脆弱的信任基础彻底瓦解,和谈希望愈发渺茫。原本双方对谈判持开放态度,但这样的恶性事件让俄罗斯难以再轻易与乌克兰坐到谈判桌前,就算谈判,俄罗斯的条件也必然更加严苛。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美西方等国的态度至关重要。
泽连斯基(资料图)
特朗普对莫斯卡利克被杀事件表示关注,他一直试图推动俄乌达成停火协议,甚至希望泽连斯基“割地求和”,承认克里米亚与乌东四州入俄。但泽连斯基并不愿意轻易放弃领土主权,他认为俄乌达成协议的前提是美英与欧盟为乌克兰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确保俄军无条件停火。这使得美俄乌三方在停火协议的内容和条件上分歧巨大。英国和法国在这场冲突中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英国放弃向乌克兰派兵,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希望推动乌克兰无条件停火,并修复与俄罗斯的关系。英法的这些举动让乌克兰倍感压力,因为在失去英法的强力支持后,乌克兰能依靠的外部力量大大减少。相反,德国在此时的态度却较为强硬,明确反对特朗普让乌克兰“割地求和”的建议,还曾表示支持为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但这也引发了俄罗斯的警告,如果“金牛座”导弹被用于打击俄罗斯本土,俄罗斯将视德国为直接参与冲突方并进行报复。
被炸毁的车辆(资料图)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俄乌冲突已不仅局限于军事层面,而是涉及能源、金融、政治等多个领域。暗杀俄军高官这类事件的发生,表明冲突形态正逐渐演变,情报战、心理战等新兴形式愈发重要。在科技与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冲突模式正在被改写。对于俄罗斯来说,这一系列暗杀事件敲响了国内安全防御的警钟,促使其重新审视安保体系和对乌战略。
而对于乌克兰而言,虽然暗杀行动看似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长远来看,这种激化矛盾的做法可能让自身面临更大危机。在国际社会呼吁和平的大环境下,俄乌双方都应保持克制。无休止的冲突只会让两国人民遭受更多苦难,让地区局势更加动荡。国际社会也应积极发挥调解作用,推动双方回到理性谈判的轨道上,找到解决冲突的根本办法,实现真正的和平与稳定。这场冲突的走向,不仅关乎俄乌两国的未来,也对全球格局有着深远影响,各方都需谨慎行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