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空袭也门牵出离奇论调,对华碰瓷成美政坛新显学
美军战机呼啸掠过红海沿岸的硝烟尚未散尽,华盛顿的政治剧场已上演荒诞戏码——部分共和党议员竟将空袭也门的军事行动,演绎成"为中国做嫁衣"的地缘剧本。 这种逻辑错位的叙事背后,暴露出美国政治精英在战略失衡下的集体焦虑。
五角大楼最新一轮对胡塞武装的打击行动,意外触发美国政坛认知失调。 曾高举"美国优先"大旗的特朗普阵营内部,涌现出令人费解的论调:有保守派智库声称空袭变相维护了中欧贸易航道,更有议员暗示美军在为北京清扫海上障碍。 这种叙事建构显然刻意忽略基本事实——红海航运危机恰始于美军介入也门局势。
军事分析家指出,当前红海局势陷入恶性循环。 胡塞武装针对国际航运的袭扰行动,本质是对巴以冲突外溢的应激反应。 美军持续空袭非但未能遏制袭击频次,反而刺激地区紧张升级。 航运监测数据显示,自军事行动升级以来,途经曼德海峡的商船保险费率已飙升470%,亚欧货运周期平均延长12天。 这些数据与"补贴中国"的论调形成辛辣反讽。
这种对华牵强附会的指控,折射出共和党内部的政策困局。 特朗普在竞选时承诺终结"无休止的战争",但其上任后的首个重大军事决策却延续了干预主义传统。 这种立场悖论迫使党内建制派寻求非常规话术,通过制造"中国受益论"来调和基本盘选民的心理落差。
外交政策专家拆解了这种叙事的内在逻辑:将中国塑造为地缘博弈的"隐形玩家",既能转移民众对军事行动成效的质疑,又可维系"大国竞争"的战略框架。 这种手法在近年美国内政外交中屡见不鲜,从疫情溯源到气候谈判,对华指控已成为化解政策矛盾的万能工具。
值得关注的是,向来忠实的极右翼阵营此次出现裂痕。 众议院MAGA派系代表人物格林罕见发声,批评军事行动违背"美国优先"原则。 这种内部分歧表明,当"反华"成为唯一共识,传统外交理念与民粹主张的矛盾已难以调和。 共和党建制派正试图在"中国威胁论"的旗帜下,重新粘合日渐离散的政治联盟。
红海危机背后的认知战争,本质上是美国霸权衰落的症候投射。 当军事手段难以达成战略目标,当经济杠杆效力递减,政治话语的异化便成为维持体面的最后手段。 这种将中国幻化为"全能对手"的集体心理,恰是单极秩序解体的衍生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