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此时访问中东,对美国如当头棒喝,至少透露出了3大信号!

小沫子 1年前 (2023-12-08) 阅读数 5 #国际

俄罗斯总统普京携四架带弹战机访问阿联酋和沙特,并受到高规格接待的事情引发国际热议。普京此时出访这两个国家,到底是要释放出什么信号呢?

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主导海牙国际法庭对普京发布了“通缉令”,其外交出访活动就受到了严重影响。如今俄乌冲突还在继续,巴以冲突也在持续,普京在这个时候出访敏感区域中东,至少透露出三大信号。

①乌克兰那头已胜券在握

自从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世界的焦点就从俄乌冲突转向中东。美国也不得从全力支援乌克兰转变为主要支持以色列,这确实让俄罗斯压力大减。

在巴以冲突爆发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心急如焚,多次公开喊话希望美国继续支持乌克兰,否则时间将站在俄罗斯那边。美国总统拜登向国会申请106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又一直未获批。

据美联社报道称,自去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已向基辅提供了超过760亿美元军事装备和其他援助。近一段时间以来,拜登政府一直在试图推动国会通过新的援乌法案,但屡遭碰壁。在11月中旬,除了约3%军事资金外,所有援乌资金都已耗尽。

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莎兰达·扬在给美国国会两院的公开信中称:我们没有钱支持乌克兰打这场仗了。我们没有魔法钱罐可以满足目前的需要。我们没钱了,也快没时间了!

据《华尔街日报》称报道称,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当天在白宫记者会上表示:没有任何办法绕过这道简单的算术,如果对乌援助资金耗尽,我们将不能够继续向乌提供武器!

而据美国NBC电视台5日称,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天来为协调白宫提出的援助乌克兰的法案进行的谈判均以失败告终。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国会两党“为达成协议,进行的所有尝试都以深刻分歧而告终”。

由此可见,对于是否还要继续投资乌克兰战场,在美国政府内部分歧非常大。看来美国这家以投资战争赚钱为主的集团公司,其董事会的股东们对拜登这个CEO并不满意。

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是两场“热战”,印太地区是一场与更大国家的“冷战”。美国为了维持其全球霸权,需要消耗巨额的真金白银来推动其战略部署,以至于不断增加债务上限。

对于其背后的资本来说,长期大量的投资没有获得回报,且局势越来越不明朗,信心肯定会受挫。所以,他们怎么可能再轻易追加投资呢?

与此同时,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欧盟预算的争议,很可能会导致乌克兰无法获得欧盟之前承诺的500亿欧元援助资金。上个月荷兰选举,右翼自由党获得了胜利;德国预算危机以及匈牙利等国公开反对,使欧盟各成员国要达成一致将“非常困难”。

本来荷兰极右翼自由党就一直反对在军事和财政上援助乌克兰,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也称欧盟针对俄乌冲突的战略“失败”。

近一段时间以来,沮丧和悲观的气氛在美国和整个西方蔓延。《华盛顿邮报》4日援引与美欧及乌克兰30多名高级官员的谈话内容报道称,乌克兰反攻失败导致基辅和华盛顿开始相互指责。

美国军方指责乌军基础军事战术不行,而基辅方面则指责西方援助的军事装备“不适合战斗”。

在报道中称,今年年初,西方国家帮助乌克兰取胜的决心很大,美军曾进行了8次兵棋推演,制定了“可行、详细的反攻计划”。时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还亲自出谋划策。乌军也信心满满,泽连斯基甚至预言“在各条战线上都将取得胜利”。

然而,随着俄罗斯突然战术,开始大量使用小型无人机,战场局势开始发生快速改变,大量乌军的死亡,严重削弱了士气。

据说西方目前还没有想明白,朝鲜怎么会有实力援助俄罗斯先进的火箭炮,短程导弹,巡航导弹及先进的小型无人机。关键是俄罗斯改变的战术,跟他们此前喜欢硬打硬冲的风格完全不同。

前些天有媒体报道称,美国为了支援以色列,还从乌克兰那头抽调弹药。也难怪以色列媒体第十二频道,说布林肯在11月30日访问以色列时,警告以色列战时内阁,他们摧毁哈马斯的作战计划只有几周时间,而不是几个月!

客观来说,俄乌冲突已经结束,因为乌克兰已经丧失了反攻能力,剩下的零星抵抗并不能改变战局。之所以没有完全停火,那是在等着谈判。其实俄罗斯并没有想占领乌克兰的计划,只是不希望乌克兰加入北约,让敌人把大炮架在自己家门口。

现在乌克兰战场的主导权,完全处于俄罗斯的掌控中。所以,普京才会有闲情逸致带着四架战机前往中东“兜风”,秀一把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

②俄罗斯在中东的地位比美国高

此次普京访问的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都是美国的盟友,也是可以影响美元霸权的主要产油国家。在海牙国际法庭对普京签发通缉令的时候,这两个国家并没在上面签字表示配合。

很显然,他们虽然是美国的盟友,但并不是像日、韩、菲等国一样,甘愿让美国在自己脖子上拴着铁链任其驱使。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称,在普京出访前发表的声明中说,他在阿联酋的议程将包括贸易和石油,阿联酋是“俄罗斯在阿拉伯世界的主要经济伙伴”。然后普京还将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举行会谈,讨论石油、“欧佩克+”合作,以及加沙和乌克兰冲突等问题。

普京到达阿联酋以后,阿联酋国王带着众官员亲自接机,确实也是给足普京面子;包括去沙特访问也受到了高规格接待,都比拜登访问的接待规格高。

在10月6日,也就是此轮巴以冲突爆发的前一天。《华尔街日报》援引沙特和美国官员的话称,沙特向美国白宫表达石油增产信号,以促成“美沙共同防御协议”。

报道中称,这是达成一项“三方协议”的一部分,拜登政府希望在未来六个月内促成沙特与以色列恢复外交关系,美国将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并提供民用核技术援助,作为交换。而且,三方已经就协议的轮廓已达成了广泛一致,但细节讨论颇为棘手,白宫需要争取到国会的支持。

当时有外界分析认为,白宫希望在明年大选前拉拢沙特,吸引沙特与美国政治利益保持一致。

《华尔街日报》形容,沙特释放出增产信号是一个显著转变。因为在一年前,沙特拒绝了拜登政府增产石油帮助降低油价和对抗通货膨胀的请求,一度导致沙美两国关系严重紧张。而与此同时,由沙特和俄罗斯领导的欧佩克+石油生产组织,去年10月决定将每天产油量减少200万桶。

今年4月,该组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每天产油量减少116万桶,减产计划将在今年底到期。报道指出,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正试图通过限产维持高油价以便为乌克兰战场提供资金。

在白宫10月6日公布与沙特达成一揽子合作计划后,有美国智库分析师形容,这场谈判犹如连续攀登珠峰,一着不慎便会“突遭不测跌落山崖”。

没想到一语成谶!10月7日,哈马斯的数千枚火箭弹飞向以色列,直接打断了美国推动沙特和以色列“牵手”的计划。随着以色列在加沙地区实施的反人类战争行为引发全世界公愤,沙特与以色列建交恐怕又会变得遥遥无期。

如今,俄罗斯与欧佩克+的石油减产计划马上就要到期了。普京这时候去沙特和阿联酋访问,除了重新主张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地位以外,估计主要就是谈关于明年石油产量方面的合作计划。

前不久,哈马斯的领导人还有带队访问莫斯科,这说明双方关系还不错。如果俄罗斯方面的建议在推动巴以冲突停火中得到采纳,这无疑会增强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在中东的地位。

③向欧洲各国施压

如果俄罗斯与沙特达成石油减产计划,油价和天然气必涨。今年的欧洲明显比去年还要冷,难道这些能源大国不想趁机涨价大赚一笔吗?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2月6日,普京对沙特阿拉伯访问中,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讨论了双边合作、地区及国际问题。

报道称,双方除了在防务和安全问题上同意加强合作外,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已同意扩大油气领域合作。声明称:双方一致认为,扩大两国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合作的重要性,例如石油和天然气领域设备的采购、供应和标准化。

在俄乌冲突中,欧盟跟美国合起来支援乌克兰打俄罗斯,现在只要俄罗斯趁机把天然气价格抬高,自己和中间商就能大赚特赚。欧洲老百姓用不起天然气,就会把怨气指向的国家政府。

特别是像德国,法国这两个欧洲领头羊国家,他们不怕自己的政权不稳吗?他们要不要向俄罗斯妥协呢?

一旦欧洲国家向俄罗斯妥协,对于霸主美国来说,北约就是名存实亡。这样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就能占据更多主动权,估计普京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这次普京访问中东,无疑会对美国领导的北约和欧盟产生巨大的压力。据路透社报道,拜登12月6日表示,如果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获胜,接下来就会攻击美国的北约盟友,而这可能将美国拖入战争。

报道称,拜登在呼吁美国国会批准对乌克兰追加援助的特别讲话中说:如果普京拿下乌克兰,他不会就此止步。届时普京将会攻击某个北约成员国,导致美军与俄军直接冲突。

拜登表示:

我们不能让普京赢!

很显然,拜登已经承认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占据了主动权。如果拜登不能获得国会批准继续投资乌克兰,他在明年的大选当中获胜的机会渺茫。

因为美国所谓的民主选举,都是资本在后面出钱拉选票,被“资助人”上台后需要帮他们获取更大利益。拜登政府无法获得继续对乌克兰战场投资,说明其背后的“金主”已经对他失去信心。

如今看起来,俄乌冲突的结局,大概率会如很多网友戏称的那样:荣耀属于乌克兰,胜利属于俄罗斯!

俄乌冲突早一点结束也好,美西方投资这场战争,已经让乌克兰这个国家的年轻男人差不多被消耗光了。我估计只要普京用天然气“卡住”欧洲,最多三个月,俄乌冲突就会进入停火谈判。

因为没有欧洲支持,美国不会再冒险投资乌克兰;美国不再投资,欧盟也不会再砸钱进去。至于他们怎么瓜分乌克兰,这就看后期谈判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小沫子

小沫子

希望,只会在你努力的时候,偶尔看你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