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厌学休学孩子尽快复学,父母需要过5个心理关,切勿急于求成

百合读书 2周前 (05-06) 阅读数 0 #情感

在跟父母的沟通过程中,遇到很多学习无动力、厌学,甚至休学的孩子。

当孩子出问题后,最焦虑、无助、焦虑、自责和挫败的就是家长了,数不清的叹息与后悔,眼泪在煎熬里百转千回。

一旦孩子严重厌学和休学后,就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不仅考验着父母的耐心,勇气和信任,同时也考验着孩子的坚持、心理韧性和勇气。

在这场打怪升级的复学战中,父母需要过5个心理关,才能带着孩子闯关升级,最终渡过厌学,实现尽快复学。

第一个心理关:孩子厌学,家长别把责任全揽自己身上;

看到孩子厌学和休学,父母往往的第一反应是自责:

孩子这样,都是我的错,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应该对孩子那么严格或溺爱。

才会导致孩子没有规则意识,才会导致孩子厌学。

无论是对孩子过于严格,还是对孩子过于宽松,父母都认为是自己没做好。

孩子出问题,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有问题,但过度自责也会导致过度补偿心理。

最终会因为父母的自责和内疚,对孩子无底线的退让,反而让孩子更加变本加厉的拿捏父母的软肋。

想让孩子复学成功,或走出厌学,父母就不能在自责后又过度补偿,然后持续失望中循环。

第二个心理关:不要因为灾难化思维而焦虑

对很多父母来说,孩子厌学或休学是一件天塌的大事。

无法接受,无限焦虑,然后倍受煎熬。

接着就胡思乱想,灾难化思维爆棚。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触动父母敏感的神经。

焦虑和不安,以及灾难化思维,也会转变成愤怒,在憋不住时倾泻给孩子:

你还要我怎样?我们一家人的生活都被你毁掉了!

好不容易修复和接纳后,略微好转的亲子关系,再一次陷入冰冻状态。

父母不着急,情绪稳定时,是可以跟孩子好好说话的,但一旦灾难化思维的驱使之下,根本无法冷静。

第三个心理关:即便经历挫败,也要重建信心;

很多父母在经历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言而无信后,在孩子说到做不到后,父母的心拔凉拔凉的。

对孩子的信任也全无,父母看着自暴自弃的孩子,唉声叹气。

眼见父母都唉声叹气,家里笼罩一层悲伤的气息,孩子是不可能有心理能量的。

他们只会更加否认自己,自信心也消失殆尽,内心认定了自己就是个废物,于是会躺平更加彻底。

的确,面对着孩子的黑白颠倒,面对着孩子整天打游戏,不出门,不社交,不讲卫生,说话不算话,父母想信任孩子,真的很难。

可是,父母都不相信孩子的话,孩子自己更不可能信任自己。

所以说,孩子厌学,同样考验的是父母的心理韧性与耐心,以及坚定相信孩子终会好起来的信心。

第四个心理关:绝不放弃救赎孩子的决心

父母在经历孩子厌学和休学后,也会从失望到反思,再到重建信心,再经历孩子的反反复复,开始进入幻灭期。

父母会叹气:

管不了,真的管不了!我想放弃孩子,不管了。

父母虽然这么说,但是无法做到真正放弃。

面对孩子的反复,父母很容易滋生出来放弃之心,这会被孩子觉察出来。

一旦孩子觉察到父母对自己彻底失望了,彻底放弃爱咋咋时,孩子也会放弃自己,放弃一切的挣扎。

对于家长来说,即便孩子再怎么说到做不到,再怎么反反复复,也要记住一句话:

不放弃,也不能放弃。

再难也要挺住,再伤心也要不忘救赎孩子的决心。

第五个心理关:陪孩子一起度过难关

帮助孩子走出厌学,尽快复学,不是技术难题,而是考验父母的耐心与心理韧性。

厌学背后牵扯的是人际关系问题、压力释放问题,是孩子与自我关系能否自洽,以及孩子是否鼓足勇气的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只是单纯将孩子赶紧送回学校,那么很容易再退回来。

孩子并不是回到学校,哪怕不学,不听课,不写作业也行,而是孩子厌学的原因是否能得解决,孩子是否学会了与自我和谐相处。

厌学只是一种表象,它是人际、压力、自我、期待等的失序与集中爆发。

父母只有先闯过自己的心理关,才能和孩子一起共度难关,在厌学和复学路上打怪成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百合读书

百合读书

爱读书、爱思考、爱写作的百合,读完10000本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