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中医,有时候会被告知肾阳不足,肾阳虚,而很少听到肝阳虚,倒是肝阳上亢经常听到。而在中医角度来看,肝肾本同源,肾阳不足往往也会伴随肝阳不足,但是肝阳不足或者肝寒又有特殊的证候表现,辨证为肝阳不足或者肝寒,就需要暖肝温肾,这就要用到暖肝温肾的药。

肝寒可分为:1,肝阳不足,肝气凝涩;2,寒邪入侵,肝经凝滞,两种情形。症状表现:1,肝阳不足,肝气凝涩:情绪异常,神经衰弱,脉搏细弱等。2,寒邪入侵,肝经凝滞:四肢冰凉,上腹部拘挛疼痛,两胁肋疼痛或头痛,男性患者可能还会伴随阴囊收缩隐痛或睾丸坠胀疼痛,疝气等;女性患者则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等。综上可以看出,寒邪入侵导致肝经凝滞,比肝阳不足肝气凝涩要严重好多,但无论是哪种情形,都会影响人体气血经络畅通,进而影响健康。这样就需要用到一些温暖肝经的药物,一些表现比较好的暖肝中药总结如下:“暖肝三杰”是中医中对某些具有温肝散寒、行气止痛功效中药的俗称,通常指以下三味药物:1. 吴茱萸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气,常用于肝经寒凝导致的头痛、腹痛、痛经等。特点:性热,能温通肝经,驱散寒邪,是暖肝要药。2. 小茴香功效:温肾暖肝、行气止痛,适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等肝经寒证。特点:辛香温散,兼入肾经,常与吴茱萸配伍增强散寒效果。3. 乌药功效:行气散寒、温肾止痛,主治肝寒气滞引起的胸胁胀痛、疝气等。特点:善走窜,通理上下气机,调和肝脾肾三脏。配伍意义:三者组合可协同温肝散寒、理气止痛,常用于治疗寒凝肝脉引起的疝气疼痛、少腹冷痛、经寒不调等症。注意事项:均为温热之品,阴虚火旺或实热证者忌用。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避免自行配伍。若涉及具体方剂,如:暖肝煎,温肝汤,可能配伍当归、枸杞等药以兼顾养血柔肝,但“三杰”通常指上述三味温散药物。建议用药前咨询专业中医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