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大师!巩晓彬评价中国男篮,点名张镇麟杜润旺,他是真敢说啊

文史复述者 2个月前 (03-02) 阅读数 107 #娱乐

巩晓彬这番话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啊,他说得太对了,中国男篮现在就是没有自己的特色,东学一点西学一点,结果啥也不像。

以前咱们中国篮球打得可带劲了,小快灵是咱们的招牌,谁见了都害怕。那时候球员个子不高,但是灵活得很,跑起来像兔子一样快。记得有次看比赛,对方的大个子追都追不上,直接被我们的后卫给戏耍了。那感觉,真是痛快。不过现在好像不行了,球员个子是高了,但是速度慢了,灵活性也差了。有时候看他们打球,就像看大象跳舞,笨拙得很。我觉得这可能和训练方式有关系,现在都追求力量训练,却忽视了灵活性的培养。要是能把力量和灵活性结合起来,那就厉害了。

说起来,现在的年轻球员确实身体素质不错,看着壮实。但是打起球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可能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从小娇生惯养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少了。记得以前我们训练,那可是真吃苦,一练就是一整天,累得跟狗一样。现在的年轻人,训练没多久就喊累,要休息。这样下去,怎么能成大器呢?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训练设备和方法确实比以前先进多了。我们那时候,就是一个篮球,一个球场,其他啥也没有。现在好了,各种高科技设备,还有专门的体能教练、营养师。按理说,球员的水平应该提高很快才对。可是为什么感觉进步不大呢?我觉得可能是心态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了,总想着一夜成名,不愿意踏踏实实地练基本功。

说实话,我觉得咱们老是学美国、学欧洲,没啥意思。人家那套东西,适合他们,不一定适合我们。就拿身高来说,美国队动不动就是两米多的大个子,咱们哪有那么多高个?硬要学人家的打法,不是自讨苦吃吗?我倒是觉得,咱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说速度快、反应灵敏,这些都是咱们的长处。

再说了,篮球这东西,讲究的是灵活变通。你看那些顶级球星,哪个不是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特点,才能在球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咱们要是老是学别人,永远也成不了气候。我觉得,咱们应该好好研究一下自己的特点,看看怎么才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来一个有意思的事。前几年,有个国外教练来中国执教,一开始信心满满,说要把中国队带到世界顶级水平。结果呢?没多久就灰溜溜地走了。为啥呢?就是因为他不了解中国球员的特点,硬要用他那一套。这不是自找麻烦吗?所以我说,咱们还是要走自己的路,别老想着模仿别人。

说起外教,我倒是有点想法。外教来中国执教,确实带来了一些新鲜的东西,比如说先进的训练方法、战术理念什么的。但是吧,他们也有不适应的地方。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沟通。你想啊,球场上瞬息万变,教练要是说不清楚,球员听不明白,那还怎么打?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文化差异。咱们中国人讲究含蓄,有时候不愿意直接说出来。但是外国教练可不管这些,有什么说什么,有时候话说得太直接,反而伤了球员的自尊心。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外教当着全队的面批评一个球员,说他打得像个娘们。结果那个球员当场就急眼了,差点没打起来。

不过话说回来,外教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的训练方法确实有独到之处。比如说,他们很注重细节,每个动作都要求精准到位。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就是他们的战术分析能力很强,能够针对不同的对手制定不同的战术。这也是我们需要提高的地方。

所以我觉得,与其完全依赖外教,不如把外教当作一个补充。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但是具体怎么用,还是要根据中国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信,相信中国教练和球员也能够创造出世界级的水平。

说到郭士强,我倒是挺看好他的。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教练,对中国球员的特点很了解。而且他以前也是球员出身,知道球员在场上是怎么想的。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了解球员的心理,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我记得有一次看比赛,中国队落后了十几分。换了以前,球员们可能就泄气了。但是在郭士强的带领下,球队居然奇迹般地追回了比分,最后还赢了。这就说明郭士强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能够激发球员的斗志。

不过,郭士强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毕竟国际比赛的水平很高,对教练的要求也很高。他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战术水平和临场应变能力。我觉得,如果郭士强能够把中国传统的打法和现代篮球理念结合起来,那么中国男篮肯定能有一个大的突破。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一个有趣的现象。你们发现没有,现在的比赛越来越讲究心理战了。以前就是上场拼体力、拼技术,现在不一样了,教练还要会玩心如说,怎么在关键时刻稳定军心,怎么打乱对手的节奏,这些都是学问。我觉得郭士强在这方面就做得不错,至少球员们看起来精神面貌不错。

说实话,看到现在的年轻球员,我心里还是有点着急的。身体素质是好了,但是打球的态度却差了不少。怎么说呢,就是感觉他们不够拼命,好像对篮球没那么上心。

我记得我们那个年代,为了一个球权,能在地上滚得满身是土。现在的年轻人呢?碰一下就喊疼,好像生怕把自己磕着碰着了。这哪是打篮球啊,简直就是在跳芭蕾。我觉得,这可能和现在的生活环境有关系。现在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什么苦,自然就不知道什么叫拼命。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年轻球员好像都特别喜欢投三分。你看啊,动不动就在外线扔,也不管准不准。我觉得这可能是受NBA的影响,觉得投三分特别酷。但是他们忘了,NBA那些球星投三分准,是因为他们把基本功练到了极致。咱们这些年轻人呢?基本功都没练好,就想着show time,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年轻人也有他们的优点。比如说,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学习能力也快。我觉得,如果能够把他们的这些优点和传统的篮球精神结合起来,那就真的厉害了。关键是要有好的引导,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篮球精神。

说到引导,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现在的篮球环境和以前不一样了,商业化程度很高。年轻球员一不小心就会被名利迷住眼睛。我觉得,除了技术训练,我们还要加强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真正的篮球是要用心去打的,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热爱。

听了巩晓彬的话,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中国篮球确实需要找回自己的特色。但是怎么找呢?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就像巩晓彬说的,我们以前的小快灵打法就很有特色。虽然现在球员的身材变化了,但是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新的打法。比如说,结合现在球员的身高优势,我们可以发展出一种快速高大的打法。

其次,我们要有自信。老是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种心态要不得。我们要相信,中国篮球也能够创造出世界级的水平。就像乒乓球一样,我们完全可以在篮球领域也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再者,我们要有耐心。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和努力。我们要给年轻球员时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打法。同时,我们也要为教练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大胆尝试新的战术。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一个有趣的比喻。篮球就像是一道菜,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做法。美国的篮球可能就像是汉堡,讲究快餐式的爽快;欧洲的篮球可能就像是法国大餐,讲究精致和战术;而中国的篮球,我觉得应该像是一道大杂烩,把各种元素都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风味。

总的来说,巩晓彬的这番话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中国篮球要发展,关键还是要走自己的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终有一天,中国篮球会在世界篮坛占有一席之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文史复述者

文史复述者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