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聚焦休假、社保等话题,引发网友热烈关注!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不少代表委员关注休假、社保等社会话题,一起来看看吧!
一、建议将冬至增设为法定节假日
全国人大代表陈南表示——
冬至在中国古代就是法定假期,古代人们视冬至为阳气始生、万物更新的日子,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和庆祝活动。
因此,将冬至设为法定节假日,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建议全国设立春秋假
全国人大代表庞永辉表示——
每年五一、十一等公共假期,酒店、景区等旅游资源紧张,交通拥堵风险上升……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庞永辉建议在全国推行“春秋假”:一方面,家长可在“春秋假”期间带薪休假陪伴孩子。同时,“春秋假”可促进假日旅游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假期集中出游带来的资源供需紧张问题。
如何推行“春秋假”制度?庞永辉建议:
一是分步推广“春秋假”制度。先在五一假期前后安排衔接一周左右的“春假”,未来再视“春假”执行情况,逐步考虑推行“秋假”制度;
二是各地要因地制宜、错峰休假。南方地区可考虑将“春假”设在五一假期前,北方地区“春假”考虑衔接在五一假期后,高等院校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春假”时间为2周;
三是企事业单位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各地政府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措施,确保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四是鼓励各地政府推出文旅消费补贴、家庭出游优惠套票、丰富家庭游产品种类等,更好发挥假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建议细化法律法规,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
双休制落实率低、带薪年休假执行率不足、隐性加班常态化、女职工等特殊假期难以保障、休假模式单一化……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到:
双休制实施近30年,但部分行业如服务业、互联网、制造业仍普遍存在单休或“大小周”工作制。
探亲假、丧假等40多年未作调整,存在安排不够灵活、部分职工难享受等问题。
数字技术模糊工作与生活边界,微信工作群消息等变相侵占休息时间,导致“假难休”。
怎样更好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益,让职工“有假休、放心休”?吕国泉建议:
要细化劳动法律法规,完善休息休假制度。例如,明确“双休制”为基准,允许特殊行业申请弹性工时,但需保障周均工时不超过44小时,并统一企业、事业和机关劳动工时等标准。
强化监管机制,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研究将带薪休假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设立全国劳动权益区块链平台,实时监控企业休假执行情况。
应创新休假模式,释放消费活力,构建共治体系,激活内需潜能。建议政企联动推广错峰休假,政府每年发布“错峰休假指南”,引导职工分段休假;探索推广“休假储蓄”模式,鼓励企业与职工协商,将未休假天数转换为未来弹性假期或消费券。
此外,全面落实职工疗休养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加大对职工疗休养投入力度,稳步扩大职工疗休养规模等。
四、建议推行弹性退休给年轻人就业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陈众议表示——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为切实缓解就业矛盾,应“尽快推行允许自愿且符合退休年龄条件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办理退休,为年轻人就业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
目前,中国的退休年龄政策已实施渐进式改革,结合延迟退休与弹性退休制度。
男性职工原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自2025年起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长至63周岁。例如,1965年出生的男性职工,退休年龄将逐步调整为60岁1个月、60岁2个月,直至63岁。
原50周岁退休的女职工(女工人),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长至55周岁。原55周岁退休的女职工(女干部/管理人员):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长至58周岁。
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可自愿申请提前退休,但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工人50岁、女干部55岁),且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陈众议说:“延迟退休政策后,已经可以自愿退休了,但是很多单位不执行,现在基本一刀切,弹性退休制度没有执行到位。”
五、建议减轻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负担
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表示——
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我国灵活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保制度还有完善空间。比如:
企业职工社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灵活就业人员则由个人全额承担,缴费负担相对较重。
灵活就业人员可购买的险种有限,目前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仍需扩大。
另一方面,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对政策了解不足,参保流程不够便捷,影响了参保积极性。
翟美卿建议:
利用社会保险法的修订机会,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相关规范写入法律,从更高层级提供立法保障。
尊重个人选择,让灵活就业人员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需求,自愿选择参保险种及缴费档次。
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特点,进一步优化缴费档次设置,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探索“按单缴费”“分档缴费”等灵活参保模式,允许按日、按周或按项目缴纳社保。
对于低收入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社保补贴,减轻其缴费负担,提高参保积极性。
本文由善世集团整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