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教-9换装歼-20同款平显,这样的豪横到底有没有必要?答案揭晓

瞩望云霄 5天前 阅读数 51 #军事

近日,《解放军报》报道海军航空大学某团使用歼教-9“海山鹰”进行新学员单飞训练,意外曝光其换装歼-20同款无框衍射式平显的消息,引发热议。这款高级教练机配备如此先进的航电设备,究竟意味着什么?从两个角度来看,或许能揭示其背后的深意。

一方面,无框衍射式平显在中国已成“白菜价”。

歼教-9“海山鹰”此次升级的最大亮点,莫过于从传统折射式平显跃升至与歼-20、歼-35同款的无框衍射式平显。这种平显以轻量化、宽视场、高清晰度和红外图像叠加等优势,代表了当今战斗机航电技术的顶尖水平。然而,当第五代战机的“专属配置”下沉到教练机时,一个显而易见的推论是:对中国而言,这种技术可能已不再昂贵,甚至接近“白菜价”。

从技术发展看,中国平显技术经历了从折射式到衍射式、再到无框衍射式的迭代,歼-10CE、教-15等机型早已普及此类设备。如今连歼教-9这种中级教练机都用上无框平显,表明其研发和生产成本已被大幅压低,供应链成熟到足以支撑大规模装备。这不仅体现中国航电产业的量产能力,也暗示未来第四代战机(如歼-15T)的批产很可能全面标配此类平显,折射式平显或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对中国军工来说,无框衍射式平显从“高端稀缺”变为“标配普及”,无疑是技术自信的象征。

第二点更重要:教练机与现役战机一致才是正道。

然而,换装无框平显的意义远不止成本降低。从训练逻辑看,教练机与现役主力战机航电一致,才是高效培养飞行员的正解,而非浪费时间让学员反复适应不同系统。网友质疑:“教练机搞得不一样,学了还要再改,不是浪费生命吗?”此言不无道理。

歼教-9“海山鹰”作为海军航空兵的中级教练机,主要培训歼-15及未来歼-15T飞行员。早期的歼教-9使用折射式平显,与歼-15早期型的航电接近,尚能满足需求。但随着歼-15T等新型舰载机逐步装备衍射式甚至无框平显,若教练机仍停留在老旧技术,飞行员从训练到实战需重新适应全新界面和操作逻辑,不仅增加学习成本,还可能在高强度作战中因不熟悉设备而失误。反之,将歼教-9升级至歼-20同款平显,能让学员直接上手现役战机的操作习惯,缩短从训练到上舰的过渡时间,提升战斗力生成效率。

以美国为例,其T-45教练机与F/A-18航电系统高度一致,确保飞行员无缝衔接舰载机作战。中国若沿用不同技术状态的教练机,无疑是“自找麻烦”。此次升级表明,解放军已意识到这一问题,正通过统一航电标准优化训练体系。

可见,歼教-9换装歼-20同款平显,既是中国航电技术成熟到“白菜价”的体现,也是教练机与现役战机接轨的必然选择。这不仅降低了技术门槛,还通过标准化设计让飞行员训练更高效,堪称技术与实战需求的双赢。不过,“海山鹰”仍未配备着舰尾钩,舰载起降训练的空白如何填补,仍是海军亟待解决的悬念。未来,中国版“T-45”会否亮相,值得期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瞩望云霄

瞩望云霄

高制作标准,为用户呈现视觉盛宴!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