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发布,北京发展指数位于第一梯队

新京报贝壳财经 17小时前 阅读数 0 #推荐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英姿)4月28日至5月4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暨现场体验区在福建福州举行。其间,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姣娥发布了《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5)》(下称《报告》)。根据《报告》,国内低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未来潜力巨大。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报告》显示,从创新效力、产业实力、场景活力、发展潜力和保障能力5个维度来看,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四川省低空经济发展具有较高水平,位于第一梯队。

其中,北京市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排第4位,创新效力突出、保障能力较强。北京市依托雄厚的科研基础,拥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水平低空经济创新平台以及众多国家级人才资源,科研实力强大,创新效力位列全国首位。在低空经济产业领域,北京市集聚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涵盖了无人机整机制造到低空智联网等产业链核心环节。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正在从政策引导下的试点探索向规模化、差异化、协同化的区域发展新阶段迈进。《报告》分析称,未来,通过差异化定位、基础设施互联、场景深度融合、跨区生态共建和安全保障构筑,低空经济有望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天空红利”从概念走向普惠,实现区域共赢。

据悉,上述《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局低空地理信息与航路重点实验室、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中国联通共同发布。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陈荻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新京报贝壳财经

新京报贝壳财经

新京报旗下财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