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特使携“交易”访华遇冷 , 中方强硬回击显战略定力

杨嘟嘟侃 4天前 阅读数 13 #国际

美国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戴安斯近日低调访华,其行程被外界视为特朗普政府试图重启中美高层对话的试探性动作。然而,这位特朗普核心幕僚并未获得中方热情接待,反而在提出“削减关税换TikTok”的所谓交易方案后,遭遇中国“冷处理”。这场博弈不仅暴露了美国谈判策略的荒诞性,更凸显中方在应对美式“极限施压”时的战略主动权。

戴安斯此行的特殊背景值得关注。由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因对华制裁无法入境,特朗普选择派遣亲信戴安斯充当“信使”。在戴安斯抵华同日,特朗普高调宣称愿讨论取消部分对华商品关税,但附加条件直指中国科技企业——要求批准字节跳动在美业务出售给美国公司。这种将经贸议题与科技并购强行捆绑的操作,延续了美国“无中生有造筹码”的谈判传统。

事实上,TikTok收购案已成为美方反复操弄的政治工具。自特朗普1月签署行政令将“不卖就禁”期限延至4月5日以来,美方已三次推迟最终期限,既觊觎TikTok的1.7亿美国用户市场,又担忧禁令引发的社会反弹。最新提案更显逻辑混乱:美方试图用本应取消的非法关税作为交换条件,要求中方在核心技术转让问题上让步。这种“空手套白狼”式要价遭中国外交部严正拒绝,发言人明确指出“关税不是谈判筹码,TikTok更非交易商品”。

中方应对策略展现精准反击智慧。针对美方301关税,中国立即对大豆、玉米等美国农产品加征关税,既保障了国内供应链多元化,又直击特朗普“MAGA”票仓。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商品加税导致其国内通胀率持续高位运行,而中国通过拓展巴西、俄罗斯等农产品进口渠道,将贸易战冲击化解于无形。当美方提出用关税筹码换取TikTok交易时,中方以“战斗到底”四字清晰划出底线——任何谈判必须以相互尊重为前提。

当前战略态势揭示中美实力对比的深刻变化。美方仍沉迷于“极限施压”旧剧本,但中国已构建起完备反制体系:从稀土出口管制到《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每一项都精准打击美方科技产业链薄弱环节。正如俄乌冲突中美国难以控制局势走向,在TikTok问题上,美方既无法承受全面封禁带来的数字生态断裂,又难以找到合规收购路径,陷入自设困局。

戴安斯访华遇冷传递明确信号:当美方继续将国内政治私利凌驾于国际规则时,任何交易提案都难获中方回应。这场较量证明,中国既有智慧识破虚张声势的谈判策略,更有实力守护核心利益。中美关系的破局关键,在于美方能否真正摒弃霸权思维,在平等基础上重构对话机制。而中方“以战止战”的坚定姿态,正在为国际社会树立应对单边主义的战略典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杨嘟嘟侃

杨嘟嘟侃

让你随时掌握世界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