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高额彩礼”首次进入《婚姻登记条例》

篱角黄昏 2天前 阅读数 283 #推荐

2025 年 5 月,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首次将 “治理高额彩礼” 写入条文,试图为这场延续多年的婚俗沉疴开具药方。

彩礼从古代 “六礼” 中的情感信物,演变为今日部分地区动辄数十万的 “刚性支出”,本质是婚姻关系的过度物质化。在河北河间等试点地区,第三方介绍的相亲场景中,彩礼已脱离 “两姓之好” 的象征意义,成为家庭财富再分配的博弈工具 —— 男方家庭为凑彩礼举债、贷款,女方则将彩礼视为 “安全感” 的量化指标,这种扭曲的交易逻辑,正在消解婚姻的情感根基。

新规的出台,标志着社会对 “婚姻经济化” 的集体觉醒,但真正的变革始于观念的破冰。

当河北河间的红事大厅将婚宴标准降至 350 元 / 桌,当法律为 “闪婚骗财” 划定红线,我们需要警惕治理沦为新的形式主义 —— 如果不能铲除滋生高价彩礼的土壤,比如城乡性别比失衡、社会保障缺失、攀比文化盛行,再多的条例也难阻价码攀升。

婚姻的本质是情感共同体的建立,而非家庭财产的重新分配。让彩礼回归 “礼” 的本质,需要法律为底线兜底,更需要社会为婚恋观松绑 —— 当婚姻登记处的窗口不再计算 “车房彩礼清单”,当红白理事会的记录簿上写满祝福而非价码,才能真正实现 “让婚姻始于爱情,而非始于价目表” 的改革初衷。

评论列表
  •   鸿拓鑫  发布于 2025-05-11 22:21:05  回复该评论
    建议国家降低外籍女生来中国留学门槛,提供补贴支持跨国婚介等机构合法经营,制定政策鼓励外籍女嫁入中国,外籍女与中国男结婚一定年限且生育孩子后,允许入籍落户。我们山区小县农村也有不少东南亚新娘。前几天去了一户山区人家,男的30多岁,家庭条件一般,在本地基本娶不到老婆。通过中介找了个越南女子,20多岁,长相甜美,勤劳肯干。在女方家办了酒席后把女孩子带回来了。现在主要问题是语言不通,交流不方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篱角黄昏

篱角黄昏

社会热点新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