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巨头6年造假11亿多!股东套现4亿,把烂摊子丢给股民

2024年5月,深交所的一连串罚单揭开了金通灵背后的造假秘密,这家以鼓风机起家的机械制造企业,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连续六年造假11亿元,在这期间,公司大股东们却悄无声息地套现4亿多,留下一地鸡毛给中小投资者。
这场骗局之所以能持续这么久,离不开一众中介机构的“配合”,四家知名券商和一家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全程护航,愣是没发现任何异常,直到监管机构介入才被拆穿。金通灵究竟是如何造假的?这场闹剧最终又是如何收场的呢?


金通灵的财务造假手段并不复杂,但胜在胆大心细,硬是把审计和券商都糊弄了过去。
公司的核心造假手法是伪造工程项目进度,通过伪造工程进度确认表、发货单等关键文件,虚构了大量根本不存在的项目收入,比如2016年与山西高义钢铁签订的3.75亿元煤气发电改造项目,直到2017年底都没有实质性进展,却在财报上堂而皇之地确认了3.1亿元收入。
类似的操作在2017年至2022年间屡见不鲜,最夸张的是2020年,公司虚增利润5700多万元,这个数字竟然是其当年披露利润的5774%,相当于把1块钱的生意吹成了57块。

为了给这些虚假交易披上合法外衣,金通灵在2018年以7.85亿元高价收购了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邵耿东原本是无锡锅炉厂的高管,在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收购完成后,上海运能及其子公司江苏运能却成了金通灵造假的白手套,通过伪造工程进度表、虚构客户交易等方式,帮助母公司调节利润,上海运甚至还能超额完成业绩承诺,但实际上,这些利润大部分都是假的。
如此明目张胆的造假行为能够持续六年之久,中介机构的默契配合功不可没。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年报审计机构,连续六年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对明显的财务异常视而不见,华西证券、国海证券等保荐机构在定增和发债项目中,也没有履行应尽的尽职调查义务。这种集体失职的状态,直到2023年江苏证监局介入调查才被打破。

财务造假的最终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公司发展,而是为了套现获利,金通灵的大股东们深谙此道,早早就规划好了退路。

实际控制人季伟兄弟在2018年底就开始筹划退出,先是试图将控制权转让给陕西国资,失败后又火速转向南通国资委,以3.75亿元的价格转让了7.18%的股份,并让出了表决权。
2020年,季伟兄弟又向南通国资委转让了7028万股,套现3.15亿元,2022年至2023年,两人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再次套现1.3亿元,而金通灵的股价却在此期间跌去了80%。
作为上海运能的实控人,邵耿东在金通灵收购案中赚得盆满钵满,他不仅拿到了2326万股金通灵股票,还在限售期满后火速减持,其他股东也不甘落后,季伟的亲属徐焕俊在2018年就减持至少530万股,多家信托和私募基金也在股价崩盘前纷纷撤离。

这些大股东的套现与普通投资者的惨烈损失形成鲜明对比,在金通灵造假期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超过80%,无数散户的血汗钱就这样灰飞烟灭,当这些内部人士套现离场时,金通灵的财报仍然光鲜亮丽,丝毫没有暴露出任何风险信号。

2024年,监管部门终于对金通灵造假案亮出了罚单,公司被责令整改,吃了150万元的罚单,时任董事长季伟更是被重罚200万元,这处罚看似严厉,但跟公司造假11亿、股东套现4亿的规模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介机构的处罚,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被暂停半年证券业务资格,这可是注册制实施以来头一遭,华西证券等几家券商也挨了深交所的通报批评。
与此同时,10名投资者已对金通灵及相关中介机构提起诉讼,索赔金额75.64万元,虽然这个数字相对于投资者的整体损失只是九牛一毛,但好歹迈出了法律维权的第一步,在以往这类案件中,小散们往往只能自认倒霉,这次诉讼开了个好头,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受害者加入索赔队伍。

为什么大股东能够如此轻松地通过财务造假推高股价,然后高位套现?为什么中介机构能够长期对明显的造假行为视而不见?为什么监管总是在投资者损失惨重后才姗姗来迟?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当前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之中。
要根治这种乱象,仅靠事后的罚款和退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更严格的事前预防机制,完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减持制度,强化中介机构连带责任,加大对财务造假的刑事处罚力度等,同时也要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更便捷有效的维权渠道,让造假者真正付出应有的代价。


在资本市场中,光鲜的财报数字背后可能暗藏陷阱,动听的故事里也许满是谎言,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既要对市场保持信心,也要对风险保持警惕,毕竟,当大股东们忙着数钱离场时,最后接盘的往往是最缺乏信息优势的散户。
这场持续六年的资本闹剧最终会如何收场?投资者的损失能否得到合理补偿?这些问题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但如果不对现有制度进行深刻改革,类似的剧情还会在其他上市公司不断重演。

公司快评|金通灵连续六年造假被惩处 不应只罚款了之——每日经济新闻2023-11-21

咋“挣”10个亿?解密金通灵巨额财务造假“三步曲”——李代桃僵、无中生有、金蝉脱壳——每日经济新闻2024-02-21

海量财经|金通灵财务造假案余震:和中介机构一起成为被告,面临民事追责——大众日报2024-12-17

金通灵6年造假事发,四家券商及一家会计所被处分——中国新闻网2024-05-15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