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击落7架美无人机,胡塞发言人用一句中文,说出万千人的心声

石江月 8小时前 阅读数 15 #军事

近日,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准将在社交媒体上,罕见用中文发布了一则颇具象征意味的发言:“以信仰为盾,可碎美式万钧”。

【胡塞武装发言人社媒截图】

另外,叶海亚还配了一段带中文字幕的发言视频。在这段视频中,叶海亚身后的话筒摆放格外引人注意,C位几个话筒上赫然印有中国人非常熟悉的几个媒体的标志。

从传播角度看,叶海亚选择用中文发帖这件事本身就不是随意为之。在当前中东局势一团乱的情况下,胡塞此举显然意味深长。

日前,胡塞方面宣布再次击落了一架美军MQ-9“死神”无人机。据报道,这款美制攻击无人机是美军最“烧钱”的装备之一,造价高达3200万美元,具备全天候侦察、远程打击、高空隐蔽等多重战场优势,是美军用于斩首行动的主要武器。

从2002年开始,MQ-9就在也门执行高强度监控和打击任务。过去由于技术差距,美制无人机几乎“天上来去自由”。

但近年来,胡塞武装显著提升了防空作战能力,自2024年以来击落的无人机数量已达22架,在过去的短短一个月内更是连续击落7架,可谓战绩斐然。媒体报道称,胡塞方面甚至还为此专门制作了一首名为《没用》的歌曲,嘲讽MQ-9“战力糟糕”。

【美军MQ-9无人机】

对美军而言,这无疑是一次经济和军事战略上的双重打击:

首先从经济角度讲,粗略统计,不到一年半时间,美军在也门上空已损失数十架飞机,既有遭己方误击坠海的F-18E/F舰载机,也包括MQ-9“死神”等无人机,累计价值或已接近7亿美元。

这些高昂的损失不仅意味着美国纳税人的大笔资金浪费,也对五角大楼的军事预算形成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在当前特朗普政府不断削减美国国防预算的背景下,五角大楼更是“压力山大”。

而从军事战略角度看,美国长期标榜自身为“全球第一军事强国”,其战力、装备与情报体系均处于世界领先。

然而面对装备简陋、资源有限,甚至被称为“拖鞋军”的胡塞武装时,美军却三番四次地丢脸出丑:不仅无人机频频被击落,就连部署在红海区域的航母打击群也频繁受到火箭弹和巡航导弹的威胁。

这种实力和结果落差悬殊的情况,对美军士兵与指挥系统而言,是一次实打实的士气打击,也让美军全球威慑力的“神话”逐步破灭。

从更深层次看,这场代价极高的军事对抗,更加凸显出美国在中东长期深度介入所引发的战略困境。面对熟悉地形、具有游击作战经验、政治意志坚决的胡塞武装,美军虽拥有制空权,却并未将其转化成完全的战场控制力,这不仅让外界质疑其军事效能,也动摇了其在地区盟友中的威望。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即便胡塞近期战果不小,但其处境依然非常危险。不仅需要面对来自美军的持续施压,同时以色列的军事打击威胁也在增强。以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期表示,已准备对胡塞的导弹袭击做出“强力回应”。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称将对胡塞做出“强力回击”】

以色列媒体称,自3月18日重启对加沙的军事行动后,胡塞方面已向以色列发射了逾20枚弹道导弹和多架无人机,虽大部分被拦截,但以色列方面已明显表现出军事升级的趋势。

在这种局势下,胡塞武装以中文表达其“信仰与决心”,或许是一次“有意为之”的外交动作,意在对外界传递出两个信号:一是表明自身不惧威胁,坚决斗争到底;二是希望借中国在中东事务中日益增强的外交影响,获得道义上的呼应甚至间接庇护。

当前,中东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中国近年在中东地区积极促和,成功斡旋沙特与伊朗复交,也为巴以和平提供平台,显示出强大调解能力。

在这种背景下,胡塞武装特地用中文发声,颇有一种打“感情牌”的意思,其最终目的既不是寻求中方的直接军事援助,也并非是想拉中国“下场”,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大影响力,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理解。

从中国角度来看,坚持“劝和促谈、不选边站队”是我们的一贯立场。此次胡塞武装用中文发声,意味着在中东各方势力心中,中国值得信赖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未来中东局势仍将充满不确定性,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中国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中国,既不是搅局者,更不会袖手旁观,而是以劝和促谈的姿态,稳步推动“和平回归”。

而对于那些仍幻想用强权手段干涉它国内政的“霸权”来说,这句“以信仰为盾,可碎美式万钧”,不仅是胡塞武装的呐喊,也可能是中东各方势力,对强权干涉者响起的一声当头棒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石江月

石江月

深度防务分析,看西方如何评论中国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