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痛风石,到底该不该手术?

风湿医生杜爱华 4天前 阅读数 21 #健康

痛风石,作为痛风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常常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当这些坚硬的结节出现在关节周围、耳廓等部位时,患者往往会陷入纠结:长了痛风石,到底该不该手术呢?今天,作为医生,就来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1、痛风石究竟是什么?

痛风石,其实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长期处于高水平,尿酸盐结晶在皮下、关节周围等部位不断沉积而形成的结节状物质。这些结节刚开始可能较小、质地较软,随着时间推移,体积逐渐增大,质地也愈发坚硬。痛风石可出现在全身各处,最常见的为关节及关节周围、皮肤、耳廓等。外观为隆起的大小不一的结节,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结节体积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大,质地逐渐变硬。痛风石表面菲薄,可发生破溃,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不易愈合,但较少继发感染。痛风石局部多不伴有疼痛症状,但当出现痛风发作时,亦表现为持续红肿、疼痛。

2、手术的优势

快速缓解压迫与改善功能:当痛风石较大,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影响关节正常活动时,手术切除痛风石能迅速减轻这种压迫,让关节功能得到改善。比如,若痛风石长在手腕关节附近,压迫了神经,导致手部麻木、无力,手术去除痛风石后,神经压迫解除,手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有望恢复。

改善外观:对于一些长在体表明显位置,如耳部、手指关节等的痛风石,手术切除可以让外观得到极大改善,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

3、手术的弊端

手术风险:任何手术都伴随着一定风险,痛风石手术也不例外。术中可能出现出血情况,术后伤口存在感染风险,由于痛风患者本身的代谢问题,伤口愈合往往比正常人更慢,甚至可能出现伤口长期不愈合的情况。

痛风石复发:手术只是去除了已经形成的痛风石,如果术后患者血尿酸水平依然居高不下,没有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尿酸稳定在正常范围,新的尿酸盐结晶还会继续沉积,痛风石很可能再次出现。

无法根治痛风:痛风的根本原因是尿酸代谢紊乱,手术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它只是一种针对痛风石这一局部表现的治疗手段,术后仍需对痛风进行系统治疗。

4、哪些情况适合手术?

严重影响关节功能:当痛风石导致关节严重畸形,活动严重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无法正常行走、握拳等,经评估后手术切除痛风石,配合后续康复训练,可能改善关节功能。

压迫重要结构:若痛风石压迫神经、血管,引发肢体麻木、疼痛、血液循环障碍等症状,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干预是必要的。

痛风石破溃不愈合:痛风石表面破溃,长期不愈合,有引发感染扩散等风险时,可考虑手术清创等处理。

5、哪些情况不建议手术?

痛风石较小且无症状:如果痛风石体积很小,没有对关节功能、外观等造成影响,通过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部分痛风石有可能逐渐缩小甚至溶解,此时不建议贸然手术。

患者身体状况差:如果患者年龄较大,合并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创伤,手术风险过高,也不适合手术治疗。

温馨提醒:

总之,长了痛风石是否要手术,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医生综合患者痛风石的大小、位置、数量,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血尿酸控制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无论是否选择手术,控制血尿酸水平始终是痛风治疗的关键。通过低嘌呤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以及必要时合理使用降尿酸药物,将血尿酸长期稳定控制在理想范围,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痛风石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风湿医生杜爱华

风湿医生杜爱华

杜爱华大夫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