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朝鲜偷偷塞钱给导游后,她突然掏出这个东西…中朝友谊太催泪!

百姓识天下 3天前 阅读数 0 #社会

凌晨五点,平壤火车站台飘着细雪,23岁的金英姬穿着墨绿制服朝我们小跑而来。这位会唱《茉莉花》的平壤旅游大学毕业生,用带着东北腔的中文说出第一句话就逗乐全团:"欢迎来到没有雾霾的社会主义乐园!"

在开往妙香山的专列上,金导给我们上了第一课:"朝鲜导游有三不带——不带手机、不带私心、不带资本主义习气。"她指着胸前的金日成徽章认真解释时,阳光正好掠过她洗得发白的手套边缘。

但真正的震撼发生在羊角岛酒店。当我试图帮清洁工阿姨提行李时,对方像触电般退后三步,深深鞠躬后飞速离开。"朝鲜服务人员严禁收小费。"金导压低声音说,"去年有个法国人硬塞美金给门童,结果孩子被送去再教育了。"

在平壤第一百货的涉外柜台,金导的职业素养遭遇最大考验。玻璃柜里标价280元人民币的"春香牌"口红,相当于她三个月工资。当上海阿姨们围着试用装啧啧称奇时,她悄悄把我拉到角落:"其实我们结婚时才舍得买,一支能用十年。"

这个细节让我彻夜难眠。次日参观金日成花温室时,我故意把钱包"遗落"在长椅上。没想到金导追出三百米归还,额角汗湿的刘海下,金日成徽章闪着纯净的光。

转折发生在临别前夜。当我们把凑的500元人民币塞给她时,这个在讲解核试验基地时都镇定自若的姑娘,突然抖得像风中的银杏叶。"要交给国家…"她反复念叨着,却把信封紧紧捂在朝鲜民族服饰的宽大袖子里。

第二天过关前,金导破天荒主动拥抱了每个人。我的羽绒服口袋里突然多出个油纸包——打开是半块压变形的牡丹峰巧克力,和一张用口红写在烟盒纸上的汉字:"钱已交党费,情谊永不忘。"

半年后,我竟在丹东口岸重遇金导。她带着首批赴华考察的朝鲜导游团,胸前的徽章换成了中朝友谊纪念章。"现在可以正大光明学微信支付啦!"她晃着新买的华为手机,突然从包里掏出个绸布包——里面整整齐齐码着20支春香口红。

"这是用你们给的钱买的教材。"她指着口红底部的批号,"中国朋友教会我们,真正的友谊不是施舍,是互相照亮。"

夕阳把鸭绿江染成金红色时,金导忽然轻声哼起那首《阿里郎》。此刻我们终于读懂,为什么朝鲜导游从不说"谢谢惠顾",只会说"同志,革命路上见"。

春天,我收到从新义州寄来的包裹。褪色的军用帆布里,20支口红捆成火炬形状,附信上写着:"送给中国姐姐们,这是新时代的春香。"或许这就是中朝友谊最朴素的注脚——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唇齿相依的暖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百姓识天下

百姓识天下

年轻时曾在朝鲜生活过5年,有多位朝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