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史料才知道:袁绍手下五大名将,为首者是为何不是颜良而是淳于琼?

半壶老酒半支烟 4天前 阅读数 27 #历史

作为董卓之后最强大的诸侯,袁绍在官渡之战时的兵力是曹操的十倍,这一点连荀彧也不得不承认,他在写信鼓励曹操继续作战的书信中是这样说的:“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荀彧这番话说得很清楚:曹操的兵力只有袁绍的十分之一,能打成战略相持已经很不错了,现在正是出奇计取胜的好机会。

袁绍兵多将广,孔融在曹操迎战袁绍前,就曾经说过袁绍很难击败:“袁绍士广民强。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臣也;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世之名将。”

孔融提到的袁绍“五大名将”都是纯武行,但却并不是袁绍仅有的五个能带兵之人,所谓的“谋士”郭图、田丰等人,也是有本部人马的。

《三国志》和《魏晋春秋》:“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绍疑(沮授)焉。乃分监军为三都督,使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遂合而南。”

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中,淳于琼的排名是在颜良之前的:“(建安五年)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

白马之战,颜良被关羽在万马军中刺杀,文丑也在延津口殒命,而淳于琼却是后来在乌巢被曹操擒斩,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袁绍麾下的“五大名将”,为首者是颜良还是淳于琼?关羽在白马坡为何是斩颜良而不是斩淳于琼?颜良被刺杀的时候,郭图和淳于琼在干什么?当时的白马之战,颜良和淳于琼,谁是中军主将、谁是先锋大将?

我们细看《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引的史料,就会发现颜良文丑居然没有在正史中说过一句话,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地位不是极高,所以在袁绍面前说不上话,所以史书也懒得记载。

颜良文丑一言不发先后授首,淳于琼却跟郭图一样,是给过袁绍一些建议的,当年沮授建议袁绍把汉天子刘协掌握在自己手里,“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结果有人提出相反的意见:“郭图、淳于琼曰:‘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

不管郭图淳于琼说得对不对,袁绍都是听了他们的建议而否决了沮授,并剥夺了沮授的兵权分给了郭图和淳于琼,在这场事关袁绍兴亡的重要争论中,颜良文丑是什么态度,似乎没有人在乎。

淳于琼和颜良谁在袁绍阵营地位高,或说谁是袁绍首席大将,咱们还是看看曹操给汉献帝刘协上表报功时是怎么说的。

《汉献帝起居注》收录了曹操的表章,起居注是什么,就不用笔者详细解释了,历朝历代为前朝修史,起居注就是主要依据。

曹操的表章先是举报袁绍的不忠不法之行,看来曹操也是喜欢打小报告的:“大将军邺侯袁绍前与冀州牧韩馥立故大司马刘虞,刻作金玺,遣故任长毕瑜诣虞,为说命录之数。又绍与臣书云:‘可都鄄城,当有所立。’擅铸金银印,孝廉计吏,皆往诣绍。从弟济阴太守叙与绍书云:‘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神应有征,当在尊兄。南兄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则北兄长,以位则北兄重。便欲送玺,会曹操断道。’绍宗族累世受国重恩,而凶逆无道,乃至于此。”

然后曹操报功:“与战官渡,乘圣朝之威,得斩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首,遂大破溃,绍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余级,辎重财物巨亿。”

官渡之战,曹军斩杀袁绍大将八名,只有淳于琼出现在曹操的表章中,其余七个,应该就是颜良、文丑等辈,曹操只提淳于琼而不提颜良文丑,很显然是颜良文丑的地位和名气不如淳于琼。

受《三国演义》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淳于琼就是个贪杯误事的“乌巢酒徒”,可能不知道淳于琼的地位曾与曹操、袁绍持平,《后汉书·卷八·灵帝纪》和《山阳公载记》记载:“中平五年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

淳于琼跟曹操袁绍原本是平级战友,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他跟了袁绍却不跟曹操,被曹操在乌巢生擒后,原本是有活命机会的——当时他并没有喝醉酒,而是摆好阵势迎击曹操:“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

袁绍的救兵迟迟不来,淳于琼支撑不住,被曹操放火攻破临时建立的迎战,其部下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全部战死,淳于琼也在战斗中丢了鼻子,估计是白刃格斗时被砍掉的。

颜良文丑字什么,在史书中没有记载,淳于琼字仲简却是有据可查的,那一仗足足打了一整天:“曹操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夜得仲简,将以诣麾下,公谓曰:‘何为如是?’仲简曰:‘胜负自天,何用为问乎!’公意欲不杀。”

曹操不想杀老战友淳于琼,叛徒许攸却从旁使坏:“明天淳于琼照镜子,肯定忘不了你的‘恩德’!”

从上面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淳于琼的鼻子不是曹操下令割掉的,曹操也没想杀淳于琼,是许攸这个叛徒实在太坏,而淳于琼也没有叩首乞降。

其实我们从关羽阵斩颜良的过程中,也能看出袁绍麾下大将的排序:郭图、淳于琼、颜良都在白马坡前,肯定是颜良站位靠前,这才被关羽突袭斩杀,而郭图和淳于琼位在中军,所以才能败退逃生——真正的高级将领或一军主帅,可不是那么好杀的,刘备、曹操、孙权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拿起刀枪去搏战,除非是在他们当中下级军官的时候。

淳于琼和颜良文丑谁的地位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关羽斩颜良而没有杀淳于琼,是不屑杀还是杀不掉,那更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那么在您看来,袁绍麾下这五个有名的大将,按照当时在军中的身份地位排序,淳于琼是位居第一,还是在“河北四庭柱”之下只排第五?

这里顺便说一下,所谓的“河北四庭柱”之说,既不见于《三国志》也不见于《三国演义》,那是张国良在《评话三国》中的发明,熟读三国史料的读者诸君,是不是还知道淳于琼的更多资料和故事?淳于琼是怎样一个人?他跟麹义相比,哪个更厉害?

评论列表
  •   薏蒄琴绣  发布于 2025-05-06 16:10:15  回复该评论
    淳于琼没有单挑或冲阵纪录,所以什么段位真不好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半壶老酒半支烟

半壶老酒半支烟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