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邓颖超去体检,查出盆腔内似有异常,周恩来:如实告诉她

烟雨南水云间 4天前 阅读数 13 #历史

人们常说:

我就羡慕那成双的鸳鸯,对神仙生活可不眼红。

要说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的爱情,这句话形容得最贴切了。他们在一起的日子里,发生过好多动人的故事。

快乐、悲伤、还有那些未能如愿的事,全都搅和在一块儿……

【周总理和邓颖超的一次出国轶事】

1950年那会儿,国家刚成立没多久。

那时候,出国可不是件小事,不管是去参加会议还是处理公务,周总理都会亲自找即将出国的人员聊聊天,交代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这次,邓颖超要替咱们中国妇女去国外参加一个大型会议。虽说邓颖超和周总理是夫妻,但发言这事儿,还是得按老规矩来办。

那天晚上十点钟,邓颖超准备坐火车去国外。可都过了八点了,周总理还是一点想跟邓颖超说话的意思都没有,一个劲儿地忙着手头的工作。

邓颖超心里挺踏实的,她了解那个老规矩,周总理从来都不会忘掉。要是8点没来,那就等等9点,反正周总理肯定会找她聊聊的。

真没想到,都到晚上9点多了,周总理那边还没动静,像是没打算找邓颖超聊聊。邓颖超心里那个急啊,实在忍不住了,直接就走到周总理门口,一把推开门,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就问:

“为啥别人出国时你都找他们聊天,轮到我出国了,你咋就不来找我聊聊呢?”

周总理没瞧邓颖超一眼,话也懒得讲,只是挥了挥手,让邓颖超赶紧出去,别妨碍他办公。邓颖超心里不悦,转身就离开了房间,动手收拾行李,打算自个儿走。

没多久,邓颖超就打算动身去北京火车站了。

邓颖超正准备走时,周总理也从屋里出来了,说他刚忙完手头的事,要亲自送她去火车站。邓颖超这时还在气头上,没跟周总理说话,就让他这么跟着一起往火车站走。

到了火车站,邓颖超没吭声,直接上了火车,开始摆弄行李找了个座儿坐下。周总理紧跟着也上了车,说还想再陪陪邓颖超待一小会儿。

邓颖超表面上板着脸,但心里头其实偷偷乐了一下,心想:还不是你周恩来憋不住要行动了?看来,终于要跟她聊聊出国那些事儿了,赶紧安排一下吧。

没想到,周总理愣是一句不提出国的事儿,反倒和邓颖超聊起了家里的琐事。邓颖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遍遍给周总理使眼色,提醒他该说正事了,可周总理就像没看见一样,就是不上道。

火车眼看就要启动了,邓颖超赶紧告诉周总理得赶紧下车了。但周总理好像完全没注意到,还在不停地聊着别的话题。

没多久,火车轰隆隆地开动了!

邓颖超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下可好,想下车都没门儿了。这可是在开往国外的火车上,下一站离北京远着呢。这么一想,邓颖超恼火地说:

你磨蹭个啥,现在闹大了吧,满意了?

周总理实在是憋不住了,便笑着澄清说,他刚才那是在逗乐呢。说实话,他正好得去天津处理些事务,已经跟天津市委打过招呼,让铁道部门多加了一节车厢,等火车到了天津,他就会在那节车厢里下车。

邓颖超有点无奈又带点笑说:

“喂,你之前咋不告诉我呢?”

周总理乐呵呵地说,他和邓颖超平时太忙,都没空多聊天,这次能一块儿说说话,好好聊聊,聊它个几小时。当然啦,在路上,周总理也没忘了重要的事儿,他先跟邓颖超交代了出国要注意的一些细节。等正事说完,夫妻俩又开始聊起了家里的日常琐事。

这趟旅行,真的太让人难忘了!

【周总理吩咐李富春脚步轻一点】

跟周总理相处时,他有时候会表现得像个顽童,特别调皮。但说到邓颖超的身体状况,周总理从来都是非常上心,一点不含糊。

有阵子,邓颖超身体状况欠佳,晚上老是睡不着,可能是到了更年期的原因吧。

周总理特别心疼他老婆,晚上开完会回家,离家还有段路呢,他就让司机停车熄火,说要自己走回去,生怕车子的动静把邓颖超给吵醒了。

有一晚,周总理把几位副总理叫到了西花厅,打算开个会。他在家里头耐心地候着大家,邓颖超呢,早就歇下了。

就在这时,周总理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他自觉放低了声音,但旁人并未察觉。怕惊扰到小超,周总理二话不说,立马站起身,迈步往门外走,打算亲自去迎接大家。

不出所料,周总理一露面,就看见李富春已经先到了。他瞅了一眼,发现李富春脚上蹬的是皮鞋,心想:这要是在地板上走来走去,咯噔咯噔响,准得把小超给吵醒。

周总理赶紧走上前,悄悄告诉李富春要跟他一起走,他们打算抄后院的小路去会议室。李富春凑近后,周总理指了指他的皮鞋,说:

小声点,别吵醒小超,她最近身体不太舒服。

李富春并没觉得有啥不对劲,很爽快地点了点头,脚步也变得轻轻的,跟着周总理往会议室走。其他人也一个个来了,都按照周总理的“意思”,走路都小心翼翼的。

1960年夏天的时候,邓颖超像往年一样,去做了年度体检。

没想到,医生在她的盆腔里查出了不对劲。里面长了个跟拳头差不多大的硬疙瘩,看起来像是恶性肿瘤。大伙合计了一下,赶紧把这事儿跟周总理说了。

周总理知道这事儿后,好一会儿都没说话,最后他还是开了口:

直接跟她说实话吧,她会合理处理的。

大夫们全都摇头不同意,觉得要是把病情的严重性直接告诉病人,会让病人吓得不行,整天忧心忡忡,这样对身体康复反而没好处。

不过周总理深信,他的小超是个顶天立地的革命斗士。病痛确实缠身,但逃避绝非出路。得鼓起勇气去面对,跟它斗一斗,这样才能打败病魔。

周总理那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真的让医生们都很受鼓舞。邓颖超呢,也真的就像周总理说的那样,面对病魔,她一点也没退缩,特别勇敢,非常镇定。

第二天中午,周总理自个儿把医生们请到了家中,他想让医生们赶紧准备手术,把手术计划都弄得妥妥当当的。医生们心里头那个感动啊,真没想到周总理平时那么忙,居然还能把这事儿安排得这么周到细致。

大夫们准备就绪后,很快就挑了个日子给邓颖超做了手术。好在结果不错,发现不是啥坏东西,就是个卵巢囊肿,手术做得特别顺利。

知道小超的手术挺顺利,周总理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不停地说小超真是个勇敢的孩子。邓颖超呢,也是一直紧紧抓着周总理的手不放。

这对夫妻,总算是又一次挺过了一个大挑战。

【周总理抱病执意参加贺龙的追悼会】

很快,1972年就来到了眼前。

这一年,周总理不幸查出了癌症。医生们迅速制定了手术计划,并且给周总理做了第一次手术。还好手术挺顺利。邓颖超在手术室外面等得心焦,听到手术成功的消息,这才松了口气。毛主席知道后,也专门打来电话,说:

大夫真的很棒,真心谢谢你们。

邓颖超一听毛主席的祝福,眼眶立马就湿了。这些年里,啥难关她都挺过来了,没掉过一滴泪。可这回,毛主席一说那话,她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她心里挂念着恩来,就跟恩来时刻担心她一样。

做完手术后,周总理身体渐渐好转,他在玉泉山静养了二十多天,然后就又回到工作岗位上了。

由于工作繁忙,周总理只能抽空去做化疗。但这种治疗方式,效果微乎其微。所以在那之后的几年,周总理的病总是时好时坏,差不多每40天就得动一次手术。

1975年6月9号那天,中央给贺龙元帅办了骨灰安置的庄重仪式。

出乎意料的是,周总理不顾病痛,坚决要去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贺龙元帅举行骨灰安放仪式。那会儿,他刚刚出院,身子骨弱得很,大伙都劝他别在炎炎夏日里奔波去吊唁,但周总理心意已决,非要亲自到场不可。

不一会儿,邓颖超就陪着周总理走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周总理还是跟平常一样,衣服穿得板板正正,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特别干净利落。不过,能看出来周总理老了很多,身子骨也瘦了不少,整个人显得特别疲惫。

瞧着以前精神焕发的周总理,现在变得这么瘦弱疲惫,大伙儿心里头都不好受,难过得很。

下车以后,周总理在邓颖超的帮扶下,慢慢走到了会场的签到地方。接着,周总理的手抖得很厉害,但他还是特别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签完到后,周总理就往休息室走,想去找贺龙的夫人薛明。那时候,薛明正在隔壁休息室歇着呢。一听大家伙儿说周总理到了,薛明赶紧起身,出门去迎周总理。

一瞅见周总理,薛明心里头那股子劲儿就绷不住了,直愣愣地跑过去。周总理呢,也是一把攥住了薛明的手,眼泪直往下掉,哽咽着说:

薛明这事儿,我真是没照顾好他,感觉挺对不起他的!

说完,周总理忍不住哭了出来,他那瘦弱的身躯也跟着不停地哆嗦。看到这一幕,在场的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贺龙的女儿见状,赶紧走上前去扶住周总理,连声劝他要多注意身体。

听到这话,周总理叹了口气,说自己剩下的时间也不多了。

听到周总理这番言语,大伙儿心里都难受极了,没人愿意听见周总理这么说,大家都盼着周总理能快点康复。

从贺龙元帅的告别仪式回来后,周总理又一次进了医院,接受必要的治疗。

9月20号下午,医院给周总理安排了住院期间的第四次大型手术,目的是要切除掉已经扩散的肿瘤。以前每次手术前,周总理都挺平静的,啥特别动作都没有。但这回不一样,手术前他突然走进卫生间,而且在里面待了很长时间。

邓颖超心里清楚,周恩来是怕他自己没法挺过这场手术……

手术马上就要开始了,周总理又躺回了病床上,他让旁边的工作人员赶紧把小平同志找来。

邓小平就站在门外耐心等着,一听到周总理叫他,他立刻就迈进了病房,伸手握住了周总理的手。周总理呢,也使劲抓着邓小平的手,仿佛使出了浑身的劲儿,大声说道:

小平同志,经过这一年多的共事,我发现你的能力确实远超于我。

听到周总理这么说,邓小平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他赶紧把头转向一旁,生怕眼泪掉下来被周总理瞧见,又让他多一份忧虑。

尽管如此,周总理依然发现了……

【毛主席只同意周总理的第二个遗嘱】

这次手术,已经是第四回了,好在终于成功了。

可是,这份胜利却让所有人心里都不好受。周总理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而这种每况愈下的情况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但谁也不愿意去深想。

邓颖超现在可忙了,每天都会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周总理。她心里其实明白,只是不愿承认,恩来的日子不多了。她就想着能多给恩来一些温暖和宽慰,让他好受点。

新的一年又悄无声息地来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新的一年就到了。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和可能。去年的事情仿佛还在眼前,但现在已经翻篇,我们要迎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新的一年,要更加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1976年1月7号那天,周总理情况不妙,陷入了深深的昏迷。医疗团队的专家们都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进行抢救。到了晚上11点钟,周总理竟然又轻轻地把眼皮掀开了条缝,他让旁边的人过来说了几句话。

我这没啥要忙的了,你赶紧去照看其他生病的同志,他们那边更缺人手,需要你赶紧过去帮忙。

这句话,是周总理临终前的遗言!

1月8号早上9点57分,周总理的心脏不跳了,他就这样永远地告别了他深深热爱的党和人民。

周总理离世后,一直给他理发的朱殿华老师傅被叫来给总理做最后的仪容整理。朱师傅瞅着总理那长长的胡子,又看了看那双熟悉的眼睛,只是现在再也不会睁开了。朱师傅心里头那个难过啊,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他知道,这是最后一次给总理剪头发了,他得好好给总理整整容。

不久,中央的大领导们陆续走进了周总理的病房,跟他做了最后的道别。

邓颖超瞧见大伙儿都到齐了,硬是把伤心劲儿憋了回去,借着这个当口,跟大家说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其实是周恩来在世时,头脑清醒那会儿,特意叮嘱她一定得办好的。

大家擦干泪水,朝邓颖超点了点头,意思是让她说,邓颖超便开口讲道:

第一个吩咐,别搞那种遗体告别仪式了。

第二个条件是,别办追悼仪式。

第三个条件就是,别保留骨灰了,直接撒到咱祖国的大地上头。

听到邓大姐那三条提议,现场的人立马都摇头表示不接受。邓小平首先站出来,明确表示他不同意,然后声音有点哽咽地说,遗体告别和追悼会这两个得办,骨灰也得留着。不然的话,全国的老百姓肯定不会答应,大家心里都不会愿意的。

邓颖超坚决地说,这是恩来留下的心愿,她无论如何都要帮他实现。

大家意见不合,最后商量着把这三个请求告诉毛主席,让他来定夺。毛主席听完这三个请求,心里挺感动的,他知道这是周总理最后的心愿,得帮他实现。但毛主席也明白,这么做可能会让很多人,包括老百姓都不乐意。

最后,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眼里泛着泪光,只答应了第三个条件,那就是希望自己的骨灰不要被保留,而是撒遍祖国的每一寸土地。至于遗体告别和开追悼会这两件事,他坚持要做,因为这也是老百姓心里所想的。

邓颖超眼里闪着泪花,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毛主席的那个重要决定。

1月9号一早,全国广播了周总理离世的消息。大伙儿一听,心里头直犯嘀咕,都不愿意相信,到处找人确认这事儿是真是假。

事情传着传着,从一个人到十个人,再从十个人到上百人,大家终于不得不面对这残忍的事实,心里头也慢慢承认了:

周总理确实已经离开了我们。

那时候,全国沉浸在悲痛之中,人人眼泪汪汪,谁也没想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竟然就这样永远地走了,离开了我们所有人。

1月11号那天,周总理的遗体被护送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从北京医院出发,一辆载着周总理遗体的车子缓缓驶向八宝山。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自发地跑到街上,想要送别周总理。十里长街的两边,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群。每个人都悲痛欲绝,大声哭着喊着,要送周总理最后一程。

没多久,遗体就被送到了八宝山。当亲眼目睹周总理的遗体缓缓推进焚化炉的那一刻,一向坚强的邓颖超终于崩溃了,她大声哭喊着:

周恩来,咱俩再也见不着面了。

现场的工作人员瞧见这一幕,眼泪都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全被这股哀伤的气氛给包围了,眼泪根本停不下来。

1月14号那天,周总理的骨灰被护送到了人民大会堂的台湾厅。邓颖超一听说是台湾厅,心里头立马就懂了中央的一片深意。

周总理在世时,心里头一直惦记着祖国啥时能统一。但遗憾的是,他没能亲眼看到这一天。现在,他的骨灰在台湾厅放一晚,也算是圆了他生前希望祖国统一的梦想。

缅怀周总理,心里一直记挂着您,我们真的很想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烟雨南水云间

烟雨南水云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