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拉莫德史上最详细介绍,真实效果分享
一,艾拉莫德是一种什么药物?
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领域,有一种药不得不提,叫做“控制病情药”,俗称DMARDs 。这类药物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核心,他能真正起到阻止关节破坏,预防疾病进展的目的。
DMARDs药物区别于激素、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虽然后者可以快速镇痛,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但激素、止痛药并不能阻止类风湿的关节破坏。换言之,即使你使用了激素、止痛药,暂时把疼痛控制住了,你的关节可能还是在不断地破坏。但如果是使用了DMARDs做到了“不肿、不痛”,那类风湿病情很可能是真正的停了下来。
所以,要问艾拉莫德是不是治疗类风湿的好药,首先要看它是治疗类风湿哪一类的药——很显然,它属于“控制病情药”(DMARDs),是能起到阻止类风湿病情进展,保护关节的。
控制病情药中,如果去细分,又能细分成三类,一类叫做“传统控制病情药”,一类叫做“生物控制病情药”,也就是所谓的生物制剂;还有一类叫做“靶向控制病情药”,也就是所谓“小分子靶向药”,老百姓一般也把他叫做“口服生物制剂”。
二,艾拉莫德的上市及研发历程
1,日本(2012年):艾拉莫德由日本富山化学(Toyama Chemical,现为富士胶片富山化学)研发,最初于2012年6月获日本药品与医疗器械管理局(PM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成为日本首个获批的合成小分子抗风湿药物。
2,中国(2017年):江苏某药业引进并完成中国临床试验后,艾拉莫德片(艾得辛®)于2017年10月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适应症为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2。
3,美国与欧洲:截至目前,艾拉莫德尚未获得美国FDA或欧洲EMA的正式批准。2021年开展的III期临床试验(NCT04663737)旨在评估其在美国RA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尚未公布3。
4,韩国(2024年):2024年3月,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MFDS)批准艾拉莫德上市,成为继日本、中国后第三个批准该药物的国家。
三、艾拉莫德到底适不适合你
艾拉德莫是一种型新抗炎药物,主要用于疗治类风湿性节关炎。通它过抑炎制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而从减轻关炎节症状,改患善者的生活质。量艾拉莫德独特机制使其关在节炎的治疗中表现出色,成为许患多者的优选物药。
艾拉莫的德主要功效
1. 抑炎制症 - 艾拉莫德通抑过制炎因症子如TNF-α、IL-1β等的产生,有效减轻关节的炎症反应。对于类湿风性关节患炎者,它能显著解缓关节肿胀和疼痛。
2. 艾莫拉德还具有保关护节的作用。它能防炎止症对关节软和骨骨组织的破坏,延疾缓病的进展,护维关节功能。
3. 改善活生质量 - 用使艾拉莫德后,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力都能得到显著善改,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四,类风湿,控制病情药(DMARDs)分类
传统的控制病情药,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他们的本质“细胞毒药物”,属于免疫抑制剂。类风湿的发生、发展,又和淋巴细胞息息相关,而这两种药物,均可以抑制叶酸代谢,阻止淋巴细胞增殖。因此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能起到治疗类风湿,阻止关节变性、破坏的作用。
甲氨蝶呤是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嘌呤和嘧啶的代谢,达到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目的;来氟米特能抑制二氢乳清酸合成酶,抑制嘧啶的全程生物合成,到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目的。两者是通过不同途经,达到同一目的。
可以说,这样的药物应用于类风湿的治疗中,是风湿学科近50年最重要的“突破”之一。
但是这两种药物并非人人有效,且有些患者服用后出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增高),有些患者出现白细胞降低,有些患者因为感染、胃肠道反应、脱发、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不能耐受....
这些药物虽然解决了临床许多问题,但它们仍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要。
艾拉莫德和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是一类药物,均属于“控制病情药”,可以控制滑膜炎症,减少球蛋白生成,阻止类风湿关节炎的进展。与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所不同的是,艾拉莫德并不属于“细胞毒药物”,也不能归为“免疫抑制剂”,对正常免疫影响的更小,安全性相对更高。
五,艾拉莫德的临床试验效果
艾拉莫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风湿药物,是我国原研药品的“骄傲”之一。虽然艾拉莫德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现有证据显示其可以抑制IL-17和NF-κB两大信号通路,产生抗炎效果;可以调节T、B细胞平衡,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抑制破骨、促进成骨、保护软骨;可以影响抗体生成,降低球蛋白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多方面的。
艾拉莫德四期临床研究,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
四期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数据:①艾拉莫德单药或联合治疗活动性RA疗效较好,治疗24周后ACR20达70%以上。(ACR20,是一种缓解率指标,用于评估类风湿的缓解情况)②艾拉莫德单药或联合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安全性高,与艾拉莫德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0.7%,且在老年患者和非老年患者中安全性数据基本一致。
临床使用下来,相较于甲氨蝶呤、来氟米特——艾拉莫德的感染风险更低,针对反复感染(比如反复支气管炎、肺炎、带状疱疹的人群)的具有优势。同时,较之这两种药物,艾拉莫德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较低,降低球蛋白效果满意——针对存在这样问题的人群,我们也经常考虑使用艾拉莫德作为治疗的主力药物之一。
所有控制病情药物均有发生肝损可能!定期监测肝功能对服药的类风湿患者均为必须!
除此之外,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较多,效果在同类药中属于“拔尖”水平。对于经常合并干燥综合征的类风湿来说,我们也常常会考虑使用艾拉莫德。
六,艾拉莫德对于干燥综合征的研究
当然,并非是是说艾拉莫德相较于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或其他类风湿的治疗药物更好。而是他具有的某些特点,可以让我们临床医生有了更多选择。针对存在某些“特质”的患者,可以拥有更多武器,解决既往不能满足的需求,达到优中选优的目的。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艾拉莫德是治疗类风湿的好药吗?
当然是!不过,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等等等,也都是治疗类风湿的“好药”。但前提是,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生能够掌握各种药品的特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量体裁衣”,同时患者能够通力协作很好的配合,恰如其分的制定诊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地监测、评估,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与药物。最终起到又安全又有效,控制好疾病的目的。
甲氨蝶呤和艾拉莫德在类风湿的治疗中都归有一类叫做控制病情药。也就是说这两种药都可以阻止类风湿的关节破坏,保护你的关节功能、预防疾病,往前一步的发展,这也是共同点。
经常有患者咨询问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甲氨蝶呤和艾拉莫德这两种药物哪一种更适合患者?下面进行一下对比:
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相对来说上市时间更早。是公认的经典抗风湿类药物,它可以保护关节、控制病情,一周吃一次也比较方便,价格也比较便宜。但甲氨蝶呤的副作用很大,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包括粘膜损害、骨髓抑制等,还会引起口腔粘膜炎、牙龈炎、舌炎等症状;还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消化道溃疡和出血,同时还会引起骨髓抑制,如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有些人会有皮炎、红斑丘疹、色素异常、沉着等皮肤损害,还有肝肾功能异常。
艾拉莫德上市时间就比甲氨蝶呤晚了,属于后起之秀。它主要有以下的优点:
首先,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比其他的控制病情药要低,对肝脏来说更为友好。
其次,感染的风险要低。比如一些患者动不动就支气管炎。胃炎、感冒等等,那么这些患者就更使用艾拉莫德
最后,我发现艾拉莫德降低球蛋白、降低i g j的效果比较好,还有很多研究发现,他对干燥综合征有治疗效果,所以对于合并干燥综合症且球蛋白较高的类风湿,我们也常常会开艾拉莫德。但艾拉莫德和甲氨蝶呤相比有个缺点即价格会比甲氨蝶呤要高。
其实【医有我伴】想跟大家说的是,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把药物一定要比个高低,药用准了,用对了,才是好药,比如艾拉莫德和甲氨蝶呤,对一些重一点的类风湿,有时我们还会常常把它们联合使用,既增加了控制病情的能力,又利用了艾拉莫德的相对安全性高的优点,这也是我们常用的治疗办法。
七,艾拉莫德的药品使用说明书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mg(1片),饭后服用,一日2次,早晚各1次
服药与进食:饭后服用
不良反应:在国内的Ⅱ、Ⅲ期临床试验中,共有518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了本品。Ⅱ期临床试验有192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了本品。在II期临床试验中:常见药物不良反应(>1/100,<1/10)主要有上腹部不适、氨基转移酶升高、恶心、纳差、皮疹或皮肤瘙痒、头痛、头晕、白细胞下降、耳鸣或听力下降、乏力、腹胀、下肢水肿、心悸、血红蛋白下降、失眠、多汗、呕吐、胸闷、血小板升高、血小板下降、心电图异常、畏寒、嗜睡,精神不佳、双手肿胀、月经失调、牙龈出血、面部水肿。
禁忌:孕妇或有怀孕可能性的妇女。在动物试验(大鼠)中发现本品具有致畸性,可导致早期胎儿死亡率升高以及胎儿动脉血管收缩。 患有严重肝病的患者。由于艾拉莫德有可能引起肝功能障碍的不良反应,所以可能会导致原有肝病进一步恶化。 患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或有消化性溃疡既往史的患者。由于艾拉莫德有可能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不良反应,所以可能会导致原有消化性溃疡进一步恶化。 对本品所含成分有过敏既往史的患者。
注意事项:
1、慎重用药 哺乳期妇女;患有肝病或有肝病既往史的患者;低体重患者;伴有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骨髓功能低下患者;患有肾病的患者。
2基本注意事项: 肝毒性:由于在临床试验中发现氨基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较高,在服用本品前必须进行肝功能检查。大多数氨基转移酶升高为轻度[≤2倍正常值上限,简称ULN],且通常在继续治疗过程中缓解;显著升高(>3倍ULN)不常发生,且通过降低剂量或停药可缓解。大多数患者氨基转移酶升高发生在用药3个月内,服药初始阶段应定期检查血液ALT和AST,检查间隔视病人情况而定。有肝脏损害和明确的乙型肝炎或者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阳性的患者慎用。用药前及用药后每月检查ALT,检查时间间隔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用药期间出现ALT升高,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的原则: 如果ALT升高在正常值上限的2-3倍,在密切监测下可继续给予艾拉莫德,剂量降低至25mg/日。 ALT升高2-3倍正常值上限,如果剂量降低后ALT仍维持在2-3倍正常值上限及3倍以上,须停药,并加强护肝治疗且密切观察。 活动性胃肠道疾病:对于有活动性胃肠疾病的患者慎用,需告知患者一旦发生黑便、贫血、异常胃/腹疼痛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并尽早去医院就诊,一旦确诊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应立即停药并进行对症治疗。 在服用本品前必须进行血液、肾功能等检查。在用药过程中应对临床症状进行充分观察,当发现异常时进行妥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当出现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疾病时,应根据需要中止或暂停本品的使用,并进行妥善处理。 由于有可能会出现间质性肺炎,所以在本品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当出现异常时进行妥善处理。 由于在单独使用本品的临床试验中发现低体重(不足40kg)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当对低体重患者使用本品时,应对患者的状态进行充分观察,当发现异常时进行妥善处理。 由于尚未明确与甲氨蝶呤以外抗风湿药联合用药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需要特别留意联合用药临床观察。 免疫活疫苗:治疗期间接种免疫活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没有临床资料,因此服药期间不应使用免疫活疫苗。
药物过量:对药物过量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尚不明确,禁止以超过1日50mg的用量进行给药。如果剂量过大或出现毒性反应时,推荐给予活性炭或血液透析予以消除。
用药人群:尚未在儿童和青少年对本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足够的和良好对照的研究,且无可靠参考文献。儿童和青少年应避免使用本品。未进行系统的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研究,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普遍降低,在用药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状态进行观察,如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文献报道,在日本以健康成年男子为对象的临床药理试验中,老年人的血浆中药物浓度始终略高于非老年人。虽然在本品单独用药的临床试验中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差异,但在与甲氨蝶呤的联合用药试验中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非老年人。无相关临床试验资料,基于大鼠动物生殖毒性试验结果提示,妊娠期妇女以及治疗期间有生育要求的妇女禁用。无相关临床试验资料,基于大鼠动物生殖毒性试验结果提示,哺乳期妇女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体外试验表明,艾拉莫德对CYP2D6、CYP1A2、CYP2C9、CYP2C19和CYP3A4基本无抑制作用,表明本品不会因抑制上述P450同工酶而对通过这些酶代谢的药物产生影响。 联合用药禁忌文献报道: 本品与华法林联合用药时华法林的作用被増强,进而引发严重出血的病例报告。当患者必须使用华法林进行治疗时,应优先使用华法林进行治疗,禁止给予本品。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文献报道: 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当出现消化道溃疡时,应停止非甾体抗炎药和本品的使用。 与西咪替丁联用:可能导致本品的血浆中药物浓度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当异常出现时,应降低本品用量、停药等措施妥善处理。 与苯巴比妥联用:可能导致本品的血浆中药物浓度降低。
药理作用:艾拉莫德可以抑制胶原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足肿胀,缓解大鼠骨和软骨组织的破坏。艾拉莫德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文献报道,在体外艾拉莫德可以抑制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进而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的生成。艾拉莫德还可以在体外与小鼠和人的B细胞直接发生作用,抑制免疫球蛋白的生成。此外有文献报道,艾拉莫德在体外可抑制纯化的环氧酶-2(COX-2)的活性(IC 50=7.7胆/mL),但对环氧酶-1(COX-1)的活性无影响。
毒理研究:遗传毒性:艾拉莫德的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中国仓鼠肺V79细胞、肺成纤维CHL细胞和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雌性和雄性大鼠在交配前经口给予艾拉莫德,在剂量达60mg/kg/天时(按体表面积折算,约相当于人体推荐剂量的10倍),交配率出现下降。在胚胎发育阶段,雌性妊娠大鼠经口给予艾拉莫德60mg/kg/天,胎仔的成活率明显减少。雌性大鼠在 围产期经口给予艾拉莫德,当剂量等于或大于30mg/kg/天时,仔鼠出现体重増长缓慢,生理和神经发育延缓。 致癌性: 小鼠2年致癌性试验 B6C3F1小鼠采用掺食法连续给予艾拉莫德70、200、700mg/kg2年,结果显示:在200mg/kg以上剂量可见动物摄食量降低、体重増长受抑制以及存活率降低。在70mg/kg以上剂量可见恶性淋巴瘤发生率随剂量増加而升高。艾拉莫德给药组以及对照组动物中,给药79周后死于恶性淋巴瘤的比例均较高。艾拉莫德给药组出现的恶性淋巴瘤的组织类型与对照组一样,都以滤泡中心细胞性淋巴瘤为主,发病过程与B6C3F1小鼠自发的恶性淋巴瘤相同。艾拉莫德给药组中观察到的恶性淋巴瘤是一种由小鼠白血病病毒所引起的多发于高龄期B6C3F1小鼠的肿瘤,艾拉莫德可提高其发生率。 700mg/kg剂量组存活动物中有3/16只雄性动物出现肾细胞腺瘤。肾细胞腺瘤仅发生于可见肾脏损伤与再生性以及超常増生性变化发生率升高或加重的700mg/kg组雄性动物中,而700mg/kg组雌性动物以及200mg/kg以下组,未观察到该变化,因此认为这是由于肾脏长时间反复损伤和再生所引发的变化。 大鼠2年致癌性试验 大鼠米用掺食法连续给予艾拉莫德2.5、8、25mg/kg2年,结果显示:在8mg/kg以上剂量组可见动物出现摄食量极轻度降低和体重増长受抑制。在25mg/kg剂量组可见动物肾脏出现发生率较高的慢性间质性肾炎、乳头坏死、肾曲小管扩张、肾曲小管上皮超常増生、矿物质沉着以及局灶性出血,这些变化被认为是由艾拉莫德的COX-2抑制作用导致PG生成减少所引起的变化。本试验未出现因给予艾拉莫德所引发肿瘤的现象。
临床试验:本品Ⅱ期、Ⅲ期多中心临床试验(共780例)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为组长单位的协作组共同完成。Ⅱ期临床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方法,评价本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比较安慰剂组、25mg组、50mg组的量效关系和安全性的差异。用法用量:25mg组:每日早晨饭后服用25mg(1片),1日1次,共24周;50mg组:每日早、晚饭后各服用25mg(1片),1日2次,共24周。在6周、12周、18周和24周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有效性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改善标准(ACR20、ACR50、ACR70),共观察了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88例,可评价病例280例,分别是安慰剂组95例,25mg组92例,50mg组93例。 ACR50、ACR70采用相同的标准分别定义为50%及70%的改善。每项指标的改善百分数=[(治疗后值一治疗前值)/治疗前值×100%]。试验结果表明,艾拉莫德治疗6周开始起效,安慰剂组、25mg组和50mg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mg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50mg组疗效优于25mg组。 Ⅲ期临床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试验设计方法,评价本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甲氨蝶呤组、试验组1、试验组2的量效关系和安全性的差异。受试者均为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用法用量:甲氨蝶呤组:第1-4周,1周1次,1次10mg(4片);第5-24周,1周1次,1次15mg(6片);共24周。试验组1:第1-4周:每日早晨饭后服用25mg(1片),1日1次;第5-24周:每日早、晚饭后各服用25mg(1片),1日2次;共24周。试验组2:第1-24周:每日早、晚饭后各服用25mg(1片),1日2次,共24周。在4周、10周、17周和24周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有效性评价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改善标准(ACR20、ACR50、ACR70),共观察了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92例,可评价病例489例,分别是甲氨蝶呤组:163例、试验组1:163例、试验组2:163例。
药代动力学:24例健康志愿者,每组12例。单次给药剂量组:分为低25mg、高50mg两个剂量组。多次给药剂量组:按低剂量25mg/次,12h给药一次,连续给药6日。进食后给药:选择单次给药高剂量组受试者50mg/次口服。 艾拉莫德在体内符合一室模型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在治疗剂量范围内(25mg-50mg),艾拉莫德暴露程度与剂量呈比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性别差异。艾拉莫德的生物利用度不受食物影响。 口服治疗剂量的艾拉莫德后,于3.1-4.6小时达血药浓度峰值。每日2次,多次给药后3日内达到稳态浓度。平均稳态浓度为Cav为0.76±0.19(胆/ml),平均表观分布容积0.20 L·kg-1,平均血浆清除率0.0133 L·h-1·kg-1。艾拉莫德消除半衰期为10.5小时,观察到血浆中有一定的药物蓄积。尿药排泄试验表明,口服50mg,空腹组和饮食组分别仅有0.0685±0.056%,0.0608±0.033%以原型药从肾脏排除。 日本进行了老年人用药的药代动力学试验,单次给药及重复给药的药代动力学检测结果表明,老年人的Cmax和AUC均略高于非老年人。未在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进行药代动力学试验。
注:版权声明,本网站平台所有注明来源”医有我伴”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有我伴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进行转载,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在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有我伴”,本平台所转载的文章目的是信息的传递,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涉及请与我网站联系,进行删除。
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给个关注并赞一下,【医有我伴】将持续分享优质内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