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刚走完长征的毛主席,衣服破烂,满脸憔悴,身体瘦得脱相
这是一张看了让人心里难受的老照片,拍于1935年,地点在陕北的保安县,现在叫志丹县,就在一个破破烂烂的窑洞门口。照片里的那个人,就是咱们的毛主席。他身上的衣服都破了,看得出来,刚走完长征,他真的是身体累了,心里也累了。
由于长时间吃得不好,加上敌人不停地追赶拦截红军,毛主席经历了无数次生死关头,42岁的他看起来特别疲惫,瘦得不成样子,但眼神里透着股子坚毅。这张照片,简直就是毛主席走完长征路后的真实模样。
1935年10月19号,毛主席跟着陕甘支队的第一队人马,一路顺利抵达了保安县的吴起镇。到了22号,红军的三大主要队伍终于汇合到了一起,这标志着长征圆满结束。在中共的革命历程中,这是一段特别壮观的历史。毛主席对长征有过这样的说法:“长征就像一份宣言,它是宣传的队伍,还是播种的机器。”
没过多久,毛主席就到了甘泉县的下寺湾,他主导并总结了长征会议的内容。之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到富县的东村,亲自指挥了直罗镇战役。战斗结束后,他又经过安塞,最终抵达了瓦窑堡。到了东征那会儿,毛主席又走访了延长、延川、清涧这些地儿。
不管到哪儿,毛主席都坚持不搞特权,住的地方大多是朴素的窑洞,有时候也会在老乡家里临时安顿。陈昌奉是毛主席的贴身助手,既负责杂务也负责警卫,他在1930年到1936年这几年,一直跟在毛主席身边服务。
陈昌奉建国以后聊起往事,说:“记得那是1930年3月末,我从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军部,调到了中国革命前敌委员会,去给毛主席做服务工作。那时候,我们还没叫他主席呢,都是喊他毛委员。”
毛主席为了指挥行军打仗,行李带得特别少,尤其在长征路上,更是精简到不行。听陈昌奉说,他的行李里头,就两床半用了好多年的毯子,一条普通的洋布被单,两套跟战士们一模一样的军装,还有件银灰的毛衣。
毛主席用餐时用一个杯子,他的办公用品全都塞在一个灰扑扑的、带有九个隔层的公文包里。陈昌奉讲过:
主席的公文包里塞满了地图、文件和书籍,装得鼓鼓囊囊的。行军打仗时,他肩上挎着公文包,手里还拿着把雨伞,而我呢,就负责背其他的东西。到了休息的地方,赶紧找两块木板拼起来,再把那仅有的两床毯子和一张小被单铺上,衣服一卷就当枕头,这就是他睡觉的地方了。
毛主席生活特别简朴,那中央红军到了陕北后,到底碰上了多大的难关呢?1935年11月6号那天,毛主席带着队伍在甘泉县城南边的象鼻子湾村,跟徐海东领导的红十五军团成功碰了头,可没想到,刚好赶上了下大雪。
要是从江西瑞金开始算起,中央红军可是穿越了闽、赣、粤、湘、黔、桂、滇、川、西康、甘、陕这十一大块地方,花了三百六十多天,总共走了两万五千里路。但是,为了长征能成功,中央红军付出的代价真的太大了,一开始从江西出发时有8.6万人,等走到陕北时,就只剩下7000人了。
毛主席心里明白红军现在过得有多难,战士们衣服破破烂烂,脸上也没啥血色,还偏偏赶上了下大雪。别说暖和的棉衣了,他们脚上穿的都是草鞋。所以,看到毛主席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也就不觉得奇怪了。那接下来,咱们得想想怎么应对这些困难啊?
毛主席觉得冬天来了,这事儿挺急,得赶紧想办法解决。所以,他立刻和周总理碰了个头,商量起红军吃饭穿衣的大事。周总理问了问后勤的头儿杨至成,一合计,发现手头上拢共就剩下一千块大洋了。要想熬过这个难关,怎么也得有个两三千块大洋才行啊。
说一组数据,你就能明白红军那时候到底有多艰难。1935年12月,红军定下了花钱的规矩:
办公经费这样安排:方面军司令部和军团部,每个月各自给20元。师部呢,是10元;团部少一些,5元;到了营部,就只有2元了;连部的话,给3元。
特别开销(主要是给部队冬天取暖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方面军那边每个月给300元,师部则是200元,团里100元。
技术人员补贴:高级别的每月给12元,中级别的每月8元,低级别的每月4元。
休养补贴:重伤的战士每个月给4块钱,轻伤的每个月2块钱。要是重伤得住院,那休养补贴就是1块钱。住院的伤病员,每天还给5分钱的饭钱。要是有人不幸牺牲了,那就一次性给20块钱的抚恤金。
毛主席琢磨了好一阵子,最后他拿定主意,要找徐海东帮忙。他亲手给徐海东写了张欠条,上面简单明了地写着:“海东兄,见字如面。眼下部队过冬的吃穿遇到了难题,想跟你这儿暂借2500大洋应急。此致,毛泽东。”
那时候,毛主席压根儿没想过,徐海东看到借条后心里头挺不是滋味。他一见毛主席,就知道了中央红军的不容易,赶紧给送了些棉衣棉被过去。徐海东二话不说,直接吩咐供给部长查国祯,从部队存的7000块大洋里拿出5000块,给毛主席送去,一点都没含糊。
那时候,毛主席心里头特别感动,这事儿他一辈子都忘不了。说到毛主席那时候的身体咋样,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可是最有资格说的。1936年7月,斯诺历尽千辛万苦到了陕北,最后在保安县见到了毛主席。
那天晚上吃完饭,斯诺总算是见到了忙了一整天的毛主席,他正跟警卫一块儿准备出去溜达溜达。毛主席通过翻译,给斯诺指了自己住的窑洞在哪儿,让他隔天去找自己。斯诺在书里是这样写他对毛主席的第一印象的:
他脸挺瘦,长得有点像林肯,个子比大部分中国人都高,背稍微弯了点,留着一头浓密的长发,眼睛特别亮,鼻梁高高挺起,颧骨也很明显。
从那段简短的描述里,能瞧出毛主席那时候挺瘦削,这主要是因为他经常熬夜工作。这就是咱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哪怕在最不容易的日子里,他也没退缩过,实实在在做到了心里只有老百姓,一门心思为人民服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