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四大天团之二:西华西、南湘雅
在我们国家医学界有一个说法:东齐鲁、西华西、南湘雅、北协和。这四家医学院可以说基本上能代表当今中国一流医学水准。那我们今天讲一下湘雅和华西。
湘雅医学院,隶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校址湖南长沙,在湖南长沙还有一所湖南大学。但是在国家双一流的评选当中,中南大学评为A,而历史更为悠久的湖南大学评为B。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中南大学有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校史时期,是从1914年开始的,那个并不是他的校史起始,那是谁的呢?是湘雅医学院。医学界在中国有两个有一句话叫做北协和,南湘雅是1921年,1921年美国的医学学会到中国考察医学的教育事业,发现有两个学校很牛,一个叫协和,一个叫湘雅。湘雅医学院是在2000年,这个世纪初的时候合并给了中南大学,合并过后,就是有了湘雅医学院以后,中南大学论文积分一下就提高了,结果在新一轮的叫双一流评选,大家应该知道双一流指的是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一流高校评选当中分成A类和B类,中南大学因为它有湘雅医学院,他这一轮的一流院校,本A类院校,而湖南大学屈尊B类院校,就是因为中南大下面的湘雅医学院,所以说会让他的就是双一流评选当中评为A,从而高于湖南大学。当年其实湘雅医学院想合并给湖南大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遭到拒绝后才合并中南大学,这样才造就今天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这是一个双赢的决定。
1914年7月21日,由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政府出面,与美国雅礼会合作,按照1913年7月双方兴办医学的“草约”,正式签订了合作创办医学教育的“十年协定”。根据这个协定,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会联合在长沙创办一所新型的西式医科大学——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并推举颜福庆博士为第一任校长。这个《协定》上呈北洋政府国务院后,很快得到了内阁教育、财政、内政、外交等各个部门的批准。12月8日在长沙市潮宗街举行了学校成立大会暨开学典礼。从此,在中国教育史上,颜、胡、谭携手,开拓了中美合作办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创办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1921年,美国教育考察团确认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与创办1906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从此“北有协和,南有湘雅”之誉在我国医学和医学教育界传为佳话。
1924年7月,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会联合创办湘雅“十年协定”届满。经双方反复磋商,决定继续合作办学,并于1925年5月8日,双方代表签定了续约十年的协定。它与第一次协约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
1、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湘雅医科大学;
2、湘雅医科大学全权为中国方面管理,学校董事会完全由湖南育群学会负责产生;
3、湘雅医院仍然由湖南育群学会和美国雅礼会双方共同管理,并由双方派代表联合组成医院董事会。
其间,湘雅医科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分派在全国各大医院临床实习。李振翩所在的第五班学生在北京协和医院实习时,正遇上孙中山先生在该院住院治疗。应同学们的请求,1925年,孙中山曾为湘雅第五届毕业同学题写“学成致用”的勉词。五四运动时,毛泽东曾在此主编过《新湖南》周刊。1925年、1931年和1940年,学校先后更名为湘雅医科大学、私立湘雅医学院、国立湘雅医学院。
大革命时期在声势浩大的排外浪潮中,外籍教师离湘后,中方教师也相继离开了湘雅,湘雅停办。
1929年,颜福庆主持了湖南育群学会的特别会议,重组了由25人组成的湘雅校董会;任命王子玕博士为湘雅医科大学校长,兼湘雅医院院长、湘雅护士学校校长;确立学制为七年。
1931年,民国政府教育部核准湘雅医科大学校董事会立案;同年12月,学校更名为私立湘雅医学院。
2000年4月,为顺应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潮流,原中南工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原湖南医科大学合并为中南大学,并组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4月29日中南大学组建后,11月起,更名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华西,作为一个四川人,长期居住在成都,华西可是如雷贯耳。没有一个成都人不知道这家医院,这家医院成都的一个标志,就跟四川的大熊猫一样。病人只要住进华西医院,感觉就会安心。
华西大学是一所中西结合的大学,他的第一位校长就是一位外国人。1905年美英加三国的5个基督教会决议在中国西部创办一所“规模宏大,科学完备”的高等学府。最终都通过多方考察以后,把地址选在了美丽的天府之国四川成都。现在的锦江区人民南路三段。由于华西协和大学的兴建,这里便有了华西坝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1910年3月11日,华西协和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美国人毕启出任第一任校长。而学校采用当时牛津和多伦多大学的办学模式,目标是建成一所规模宏大科学完备的高等学府。
第一任校长:毕启
1917年。在加拿大医学教育家林赛主导下开设牙科系,创办华西结合大学牙学院口腔病院,医牙研究院口腔病研究院,成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开端。早期的华西医科大学是不招收女生的,但是从1924年开始开始招收女学生,并成为四川女子高等教育的一个开端,也率先在西部实现了男女合校。
1933年四川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指令:“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应准予立案,华大获得国民政府批准的正式办学资格,学校教育的主权正式归属于中国人掌握。
1937年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为了使学校不致停办。华大敞开心扉迎接东部和中部逃难的四川的一些师生。同时同属教会的吉林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和华西协和大学五所大学在华西坝汇集后,在国难当头的环境当中,将华西协和大学的校舍和设备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1951年10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收回私立华西协和大学,更名为华西大学。经过院系的一系列调整和思想改造运动,实现了从私立综合大学到社会主义新型多科系医科大学的转变。
1985年为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形式,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学校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
2000年9月,由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
提到华西大学就不得不说一下国家级重点学科:口腔医学。口腔医学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学术基础,始建于1917年,是我国最早的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疾病治疗基地,被誉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和摇篮。1921年培养了中国第一个口腔医学博士1934年与美国纽约大学同时授予牙医学博士学位1946年编辑发行中国第一本国际性口腔医学学术刊物《华大牙医学杂志》中英文版。华西口腔医学院以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精湛的治疗技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中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曾经他们为了躲避战争侵略,有的学校师生颠沛流离,举校搬迁。在艰难的环境为国家保留学术的火种。而今在特殊的环境下,他们又一次齐聚湖北共同抵抗病毒的肆虐,相信国家有你们定能安然无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