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小小科学探索课 开启少年科技梦

天眼新闻 2个月前 (02-26) 阅读数 2 #推荐

2月22日至23日,在共青团剑河县委的组织下,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赴剑河县思源社区"追梦桥"活动室开展系列科学课堂,通过五场趣味横生的教学活动,带领孩子们开启科学探索之旅,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自然奥秘。

支教团老师指导孩子们认识地球仪。(共青团剑河县委 供图)

在"地球奥秘探索"课堂上,丁老师借助立体地球仪,带领孩子们穿越七大洲四大洋。当指尖触摸到青藏高原的起伏纹路时,孩子们惊喜发现:"原来高原摸起来像波浪!"通过分组定位大洲、辨识海洋等互动环节,撒哈拉沙漠的炙热与南极洲的冰川化作触手可及的立体教材,世界地理知识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扎根。

在"特工密信"实验现场,维生素C与碘酒上演奇妙邂逅。孩子们屏息凝神地看着自己书写的"隐形"文字在喷洒碘酒后逐渐显现,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原理通过特工传递情报的趣味情境变得生动可感。当空白纸张跃现蓝色字迹时,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印证着科学魔法的魅力。

另一边,王庆洋老师的"纸杯投影仪"制作课堂同样精彩纷呈。孩子们将透明胶带改装成投影幕,用马克笔绘制个性图案。当手电筒光束穿透纸杯,墙面跃动的光影让抽象的光学原理具象呈现。在调试投影清晰度的过程中,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自然融入实践认知。

而张老师的自由落体课堂通过纸片与纸团的对比实验,直观展现空气阻力的影响。当月球真空环境下的实验视频播放时,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羽毛和铁球真的会同时落地!"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穿越时空,在多媒体辅助下焕发新生。

李老师带来的"放大镜的秘密"课堂以侦探故事导入,孩子们通过观察包装盒微缩文字、聚焦太阳光斑等实验,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课堂延伸环节中,孩子们举一反三,联想到水滴放大现象,展现出令人惊喜的科学迁移能力。

本次系列教学活动通过"地理探索+化学实验+光学制作+物理认知+工具应用"的多维设计,构建起立体化科学认知体系。支教老师们巧妙运用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对比观察等教学策略,让深奥的科学原理化作可触摸、可操作的趣味体验。随着更多创新课堂的持续开展,"红领巾学堂"正成为点亮易搬社区孩子科学梦想的璀璨星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编辑 张楠楠

二审 欧秀锦

三审 彭云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天眼新闻

天眼新闻

天下事,新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