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我在北大荒的那些年,一组北大荒知青的老照片,难忘的记忆
曾经的兵团知青们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依然记忆犹新。虽然当时的日子充满了辛劳和挑战,但却铸就了令人难忘的时光。与如今平淡无奇的青春相比,他们的经历显得格外珍贵。向所有为北大荒开发建设付出青春的知青们致敬!你们献出了最美好的年华,如今回望,那段岁月显得如此特别,令人无怨无悔。尽管照片是黑白的,衣着也显得过时,却透出一种纯净和亲切的气息。那时的人们看起来格外有神采,或许是因为他们拥有坚定的信仰,精神追求超越了物质享受。往事虽不愿多提,现实却无情地提醒我们青春已逝;曾经的热血少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回忆往事,不禁老泪纵横。
毛主席曾说过,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值得扎根一辈子。这句号召激励了无数知识青年奔赴黑龙江,投身于上山下乡的浪潮。他们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有的在这里安家落户,有的甚至长眠于此,还有的为了返城不得不承受家庭分离的痛苦。我们要向这些为北大荒的繁荣和祖国的富强奉献了青春乃至生命的前辈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1968年,大量城市青年响应号召,来到北大荒农村插队。那时的北大荒,自然环境依然原始而荒凉。当地居民用羊草搭建草房,这种草房虽然简易,但存在一个严重问题——极易着火。因此,每逢大风天气,村民们都得停止生火,提前准备干粮以备不时之需。北大荒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河里鲫鱼随处可见,甚至徒手就能捕捉。野鸭、大雁、野鸡和狍子也频繁出没,唯独乌拉草,当地人并不熟悉,也未曾使用过。到了秋天,榛子遍地都是,但知青们大多懒得去采摘,都是老职工们不辞辛劳地收集。回想起那段时光,北大荒的物产确实丰富,所有东西都是野生且纯天然的。我们曾割过草、坐过牛爬犁和马爬犁,大人们追赶过狍子,也见过猎人捕获的黑熊和生产队带回的活马鹿。那时生活虽然艰苦,天气寒冷,但人们的笑声却格外爽朗和真诚。如今,这一切都已不复存在。
佳木斯曾是东北农垦总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以及黑龙江农场总局的所在地,承载着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如今,那些曾经为新中国建设付出青春的人们已近古稀之年。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深深敬佩。
在知青时代,我曾参与冬季捕鱼活动,体验了冰上捕鱼的乐趣。那时,我们跟随渔业队长在江面上作业,捕获的鱼类品种繁多,包括大鲤鱼和小白鱼等。午餐简单却美味,直接用江水煮鱼,那种鲜美的滋味至今难忘。在北大荒的严寒中,一次冬捕让我们收获颇丰,捕获的鱼类都是自然生长的,我们用简单的葱和盐调味,鱼肉细嫩,鱼汤鲜美,配上当地的美酒,那顿饭吃得非常尽兴。第二天醒来,整个房间都弥漫着鱼腥味。如今,这样的体验已难以重现,那种独特的味道和环境都已不复存在。时代变迁,水质和生物种类都发生了变化,想要重温那些年的感觉,已是遥不可及。
翻阅这些旧照片,内心依然难以平复。我也是北大荒建设的一份子,虽然并非最早那批知青,但同样在那片土地上挥洒过汗水,度过了难忘的岁月。那时,无数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上山下乡的浪潮中。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用勤劳的双手开垦荒地,硬是将原本荒凉的北大荒变成了富饶的粮仓。那段岁月虽然艰辛,却充满了奋斗与奉献的精神,至今回想起来,依然令人感慨万千。
出生时赶上饥荒,上学时遭遇停课,毕业后被派往边疆,回城后却找不到工作。当初满怀激情离开,被称为“知识青年”,归来时却落魄失意,成了“待业青年”。有些人回家后甚至没了自己的住处,求职路上受尽冷眼,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上有老下有小,面对重重困难,他们没有被吓倒,也没有被社会的压力击垮,而是顽强地与命运抗争。他们没有抱怨,默默接受现实,经历了裁员、下岗,最终买断工龄,彻底告别工作岗位。如今,这些人已步入晚年,多数人靠着微薄的退休金生活,依然为家庭和子女默默付出,继续发挥余热。这一代历经磨难的知青,向你们致敬!
那年秋天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割羊草,不过用的不是镰刀,而是扇刀或者茅刀。镰刀太费力气,扇刀一挥就是一大片。你去看看现在的北大荒,尤其是牡丹江管理局的八五六农场,肯定会让你对农场的印象完全改观。那里的一切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虽然干活很累,但都是年轻人在干,大家你追我赶地忙着农活,心情应该还是不错的。再加上有大型农机帮忙,传统的农村景象几乎看不到了,大解放的时代已经过去,总的来说,他们都是有正式编制的农民。
那段艰辛的日子至今记忆犹新。天还没亮,睡眼惺忪地就拿起锄头去田里干活。太阳高照时,只能躺在滚烫的地上休息,连口水都喝不上。直到天黑得看不清庄稼,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知青点。这段经历足以写成一部小说,讲述知青们的奋斗故事。曾经的北大荒,如今已变成北大仓,每年产出数百亿斤优质粮食。我们要向当年的垦荒者致敬!没有他们当年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就没有今天我们衣食无忧的生活。
昔日的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堪称国家的骄傲,在我国粮食供应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当铭记那些前辈,他们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奉献了宝贵的青春,为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昔日的农场已转型为公司,期待这片土地能够焕发新的生机!
这段故事太适合搬上银幕了,实在太感人了!那些年轻人把自己的青春岁月都奉献给了边疆,在北大荒扎根奋斗,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衷心祝愿这些为祖国付出青春的老战士们身体健康,安享晚年!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贡献,也伴随着特定的挑战,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条件去评判过去的艰难。从长征到抗美援朝,从上山下乡到边疆建设,再到全国各地的水利工程,以及如今农民工的辛勤付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留下的印记,值得被铭记和传承。同时,我们也应正视过去的失误,吸取教训,让后代少经历些坎坷,减少遗憾。我相信,未来我们的国家会走得更加稳健,重新站在世界的前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