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大屠杀,或让俄国伊朗确信:不与中国联合,他们将步其后尘
叙利亚这块地方,曾经被叫做“中东明珠”,但过去十几年,内战把这里搞得满目疮痍。2024年12月6日,又一场血腥屠杀把短暂的平静撕得粉碎,全球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这片土地。
这次的事件不光是叙利亚老百姓的灾难,还让俄罗斯和伊朗这两个老玩家有点慌了神。他们开始琢磨,如果不跟中国抱团取暖,自己会不会也落到跟叙利亚一样的下场——孤立无援,乱成一锅粥。

叙利亚内战这事儿,得从2011年说起。那年“阿拉伯之春”席卷中东,叙利亚也没能躲过去。老百姓本来是想抗议政府腐败和高失业率,结果政府强硬镇压,事情越闹越大,最后演变成了全面内战。
一边是巴沙尔·阿萨德领导的政府军,背后有俄罗斯和伊朗撑腰;另一边是各种反对派武装,有的想搞民主,有的干脆就是极端分子。
内战打了十多年,叙利亚的经济、社会全崩了。根据联合国数据,到2023年,超过1300万人流离失所,占全国人口一半以上。

城市被炸成废墟,基础设施几乎没了,平民死伤无数。政府军虽然在俄罗斯和伊朗的帮助下保住了大片地盘,但反对派武装也没消停,特别是在西北部的伊德利卜地区。
2024年之前,叙利亚的局势勉强算“僵持”。俄罗斯出动空军和雇佣兵,伊朗派民兵和顾问,帮阿萨德稳住阵脚。
可反对派这边,尤其是沙姆解放组织(HTS),慢慢成了气候。这帮人原来是基地组织的分支,后来改了名字,试图洗白,但骨子里还是那套极端主义。

2024年12月6日,叙利亚西部,特别是阿拉维派聚居的地区,爆发了一场大规模屠杀。沙姆解放组织(HTS)带着重武器,突然对这些村庄下手。
公开信息显示,这场行动早有计划。2024年秋天,HTS就从一些不明渠道搞到了大批军火和资金,实力暴涨。到11月,他们在前线集结了部队,摆明了要搞大动作。
屠杀当天,HTS先是用无人机炸了政府军的指挥部,打乱了对手的部署,然后地面部队趁乱突破防线,直扑西部重镇。短短几天,阿萨德政权的核心区域就丢了大半。
HTS的目标很明确,他们把矛头对准了支持阿萨德的阿拉维派社区,因为这部分人是政权的重要支柱。

根据人权组织的报告,这次屠杀至少造成700多人死亡,其中不少是平民。HTS的手段极其残忍,很多村庄被彻底清空,幸存者寥寥无几。
网络上流传的一些视频和照片显示,现场惨不忍睹,引发了国际社会强烈谴责。联合国安理会紧急开会,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说,这是一场“对人类良知的挑战”。
HTS为什么要这么干?一方面是报复,他们觉得阿拉维派是阿萨德的“帮凶”;另一方面是立威,想通过血腥手段震慑其他反对势力,巩固自己的控制权。可这一招也让他们在国际上彻底臭了街,连一些原本中立的国家都开始站队反对。

这场大屠杀对俄罗斯和伊朗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俩国家这些年在叙利亚投了不少本钱,结果眼看着局势翻车,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俄罗斯从2015年开始正式介入叙利亚内战,派空军轰炸反对派,还在塔尔图斯和拉塔基亚建了军事基地。这不仅是为了保阿萨德,也是为了在中东站稳脚跟,跟美国和北约对着干。
可2024年的屠杀让俄罗斯的算盘落了空。HTS占领西部地区后,俄军的基地直接暴露在威胁之下。公开信息提到,俄方不得不紧急撤离部分人员和装备,损失不小。
更麻烦的是,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又被抹黑了一把。西方国家趁机加大制裁,冻结资产、限制能源出口,搞得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叙利亚这块“棋子”要是彻底丢了,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就得大打折扣。

伊朗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作为什叶派大国,伊朗一直把叙利亚当成遏制以色列和沙特的前沿阵地。他们派了革命卫队和黎巴嫩真主党去帮忙,还花了不少钱。可HTS这次得手,直接断了伊朗的陆上补给线,等于把伊朗的战略布局砍了一刀。
伊朗国内也不太平。2024年经济本来就因为制裁和油价波动很糟糕,再加上叙利亚这边的失利,民众对政府的抱怨越来越多。伊朗高层很清楚,如果叙利亚彻底乱了,他们在中东的地位就危险了。
俄罗斯和伊朗都不是省油的灯,但这次他们发现,光靠自己真扛不住。中东这地方太复杂,玩家太多,美国、土耳其、以色列、沙特,个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叙利亚大屠杀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俩国家的短板——资源有限、盟友不稳、对手太强。如果再不找个靠得住的伙伴,俩国家真有可能跟叙利亚一样,陷入孤立和混乱。

2025年初,俄罗斯和伊朗开始跟中国走得更近。这不是啥突发奇想,而是大屠杀之后局势逼出来的结果。
公开报道显示,2025年3月,俄罗斯、伊朗和中国在北京签了个合作协议,内容包括贸易、军事和基础设施建设。这协议不是空话,很快就有了动作。
3月11日,三国还在阿曼湾搞了场“鹰眼”联合军演,几十艘军舰、战机齐上阵,场面挺唬人。这次演习不光是秀肌肉,也是对外放信号。
中国在这中间起了啥作用?简单说,就是“钱袋子”和“技术库”。中国有经济实力,能掏钱搞基建、买能源;还有技术,能帮俄罗斯和伊朗升级装备、建网络。俄罗斯和伊朗则拿得出军事经验和石油天然气,三方各取所需,互补性很强。

俄罗斯和伊朗为啥看上中国?这得从现实说起。西方国家对俄伊的制裁越来越狠,俩国家急需一个不怕美国压力的大国撑腰。
中国正好合适——经济体量大、国际话语权强,还跟美国不对付。再加上“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早就想在中东扩大影响力,叙利亚这块正好是个切入点。
大屠杀之后,俄罗斯和伊朗意识到,单靠自己保不住叙利亚,甚至可能连自己的地盘都守不稳。跟中国合作,至少能多一条退路,多一个帮手。
三国联手对中东意味着啥?短期看,是给叙利亚局势加了个“稳定器”。中国掏钱修路建厂,俄罗斯和伊朗负责安全,起码能让叙利亚喘口气。
长期看,这可能会让中东的力量对比更复杂。美国和以色列肯定不乐意,土耳其和沙特也得重新掂量自己的策略。

大屠杀之后,叙利亚的日子还是不好过。HTS虽然占了上风,但也没能一统江湖。2024年,他们试图建个“过渡政府”,结果内部外部全是问题。
HTS内部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大屠杀之后,一些指挥官觉得这么搞下去迟早完蛋,公开要求改弦更张。可HTS的强硬派不干,靠高压手段压住了反对声,但裂痕已经有了。街上抗议越来越多,安全部队镇压一次死伤就多一批,恶性循环。

国际社会对HTS的制裁很严,资金链断了,重建没钱。土耳其倒是给了点援助,但更多是想利用HTS牵制库尔德人。以色列那边直接放话,要是HTS威胁到自己,就动手。海湾国家态度暧昧,既不想得罪美国,又不想让HTS坐大。
对叙利亚普通人来说,日子还是苦。经济崩了,电没得用,水也缺,难民回不去家。联合国估计,2024年6月叙利亚还有上千万人在挨饿。俄罗斯、伊朗和中国的合作虽然给了点希望,但重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短期内老百姓还是得硬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