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挫败政变,美国幕后出黑手,想给我国“暗射冷箭”!

林观鱼 12个月前 (05-30) 阅读数 68 #国际

5月19日晚几个被反绑双手,鼻青脸肿的美国人迅速登上新闻的热点。一向强横高傲的美国人为什么会是这样狼狈不堪的模样?原来这些美国人参与了19日凌晨在非洲国家刚果金的一场军事叛乱。这场叛乱被刚果金军方迅速击溃,40多人被捕,这当中就包括了这几名来自美国的白人雇佣兵。

刚果金参与政变的美籍人员鼻青脸肿

这次政变的发起者是是一名移居美国避难的刚果金人,他的名字叫马兰加。这个马兰加1983年出生于刚果金,后期长期在美国生活,并且创办了几家企业。2006年马兰加回到刚果金,摇身一变成为了刚果金部队的一名指挥官。

刚果金自从独立以来一直政局不稳定,城头变幻大王旗,国外势力,内部军阀,部族武装打成一锅粥。其中第二次刚果战争更是有9个国家,20支武装力量参与,号称非洲版的“世界大战”。身处这样的环境中马兰加自然也跃跃欲试,相信富贵险中求的理念。2017年马兰加发动第一次政变失败。于是他流亡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成立“新扎伊尔”,并且组建流亡政府,自称为“总统”。这里要捎带提一下,刚果金以前是比利时的非洲殖民地,被称为“比属刚果”。

左侧为马兰加的儿子被刚果金安全部队抓捕

5月19日凌晨马兰加再次发动政变,他们原计划是袭击刚果金总理图卢卡和防长本巴的住所。遵从非洲大区政变一贯草率的原则,这帮人没有找到总理和防长的住所,却阴差阳错的袭击了议长候选人卡梅雷的住所。袭击的结果就是卡梅雷的保镖两人死亡,政变武装人员一人死亡,然后政变者撤退了。

精心策划的方案最后是一地鸡毛,马兰加最后选择了硬刚。这些武装人员簇拥着马兰加来到1公里外的总统办公的民族宫。马兰加开启了视频直播,对刚果金总统喊话:“我们来找你了”。然后就是马兰加被安全部队击毙,其余的武装人员全部束手就擒。一场严谨的政变被搞成了一出网红闹剧,最后的视频直播,也算榨取了最后的流量。

在最后被捕的40多人中,有三名美国人,还有一名英国人。这三名美国人有马兰加的儿子,还有一名是CIA的特工本杰明.鲁本。这几名美国人本来藏在河边的草丛里,准备深夜渡河逃跑,结果被十几名刚果金大兵轻松拿下,并且现场就进行了亲切问候。几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刚果金,还有CIA的人员,这背后少不了美国煽风点火。

参与刚果金政变者被抓捕现场

美国其实惯于搞这套背后“捅刀”的手段,借助中情局及资助的NGO,在各国煽动舆论,引发内部动乱,支持反对派,最终颠覆对方的政局。委内瑞拉、智利等拉美国家深受其害。阿拉伯世界及中亚的颜色革命更是让当地长期深陷冲突中。面对这次刚果金美国人被捕的事实,美国驻刚果金大使则表现的一脸无辜,表示震惊,并且愿意全力配合调查这些人的犯罪行为。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支持刚果金的这种政变呢?

刚果金是一个虚胖的非洲大国,面积有234万平方公里,人口过亿,从体量看是一个大国。从自身经济水平和军事力量来看,刚果金又是一个弱国,人均gdp600多美元,长期被邻居小国卢旺达和乌干达驻军,大量资源被国外势力掠夺,国土更是卢旺达、乌干达、安哥拉、布隆迪等国家较量的战场。

第二次刚果战争号称非洲版世界大战有9个国家参与其中

美国与刚果金的关系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刚果金独立于1960年,当时正是冷战最激烈的时刻,刚果金成为非洲美苏争夺的重点。1965年蒙博托通过政变上台,在刚果金实行独裁统治,并且改名为扎伊尔共和国。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蒙博托的政变是在美国中情局的支持下进行的,而且也是经过两次政变,第一次1960年,第二次是在1965年。是不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冷战结束后刚果金在美国的地缘战略中重要性降低,美国转而支持反对派的洛朗.卡比拉,每年美国驻卢旺达大使要与卡比拉见面三四十次,那关系相当亲密。1997年卡比拉上台执政,马上就翻了脸,给了美国一个下马威。他取消了与美国矿业巨人的协议,取消了美国对于吉卡矿业公司的控制,并且把一部分合同转让给其他国家的公司。双方在选举以及刚果金的经济政策方面也是分歧不断,关系很快由亲密无间转为冷眼对立。美国又转而支持与刚果金关系紧张的邻国卢旺达和乌干达,由此引发了第二次刚果战争,演化成为一场非洲大乱斗。

掌控刚果金30年的蒙博托

就在美国在刚果金四处煽风点火的时候,我国的企业却在刚果金高歌猛进,逐步控制了刚果金的矿业企业。刚果金的矿产非常丰富。金矿遍地,钻石储量位列全球第一。在工业原料部分,刚果金还拥有丰富的铜矿、钴矿。 尤其是钴矿,全球已探明的钴资源储量仅740万吨,刚果金独占360万吨,占全球钴储量的50%。刚果金的19座钴矿当中15座由中资企业在运营。我国的钴的储量仅仅占世界的1.1%,却控制着世界90%的市场份额。

钴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它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原料,手机制造,电动汽车电池都离不开钴。这几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兴起,引领了汽车发展的潮流,钴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美国运用手腕搅乱刚果金的时候,却不知不觉的失去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机会。

正在开采的刚果金钴矿

正是由于美国的短视,我国在刚果金的矿业收购一帆风顺。等到美国发现时钴矿的重要性时,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已经领先世界。美国这几年已经成为“恐中症”的深度患者,对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各种打压和制裁。给我国的新能源产业来个釜底抽薪,是美国的如意算盘。

这次刚果金政变的幕后黑手若隐若现,一方面想换个听话的傀儡来维护美国在刚果金的利益,另一方面把刚果金的钴矿从中资企业手里抢走,遏制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美国这场精心策划,看似天衣无缝。结果弄巧成拙,被马兰加这群小丑搞成一出闹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林观鱼

林观鱼

有深度,有温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