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盛行之后,西方学者忧心忡忡:英语或将成为中国一个方言

诸史 2周前 (03-30) 阅读数 10948 #历史

最近几年,中式英语愈发盛行,因为中式英语简洁明了,不用过于考虑时态、介词等等,因此很受英美年轻人欢迎。

关于中式英语,相关案例网上很多,笔者在此就不啰嗦了。但令人惊讶的是,其中美国语言学家约翰麦克沃特研究之后,认为未来英语可能成为中国的一个方言。

问题在于:在音形方面,英语与汉语差别很大,那么真会成为中国一个方言吗?其实,仔细思考的话,的确存在这种可能性,接下来就简单谈谈这个话题。

英语成为中国方言?

谈这个话题之前,先谈一谈中国近代语言改革。

想必大家都听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上世纪上半叶很多学者主张改革文字,将汉字拉丁化,就是用拉丁字母组成拼音取代方块汉字。当然,因为汉字中的同音字太多,拉丁化之后根本无法识别,在赵元任《施氏食狮史》出来之后,拉丁化的声音就小多了,最终采用简化汉字。

这段历史暂且不谈,其中的汉字拉丁化,以及简化汉字,其实有语言学上的道理。因为,语法才是语言特点的本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载体,只要不改变语法特点,使用何种工具和语言本身关系不大,汉语也可以用拼音字母、或简化汉字来记录,只是在于好不好用、好不好学,是不是更能表达、更利于文明传承等而已,汉字拉丁化并未改变语法规则。

但中式英语却不同,采用的是汉语语法规则,比如英文说“好久不见”是“It ha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we last met”,中式英语却是“Long time no see”,完全按照中文语法规则组句。至于按照中文语法组词的就更多了,比如中式英语“week 1234567”,星期八的话,可以写成“week 8”。

既然如此,那么中式英语与汉字汉语的差别,仅在于文字形式与读音上的不同。如果将中国某些难懂的方言拼音化,比如粤语、吴语拼音化,那么就与中式英语一样。

正因如此,面对中式英语愈发盛行,美国语言学家约翰麦克沃特对此忧心忡忡,在《经济学人》上发文指出:未来英语将分裂为数十种变体,其中中式英语可能是破坏力最强的变体,随着中国影响力越来越强,“ten one”或将国际通用,“届时英语将不再是女王的口音,而是中国人的一个方言”。

汉语改造英语能力

英语会不会成为中国一个方言,显然取决于中式英语的生命力。如果超强,成为国际通用语,那么英语就可能成为中国方言;如果不强,可能只是一时流行。因此,归根到底问题在于汉语的生命力如何,到底能不能“征服”英语?答案当然是可以!

英语是盎撒土语、凯尔特土语、法语的杂交语言,历史不够悠久,使用人口不多,使用范围不大(英国殖民地很大,但英语实际使用范围不大)。因此,这是一套缺乏历史考验的繁琐语言,只是因为英国殖民世界的原因,导致如今成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事实上属于“暴发户语言”。

相比之下,汉语是“严选”语言:从未中断的原生文明语言,使用时间够长,使用范围够大,使用人口够多,且是不同方言区的人口使用、历史证明了实践效果等,不适用的部分早就淘汰,留下了一套简单实用的语言。因此,汉语是经过历史沉淀与历史严选的简洁高效的语言。

所以,英语比较啰嗦,汉语底层逻辑就很简单,比如我吃饭、我吃过了、我要吃饭了,远非英语可比。一个常见的案例,就是不同语言的联合国宪章厚度,其中汉语最薄。其实,如果汉字拼音化,估计还是最薄。

尤其在词语问题上,新出现的事物,汉语使用文字组合一下即可,比如人工智能、尘肺病等,但英语出现一个新事物就要造一个词,导致现在英语单词超过百万,未来单词规模会无限膨胀。如果采用汉语方式,“ten one”就比“eleven”更好识别,“pigmeat”也比“pork”好识别,文字就更智能化、联系更强。

在英文专业单词上,不同行业单词壁垒极为严重,物理博士读不懂医药说明书很正常,当然想读到博士需要背很多让人头疼不已、又很长的专业单词,但采用汉语规则组合单词,那么就容易打破行业语言壁垒,也更利于人们学习。

也就是说,英语缺陷太多,汉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人们都想使用更简单更实用更高效的工具,因此汉语对英语改造的大势难以改变。尤其重要的是,如今中国越来越强,中式英语影响力自然就会越大,同时就像当年人们因为英美强大而探寻英语优点一样,随着中国强大,汉语的优点势必会他人进一步发现和使用。

总之,基于中英文的特点来说,汉语对英语的改造不会停止,尤其中国越来越强、英美相对越弱之后,这种改造甚至还会进一步加速。最终,英语极有可能变成中国一种方言,除了文字不同之外,其他的就像中国粤语、吴语一样。

除了英语之外,其他语言可能也会被汉语改造,因为比如法语、德语等与英语差不多,都存在很多缺陷,改造成“中式”反而更简洁。

最后,有朋友可能会说英美法德等国会坚守传统,不会轻易改变。的确存在这种可能,但有时候形势比人强,不改变的话,国家发展可能就会严重受阻,就像如今欧美文盲率普遍偏高,美国标准文盲率就高达21%,次文盲有多少还不知道,因此不改变的话,可能就会被时代抛弃,国家变得越来越落后。

评论列表
  •   衣新衣艺  发布于 2025-04-13 22:35:37  回复该评论
    英语变成中国的一种方言,英国自然变成中国的一个地区!
  •   用户13xxx08  发布于 2025-04-01 07:12:44  回复该评论
    好文章,有思路[点赞]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觉,值得一读[点赞]
  •   shepherd  发布于 2025-04-01 07:43:44  回复该评论
    从英语的数字来看,1-12是不同的单词,11和12并不是在10基础上的递增,至少说明:1,西方识数并非原创,而是学自他处,他们识数并不是由十进制开始的。2,西方识数是从他处学到历法开始的。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1-12的记数最重要的场合就是历法中的一年12个月。3,这个现象正好比较完美解释公历历史上“消失的10天”(1582年10月5-14号,万年历上可查到)。因为他们的历法学自他处,一开始没有完全掌握置闰的方法,才会导致1582年的格里高利历法改革,出现消失的10天这个荒诞的现象。如果像西史宣称的那样他们曾经使用过精确到每年365.25天的儒略历的话,根本不会出现消失的10天!
  •   用户13xxx08  发布于 2025-04-01 07:12:08  回复该评论
    好文章,有思路[点赞]有独特的观点和视党,值得一读[点赞]
  •   旅途  发布于 2025-04-01 11:47:51  回复该评论
    西方世界一直以来为什么不遗余力的全方位打压我们?因为他们从中国盗取了太多东西,他们知道东方文明的强大不是他们靠掠夺而建立的一时辉煌可比拟的,所以才压制围堵孤立中国,以为这样就可以使我们永远爬不起来。然而,真正的文明的强大生命力不是他们这些野蛮种族所能够理解的
  •   用户11xxx39  发布于 2025-04-02 12:50:57  回复该评论
    我就纳闷小学开始学英语上到本科还要学专业英语,还完全看不懂!
  •   煤球  发布于 2025-04-03 15:34:23  回复该评论
    欧美现在文盲率这么高嘛?想当年新闻报纸经常宣传欧美大学生占比多少多少,多么先进文明
  •   缘来如此  发布于 2025-04-06 20:10:17  回复该评论
    应推广,英语应跟中文一样顺着读,以前英语老师说先写名字后写姓,现在都是先写姓才到名。
  •   用户13xxx36  发布于 2025-04-04 13:21:41  回复该评论
    如果将英语汉化,那么九九剩法表就会在英语地区盛行了。以前他们是学不会的。但我们的数学现在偏得离奇,例如10—3 不能直接等于7,要设x然后两加x什么的,再移动,十分复杂,使小学生变成迟顿,就好象爸爸应该叫外婆的女儿的老公一样。还有画图法,人家美国被数亿原子弹灭了好数千万次,你一条简单的数学题画图都还未曾画好。
  •   和成天下  发布于 2025-04-02 08:56:16  回复该评论
    还不就是看实力的,大师也是凡人,帝国主义的实力看到了,看不到中国人民的力量。只有毛主席相信自己的人民。
  •   平平安安  发布于 2025-04-06 13:12:44  回复该评论
    欧洲国家连罗马都没完整继承,何来文明?倒是鄙视链继承了:黑发处于鄙视链顶端,因为罗马人是黑发。罗马看日耳曼法兰克昂撒,都是蛮夷
  •   旭日东升  发布于 2025-04-01 12:19:07  回复该评论
    哈哈,英语成为汉语方言,从长远看非常有可能,我中华民族可以同化一切,何况英语乎?况且英语本质就是殖民主义语言,带着血淋淋的罪恶,需要净化。
  •   副村长管全面  发布于 2025-04-02 15:49:12  回复该评论
    对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的洗劫,大清帝国旗人的没落致汉人颜面尽扫,受尽耻辱!
  •   老张  发布于 2025-04-01 14:40:49  回复该评论
    汉化相当于升级了,你占便宜了兄弟!
  •   郜林  发布于 2025-04-05 09:52:00  回复该评论
    千万别汉语化英语,因为这是在基因上帮英语与改良,改良后的英语会更加强大,更加有生命力,会在现有的统治地位上再提升N个数量级的地位,会覆盖更广泛的人类,这不仅会让汉语更加无出头之日,也会让英语世界的列强更有能力重复他们的传统手艺——侵略、杀戮、掠夺、殖民…
  •   大A熊冠全球  发布于 2025-04-05 12:09:50  回复该评论
    你以为明朝那些欧洲人来中国传教是空手回去的吗?不知道偷了多少中国的东西
  •   用户10xxx00  发布于 2025-04-01 10:39:13  回复该评论
    扯那么干什么,核心不就是谁好用就选谁吗?简体字好用,所以直接取代繁体[笑着哭],汉式英语好用,直接用就是。
  •   霉国远程养殖真发达  发布于 2025-03-31 18:07:12  回复该评论
    英语就拉倒吧,现在的英国人都看不懂莎士比亚原稿。而我们看同时期的西游记、水浒基本没障碍
  •   战无不胜  发布于 2025-04-04 10:27:53  回复该评论
    中文的强大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始皇帝!正是他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为中国的强大奠定了不朽的文化基石。近代更是有毛主席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使许多外国鸟不敢犯中国和敬畏中国,再加上5000千多年文明历史传承的不间谍断,使中华文化的同化作用无坚不摧。
  •   远芳晴碧  发布于 2025-04-01 19:05:38  回复该评论
    看英语词典就知道了,几十本厚厚的,就算全学会了,新事物一出现又抓瞎了,只能继续加厚。
  •   华夏卫士  发布于 2025-03-31 20:54:25  回复该评论
    一句话: 一切皆有可能因为中国的创新能力无与伦比。
  •   奔放的蜗牛  发布于 2025-04-03 22:35:49  回复该评论
    透彻[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汉字[点赞]汉语[点赞][鼓掌]
  •   大圣齐天  发布于 2025-04-01 13:49:57  回复该评论
    哈哈哈哈哈。这跟读书多少没啥关系。逻辑问题。英语看着26个字母很少。但是组合起来无穷无尽。谁能记得住那么多啊。汉语看着字多。其实记住常用的四千字左右。基本就不用再学多的字了。这就是字根问题。
  •   王霸丹  发布于 2025-04-01 17:31:37  回复该评论
    周1到周日=week1-week7;一月到十二月=month1-month12;11-19=ten one-ten nine;21-29=two ten one-two ten nine……多简单。更甭提: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you dida dida me,I huala huala you……,简明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翻成英语太冗长
  •   032仓库  发布于 2025-04-03 09:17:14  回复该评论
    英语成为方言算什么,大不列颠特别行政区
  •   和成天下  发布于 2025-04-01 08:29:52  回复该评论
    写的好,上uc以来都是各种彩虹屁,给神评的都是给民主党的,挺郁闷的,今天算是神清气爽了!确实是大势所趋,也给我出了压抑四年的一口气,那年被一个澳大利亚定居的给怼了,说汉语效率比英语高,立马跳出来,谁说的?然后一通轰炸,哑口无言。。。怪自己读书没读好,没还手之力,现在国家形势比人强,当年他的愚蠢浅薄已经得到了验证,心里已经平衡了,再看文章感觉更好了。以后还要继续学习一辈子
  •   追梦人  发布于 2025-04-01 01:49:41  回复该评论
    其实还有一和快书,叫医方,几笔就能代表一种药。
  •   太阳L  发布于 2025-03-31 22:25:57  回复该评论
    确实很奇特,世界上出现新事物,就原来的汉字重新组合,大部分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也可能是中国人智商比较高的原因。
  •   无所事事  发布于 2025-04-01 18:20:52  回复该评论
    天天做白日梦,英语成为方言是不够格的,中国方言是以汉字演变而来的各种读音都是单音节,如果你在国内另何一个地方呆久了他们的方言你就可以听懂了,因为还是汉字在组词。
  •   雷霆崖  发布于 2025-03-31 22:34:49  回复该评论
    当年想拉丁化和废除汉字的所谓大师很多[得瑟]
  •   陆初雪  发布于 2025-04-01 08:55:34  回复该评论
    [静静吃瓜]词能达意便好。 [哭笑不得] 语言交流主要还是表达自己的想法意义。 [狗头]
  •   皮之树  发布于 2025-04-02 00:22:00  回复该评论
    不是什么中式英语,准确来说叫英语方块化,以便于像汉语那样实现组合
  •   用户79xxx95  发布于 2025-04-09 12:29:03  回复该评论
    我中华崛起,必将在全世界掀起全方位的风暴!我辈有望在有生之年,亲眼目睹东风彻底压倒西风的大快人心的场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诸史

诸史

从历史百家的角度,捕捉人生的精彩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