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公司拒发提成和年终奖?这些条款可能无效!

赵律师在南昌 7天前 阅读数 3 #推荐
场景难题:离职后提成被扣,合法吗?

李女士入职某公司担任销售,合同约定“底薪3000元+销售额5%提成”,同时注明“离职后未发放的提成和年终奖不再支付”。2023年6月李女士离职,公司以合同条款为由拒绝支付其5万元提成和2万元年终奖。李女士疑惑:

“公司这样扣钱合法吗?我该怎么拿回应得的报酬?”

一、法律分析:三类“离职不付”条款的效力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条款无效。但司法实践中,“离职不付”条款是否有效需结合款项性质判断:

1. 提成工资:条款无效

法律性质:提成属于工资的一部分;

司法态度:约定“离职不付”属变相克扣工资,法院通常认定无效。

2. 绩效工资:分情况认定

3. 年终奖:依约定性质判断

福利性质(无合同约定):公司可自主决定是否发放;

工资性质(合同固定金额):条款无效,离职后应支付;

考核性质(有条件发放):依离职原因判定(如公司违法解雇则需支付)。

二、✅解决方案:4步拿回应得报酬步骤1:判断款项性质

提成:已签单但未发放→工资性质;

绩效工资:查看合同是否约定考核标准;

年终奖:合同是否明确金额或发放条件。

示例:

某员工合同约定“年终奖为2个月工资”,离职后公司拒付。法院认定该年终奖属工资性质,判决公司支付。

步骤2:收集关键证据

劳动合同:重点标注薪资条款;

工资条/银行流水:证明提成、绩效计算方式;

沟通记录:公司承诺支付提成的邮件、聊天记录;

业务凭证:销售合同、客户确认单等证明业绩。

步骤3:协商或投诉

内部沟通:书面要求公司支付,保留沟通记录;

劳动监察投诉:向当地人社局提交证据,申请调解;

法律援助:联系工会或公益律师协助。

步骤4:劳动仲裁

申请材料: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身份证复印件;

争议焦点:

款项是否属于工资;

“离职不付”条款是否有效;

公司是否已完成支付条件。

三、⚠️维权注意事项

时效限制:劳动仲裁需在离职1年内提出;

举证责任:公司需证明“离职不付”条款的合法性;

和解风险:谨慎签署放弃追索权的协议。

案例警示:

王某签署离职协议约定“双方无争议”,后起诉索要提成被驳回。法院认为其已自愿放弃权利(参考案例:广州某劳动争议案)。

四、延伸问答

问:离职时公司要求签署“自动放弃提成”协议,怎么办?

答:可拒绝签署。若被迫签署,保留胁迫证据(如录音),后续可申请撤销。

问:绩效工资“离职不付”条款有效,如何应对?

答:若离职因公司违法解雇,可主张“视为完成绩效”,要求按上一周期标准支付。

问:年终奖发放前离职,能否要求按比例计算?

答:若合同未约定,通常不支持。但工作满一年且公司有发放惯例的,可争取按比例支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赵律师在南昌

赵律师在南昌

南昌执业律师,专注民商事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