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机器人“七剑客” 佛山缘何占两席?
在全国两会热议“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广东机器人“七剑客”火了。
“七剑客”都有谁?
如今全国每10台工业机器人就有4台“广东造”,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涌现出包括美的库卡、优必选、华数机器人、汇川技术、越疆机器人、拓斯达、巨轮智能在内的机器人“七剑客”。
在这份闪耀的名单中,美的库卡与华数机器人的成长路径最具代表性:前者代表“全球技术本土化”的整合典范,后者展现“自主创新突围”的国产力量,二者共同勾勒出佛山机器人产业的战略纵深。
美的库卡:
工业机器人“钢铁侠”
作为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库卡在2017年被美的集团收购,如今,位于顺德北滘的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累计交付量已突破8万台。
美的集团党委副书记、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表示,“收购库卡后,公司基于中国庞大的应用市场,优先发展本土化业务,致力于为中国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机器人产品。同时,我们也专注于解决重载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问题,推动垂直领域的整合。”
这种“全球技术+本土智慧”的模式,为机器人企业提供了天然的试验场和市场沃土。据统计,2024年,美的机器人与自动化板块业务营收已突破300亿元。尤其是在重载工业机器人方面,美的库卡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41.5%,在行业占有绝对的市场优势。
在3月8日,由美的蓝橙实验室主办的“首届重载机器人学术论坛”上,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文杰透露,已经开展加强版的500公斤重载机器人样机研制,在单轴刚度、重复精度等关键指标方面,实现跨越式倍增的效果。
华数机器人:
国产工业机器人“突围者”
作为国产机器人领军企业,华数机器人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之路。2015年,将最大的机器人研发和生产基地落地南海狮山。目前推出了BR双旋、CR工业协作、SR系列、JR系列等六大系列的50余款工业机器人产品。
例如独创的双旋机器人通过轴线偏移设计,将传统6轴机器人的工作盲区缩小80%,良品率大幅提升至99.5%,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荣获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支撑这种创新的,是企业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华数机器人协同智能装备院组建了超100人的研发团队,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等核心部件上实现90%以上的自主化率。正如其发展战略所示:“以智能工业机器人为突破口,以核心功能部件为制高点”,这种“两手抓”的策略使其在国产替代浪潮中抢占先机。
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华南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健健透露,自2024年南海智能机器人科创园投产后,公司的年产能达到2万台,服务3C信息产业、家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预计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0%。
“人工智能赋予机器人大脑决策更加智能化。”张健健补充说,广东最新出台12项硬核举措,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跃升,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利好。华数机器人也将继续攻克视驱控一体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加速推动国产化替代。
佛山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拥有全国领先的制造业集群。这里聚集了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万亿级产业集群,每年衍生出数百亿元的机器人应用需求,因此也形成了“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产业全链条布局。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当这场起源于制造业痛点的机器人革命进入深水区,佛山正在演绎从“跟跑”到“领跑”的精彩范式,在这场重塑产业生态的变革中,佛山不仅为自己赢得了产业升级的主动权,更将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法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